張麗麗 陳松
摘 要: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交往與生活。但是作為未成年的中學生大量使用手機卻可能會對他們的學習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一旦學生沉迷智能手機中的游戲或其他不良網站,甚至會嚴重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智能手機 中學生 管理 策略
2012年1月2日晚上9點,西安市第66中學被學生親切稱呼為“周媽媽”的周老師被學生殺害,一時間在網上迅速傳播,震驚全國。許多人發(fā)現(xiàn)事件是因為學生手機被老師沒收而引發(fā)的。除此之外,因為學生沉迷手機,手機被老師沒收,學生為此跳樓輕生的事件在網上也隨處可見。這些對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嚴峻考驗,也給老師的課堂管理帶來了更多的壓力。規(guī)范學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機已經是迫在眉睫的要求。
一、中學生智能手機使用概況
撰寫本論文之前我們對某市中學生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中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概況。1.擁有智能手機人數(shù)。回收有效問卷214份中,擁有智能手機的人數(shù)為153人,占比71.5%。2.智能手機使用時長。初中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機在一小時以內比例是33.64%,而高中生的比例是14.5%。相比較而言,高中生住校生較多,手機管理問題更加困難。3.購買智能手機原因。購買手機為了聯(lián)系交往方便占比為67.1%,為了方便學習占比16.2%,為了方便娛樂生活占比14.4%。4.智能手機主要用途。55.6%的學生選擇了打電話,37.8%選擇搜索信息幫助學習,27.1%選擇看視屏聽音樂,19.6%選擇微信聊天,18.2%選擇玩游戲。智能手機的功能強大,我們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頻率較高的功能中與學習無關的休閑娛樂功能方面占比也叫高,學生較長時間沉迷游戲勢必會對他們身心健康帶來較大危害[1]。
二、規(guī)范中學生智能手機使用文件依據(jù)
教育部為規(guī)范對中小學生智能手機先后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網絡道德教育 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各地學校要加強網絡環(huán)境下的德育工作,引導學生文明上網,打造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2018年又印發(fā)《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學校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f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tǒng)一保管;要求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學生對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受到來自國家層面的重視[2]。
三、加大智能手機管控宣傳,形成家校共管局面
在對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管理上首先應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和家長充分了解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會對學生帶來的危害,建立是非觀念。在對學生的宣傳中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從多方面向學生進行正面思想教育,如采用常規(guī)的主題班會形式,在班會上盡量采用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活動,最大程度發(fā)揮民主的風氣讓學生主動參與。某教師在召開《合理使用手機》主題班會時,主辦的幾位同學征得玩手機成癮的同學的同意,與他們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了,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長們要么以書信的方式告誡孩子不要沉迷于手機之中,要么以錄音的方式勸導孩子不要因玩手機虛度了年華。現(xiàn)場的氣氛熱烈而溫馨,活動直接和間接地起到了引導孩子們合理使用手機的作用,達到了班會預先設定的目標。另外還可以通過黑板報、手抄報、國旗下講話、校園宣傳欄及主題講座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
學校對智能手機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對于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的話,最終很可能造成管理效果難以奏效,甚至老師和學生及家長因為手機處理上的不同意見而產生矛盾,衍生出不良事件的爆發(fā)。所以學校及班級對智能手機使用的管理要提前讓家長知曉或獲得大部分家長的支持??梢酝ㄟ^家長會做到班主任和老師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與探討,充分了解家長的訴求和意見,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后再結合學校及班級具體情況制定相關規(guī)定。另外還可以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班級QQ群,微信群及時進行家校交流,提前規(guī)劃,形成家校共管局面,做到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有效管理。
四、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規(guī)則
各學校應該依據(jù)教育部的相關文件要求,制定具體的符合各學校校情的校規(guī)。讓廣大一線教師對處理學生手機問題能夠做到“有法可依”。
不同學段,不同性質,不同管理方式的學校對于智能手機的管理的方式方法應該是有區(qū)別的。中小學校對學生帶手機上學絕對禁止和放任自流均非良策,常常給學校管理埋下一些隱患。所以在對智能手機管理的規(guī)則制定上應該根據(jù)具體的學情和班情。(一)城鎮(zhèn)初中學段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走讀生,一般不需要家長定期轉存生活費,學習時間也比較固定。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完全可以出臺規(guī)定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雖然一刀切的方法顯得過于簡單粗暴,但是帶來的卻是管理上的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對于大部分不是很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更需要的是外部的約束。(二)高中學段的學生。高中有全封閉私立學校和公辦學校以及半開放的公辦學校之分,對于全封閉的學校也可以采用簡單易行的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的方法,不僅可以防止學生課上玩手機,也可以防止學生夜間在宿舍這樣的監(jiān)控盲區(qū)沉迷手機游戲。但是對于一部分同學住校一部分同學走讀的學校,顯然情況更加復雜,學校不可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這就需要班級根據(jù)具體情況制定相關規(guī)定。一般可以在班會上學生進行民主發(fā)言與討論,得出共性的觀點,大家意見一致后再討論處理辦法,最后制定具體班級規(guī)則。比如在班級設置手機休息區(qū)等防控學生上課期間玩手機。但是對于住校生在夜間則是個監(jiān)管難點。在具體的執(zhí)行方面,只要家長配合,學校管控,老師管理,多管齊下,是能夠做到大部分時間的有效監(jiān)管的。在學生違反手機使用規(guī)則處理上,只要學校有依據(jù)班級有規(guī)定家長愿意配合,老師“依法處理”就可以了。
參考文獻
[1]潘才棟.手機依賴癥之班級對策[J].都市家教:創(chuàng)新教育,2017,(4).
[2]程雪飛,裘建軍.中學生帶手機現(xiàn)象調查與思考[J].教學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