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燦,丁祎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肺癌屬于常見惡性腫瘤,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有升高的趨勢[1]。肺癌的發(fā)病原因,與患者的生活習慣、生活環(huán)境、遺傳學因素、空氣質量等均有密切聯(lián)系,在患者經過影像學、病理明確診斷為肺癌后,手術通常是患者首選的治療方式[2]。在患者經過肺癌病灶切除術后,自身常常會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方面的變化,如: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增多等。一旦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時,極易出現(xiàn)各種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尤其對于年級較大的患者,自身的機體免疫力本就較低,一旦出現(xiàn)肺部感染時,會嚴重影響到術后恢復。本文旨在探究ICU 肺癌手術患者術后排痰護理中施予強化呼吸道護理的效果及肺部感染的改善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于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間在我院隨機選取ICU 肺癌手術84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術后排痰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即強化組與常規(guī)組各42 例。強化組中男20 例、女22 例。年齡37-54 歲,平均(43.18±4.07)歲。常規(guī)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齡35-56 歲,平均(44.30±4.72)歲。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病灶切除手術,在ICU 中也沒有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84 例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全部內容,屬于自愿參與本研究。分析兩組病例資料,P>0.05,差異無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強化組施予強化呼吸道護理,可分為:①對氣道濕化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處理,護理人員可以將濕化器與近端溫度均確保在33℃左右,保證其處于40℃以下,防止溫度過高。氣囊壓力處于15-25 mmHg,氣體濕度需保障處于60%左右、時間為4 小時。②對叩背排痰進行強化處理,可以通過機械振動來完成排痰操作。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排痰措施,如:對于痰液粘稠、需要進行霧化吸入的患者,可以通過震動式排痰機完成排痰。叩擊頻率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擇,一般均處于15-30 Hz 左右?;颊咛幱趥扰P位,護理人員將叩擊頭手柄作用于其胸廓處,使得叩擊頭提起并放于下一個部位進行叩擊,停留時間在10 s 左右。③強化患者的口腔護理:在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時,需嚴格遵循無菌護理的原則,防止患者出現(xiàn)細菌感染。在操作時,使用無菌鑷子與止血鉗將浸有復方氯已定溶液的棉球擰至不滴水,然后擦洗患者的牙齒、等口腔其他部位。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性排痰護理,如:對氣道進行合理的濕化,采用叩背幫助患者排痰等。在為患者護理期間,也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版本為SPSS 19.0 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進行處理與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兩者之間的差異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強化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P<0.05,兩組數(shù)據差異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每日排痰量 呼吸指數(shù)強化組 42 29.34±5.02 223.72±35.16常規(guī)組 42 21.49±4.93 188.29±34.70 t - 6.04 5.73 P - <0.05 <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常規(guī)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均顯著高于強化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P<0.05,兩組數(shù)據差異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
組別 例數(shù) 肺部感染率 ICU 停留時間(d)強化組 42 4.76(2/42) 5.04±1.02常規(guī)組 42 21.43(9/42) 6.27±1.13 t/χ 2 - 5.26 5.89 P - <0.05 <0.05
肺癌屬于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嚴重傷害?;颊叽藭r通常也會并發(fā)呼吸肌力減弱、慢性呼吸阻塞性疾病等,進一步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功能。而在肺癌患者進行肺癌病灶切除術后,肺部功能也會進一步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在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需要采取適當?shù)淖o理干預,可以有效促進其預后質量的提升[4-5]。在患者的術后排痰護理中,通過強化呼吸道護理,可以較好的改善其排痰能力,同時也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發(fā)生率。對患者進行機械排痰時,不僅改善了患者的排痰效果,也增強了其換氣、呼氣功能。而強化起氣道濕化時,可以有效避免出現(xiàn)細菌感染。因此,通過強化呼吸道護理可以有效改進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次研究顯示,在兩組患者的術后排痰護理中,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的常規(guī)組與施行強化呼吸道護理的強化組相比。強化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護理后的每日排痰量與呼吸指數(shù),P<0.05,兩組數(shù)據差異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研究顯示,強化呼吸道護理的效果更為顯著。對患者進行口腔、排痰、氣道濕化的強化護理,可以讓患者的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并且常規(guī)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均顯著高于強化組患者護理后的肺部感染率與ICU 停留時間,P<0.05,兩組數(shù)據差異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表明,通過強化呼吸道護理,讓患者的的護理效果得到提升,降低其肺部感染率,同時也降低患者了重癥監(jiān)護時間。
綜上所述,ICU 肺癌手術患者術后排痰護理中施予強化呼吸道護理的效果非常顯著,術后的排痰量、呼吸指數(shù)均顯著上升。同時,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也顯著下降,有效增強患者的預后質量,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