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玲女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部分,是提高和考察學生語文能力和素質(zhì)的關鍵。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寫作思想和技巧的培養(yǎng),還要結(jié)合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思維,以促進其對語言組織的能力提升,從而培養(yǎng)綜合語文素養(yǎng)。本文簡單分析了當下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了新課改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新課改
小學寫作教學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語言表達、敘述能力的有效手段。學生通過寫作可以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是學生通過認識世界來抒發(fā)情感的一種方式,但是當下很多小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只是生搬硬套的將生活中的事例搬上來,文章的語言文字顯得十分生硬,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很不利。因此教師需要豐富課堂的內(nèi)容和形式,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恰當?shù)倪\用語言文字來進行寫作,讓文章的語言更加精練、生動。
一、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旨在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其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間,給學生一雙翅膀,讓其能夠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盡情想象和創(chuàng)造。因此,除了教授一些寫作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目前一些教師在教學上,還沒有比較明確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為了完成教材的內(nèi)容目標,沒有考慮到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存在方式不科學、落實不到位等現(xiàn)象。另外在想象作文的訓練上也比較少,大多數(shù)教師在小學生練習作文時,都要求其主要學習寫實作文,使得教學內(nèi)容也比較枯燥,學生的思路無法打開,寫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不能為小學生提供生活化的素材
文字來源于生活,作文的敘事素材、情感抒發(fā)等,都是以實際生活為基礎,才能盡顯真實和動人,如果在寫作時,胡編亂造、生搬硬套,沒有絲毫生活氣息,那么文章也會失去靈魂。雖然很多教師在研究各種情景模式的應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情景教學而創(chuàng)建情景,并沒有重視將生活融入進來,沒有全面了解小學生的真實生活和想法,情景的帶入過于生硬,無法讓學生引起共鳴,寫作的思想自然也被局限在課堂上。不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真實的生活,這也讓學生在寫作時,沒有充足的素材和真誠的感情,讓作文內(nèi)容失去了其活力和生機。因此,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都應該重視對生活化資源的利用,生活素材最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使其在作文表達中更加真實和動人,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本真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學生寫作水平較低
當前小學生的作文形式大都是,首先講一講自己對題目的理解,然后列舉一個生活中遇到的事件進行說明,最后歸納總結(jié),寫作形式千篇一律毫無新穎性。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多角度的去傳授寫作的形式,學生在課后沒有自主的閱讀優(yōu)秀作文,沒有歸納別人的文章的寫作形式。學生的文章中用來用去的詞語,始終都是課文當中那些常見的詞語,毫無新穎性,在成語和形容詞的用法上很多學生還不是很熟悉。句子的口語化嚴重,有的地方甚至連接詞都不會用,比喻句和擬人句等句型的掌控還不是很熟悉,導致寫出來的文章給人的感覺就像和別人對話一樣非常很平淡,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是教師對學生的語言積累缺乏監(jiān)管。
二、新課改下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課文的語言積累,將課文中的優(yōu)美字詞句,或者在生活中見到的好詞好句都可以積累在自己筆記本上,每天利用課余的時間對這些字詞句進行記憶,這樣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靈活運用了。例如筆者在講《手術臺就是陣地》這篇文章時,筆者要求學生積累描寫日軍氣勢的成語:氣焰囂張以及描寫時間緊迫的成語爭分奪秒,通過學生的積累,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當描寫反面人物的氣勢和時間緊迫的時候都可以拿來用。小學生很多作文都是描寫四季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但是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的語言過于樸實,并沒有將春天的那種魅力的景象描寫出來,因此,筆者在講授《詠柳》這首詩的時候,要求學生將最后一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話積累下來。如果在今后遇到描寫春天的文章時,將這句詩句引用上去無疑是對文章最好的點綴。
(二)加強生活實踐。促進思維成長
寫作教學仍然離不開課文的教學,教師也要充分的利用課文的內(nèi)容,來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其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幫助學生能夠?qū)⒅R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從而使他們在寫作的時候能夠迅速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比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聲音是需要用耳朵去感受的,如果教師一味的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并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聲音的奇妙。所以在條件允許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大自然中去捕捉聲音,聽一聽微風拂過樹林的颯颯聲,品一品溪邊流水悅耳的聲音,辨一辨自然界中不同動物的交流之聲,以讓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展示更多豐富的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堂課的效率。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善于把生活的經(jīng)歷轉(zhuǎn)化為寫作的素材。也就是要提升學生將生活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闹R,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生活分享的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看到的、經(jīng)歷過的比較有趣的或者有意義的事情分享出來,互相的學習和借鑒,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還可以通過學生彼此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對生活、事情更深層次的思索,鍛煉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能夠更好的完成寫作。
(三)進行科學指導,提高寫作能力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都有沒有話寫、不知道怎么表達的問題。一方面,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不足,另一方面,小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發(fā)散。雖然提高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但是如何將其應用到寫作中去也是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的。首先,就要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生活的某個現(xiàn)象或者某件事物,能夠去進行一連串的聯(lián)想,包括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還有更多的為什么,一層層滴去剖析問題,從而找到寫作的角度。比如在以《我的夢想》為題時,很多學生寫道我想成為什么人,可以干什么以后就無話可寫了。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成為這樣的人,自己可能遇到什么困難,自己要從哪些方面去努力等,就可以充實文章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一連串思考和想象,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引導學生放飛思想,結(jié)合經(jīng)驗,讓自己的思緒得到開闊,以自己的真實體驗為基礎,養(yǎng)成說真話、表真情的習慣,從而提升寫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目的是要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豐富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jīng)歷,將生活與寫作教學充分融合起來,幫助學生能夠準確的抓取生活素材應用到寫作中,掌握科學的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