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倩 陳冬岳
摘要:在學校的家庭教育中,若能發(fā)揮優(yōu)秀家長的示范引領作用,將為受助家長帶來直接有效的幫助,同時也會促使施助家長總結和反省自身的家庭教育成效,從而實現(xiàn)所有家長共同成長。成立家長互助中心,聘請在家庭教育領域有豐富經驗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家長擔任家長互助指導師,為家長提供互助指導服務。定期開展的咨詢、沙龍、講座和團輔等互助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大改善了家庭教育,促進了家校共育。
關鍵詞:家長互助指導師家校共育
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形式多樣,舉辦家長學校是目前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趙忠心教授在《家庭教育學》中指出,家長學?!俺擞蓪<摇⒔淌?、教師講授理論知識以外,還要請有豐富經驗的家長現(xiàn)身說法”。在學校的家庭教育中,若能發(fā)揮優(yōu)秀家長的示范引領作用,將為受助家長帶來直接有效的幫助,同時也會促使施助家長總結和反省自身的家庭教育成效,從而實現(xiàn)所有家長共同成長。2015年,蘇州市立達中學校成為蘇州市首批家庭教育課程項目學校之一,并承擔了項目子課題“家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使用”的研究。2016年,學校成立了蘇州市首家家長互助中心,將家長轉化為學校的師資,家校攜手促進家校共育。
一、 組織建設
家長互助中心隸屬于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下設初一、初二和初三分部,每個年級分部設立若干班級小組。
(一) 成員構成
家長互助中心以家長互助指導師為核心。學校通過家長自愿報名和家委會、班主任推薦相結合的方法,選聘優(yōu)秀家長擔任家長互助指導師。家長互助指導師的核心要求是其在家庭教育領域具有豐富且卓有成效的經驗,其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或者進步明顯,并且具備積極進取的價值觀、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人際關系等綜合素養(yǎng)。此外,中心成員還包括學校獲得蘇州市家庭教育指導師資格的教師和部分專兼職心理教師等輔導人員。
(二) 培訓支撐
為了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成效的家長互助指導師隊伍,學校在家長互助中心設置了家庭教育資料專用架——家教園地。結合家長推薦,由家長和學校一起購置相關書籍報刊;學校定期組織家長互助指導師參加豐富的培訓活動,例如聆聽正面管教導師瑪麗·尼爾森和蘇州大學黃辛隱教授等專家的講座,開展情緒管理和親子關系等團輔拓展活動;同時,學校還引導家長互助指導師學習家長慕課等在線課程,并組織開展相關主題沙龍活動。
(三) 組別劃分
家長互助指導師依據(jù)服務的方式和內容的不同,分為講座、咨詢、沙龍、團輔、協(xié)同家訪、家庭結對等多個組別。不同組別分設1位正組長和2位副組長。例如,講座組重點開展面向所有家長的群體性培訓;咨詢組重點開展與家長及其孩子的個性化交流;沙龍組重點通過主題研討激發(fā)家庭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團輔組重點幫助家長及其孩子走出人際關系困境;協(xié)同家訪組主要是協(xié)同班主任開展家訪工作;家庭結對組則以一對一的形式實現(xiàn)家庭之間的長期精準幫扶。
二、 主要活動
(一) 互助咨詢
家長互助中心于每周五下午15:30至17:00定期舉辦家長咨詢活動。我們每次安排2—4位家長互助指導師和一位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師值班,咨詢家長通過自薦和班主任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確定?;顒臃绞揭詡€別咨詢和小型沙龍為主?;ブ行膫溆小肮ぷ饔涗洷尽?,活動結束以后,家長指導師要將咨詢的主要內容和成效做好記錄,以便追蹤反饋,同時還要精選活動亮點在工作群及時分享,并定期推送至“立達心驛站”微信公眾號。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家長互助中心共進行互助咨詢活動150多次,前來咨詢家長近600人次。
(二) 好家長經驗分享會
好家長經驗分享會的形式一般是講座或沙龍,主要由家長互助指導師組織開展,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師參與協(xié)助。
2016年10月26日,學校舉辦了第一屆好家長經驗分享會。圍繞“陪伴孩子成長”的主題,2位家長互助指導師做了精彩的講座。2017年12月29日,學校圍繞“家校合育促進有效學習”的主題,舉辦了第二屆好家長經驗分享會。5位家長互助指導師分享了孩子有效學習的經驗,有效解決了受助家長的困惑。2018年4月27日,學校與美國浩津中學部分師生聯(lián)合舉辦了第三屆好家長經驗分享會。這次分享會圍繞“成才與成人”“應試教育與素養(yǎng)教育”“補短式教育與揚長式教育”三個主題展開探討,現(xiàn)場300多位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多家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報道。2019年11月4日的第四屆好家長經驗分享會上,圍繞“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內動力”這一主題,3位家長互助指導師和學校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孫昊老師等一起帶領家長分角色體驗學習,讓參與的家長深刻體會了在家庭教育中秉持“和善而堅定”原則的重要性,了解了驅動學習的各種策略。
(三) 團輔拓展活動
2016年11月27日,初三(14)班家長陳學芳女士為初一和初二的50多位家長及其孩子開展了一次名為“和你在一起真好”的親子團輔活動。2018年2月,初二(17)班的家長及其孩子們開展了一次讀書沙龍和戶外拓展活動;初二(14)班的全體家長在校體育館舉行了名為“青春期與家庭教育”的家長團輔活動,活動邀請了蘇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王平女士,與班級家長互助指導師一起指導家長,通過角色體驗游戲,理解與感受孩子的行為,盡情分享心得,實現(xiàn)共同成長。
(四) 親子互助活動
學校每學年都會舉行“親子感恩”主題活動?;顒又忻總€學生要寫一封“感恩家書”,父母寫一封“感恩回函”,從而促進和諧的親子關系。同時,學校還將家書編輯成冊發(fā)給新生家長,讓更多家長從中受益。2018年2月,初二(10)班俞潤琪和陳禹汐同學、初三(8)班王小禾同學及其家長等10多人,圍繞各自關心的主題,開展了家庭結對互助活動,從而在不同家庭之間實現(xiàn)了家長和孩子的互補互助。
(五) 《家庭教育讀本》研習活動
為了進一步推動年級和班級的家長互助活動, 各年級各班家長互助指導師聯(lián)合家委會理事,圍繞《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積極組織開展了各類學習研討活動。
不同年級的家長們對學習成果進行互評互助。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第一,開展沙龍互助活動。各年級各班熱情高漲,精心準備,有的在家里,有的在茶室,有的在戶外,盡情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第二,倡議家長撰寫讀后感并進行評選。2017年獲獎家長181名,2018年獲獎家長多達675名,學校均對其給予了獎勵。學校還遴選優(yōu)秀讀后感編輯成《家春秋》供全校師長及家長共讀,同時還將優(yōu)秀讀后感推送到“立達心驛站”微信公眾號,供更多的家長互相學習。第三,撰寫成長寄語,制作成長檔案。第四,以劇本、詩歌和歌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xiàn)學習成果。這些活動在全校營造了良好的家長互助氛圍,提高了家長互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 互助成效
為了總結家長互助實踐經驗,進一步提升家長互助成效,2017年下半學年以來,學校分別對受助家長、互助指導師和相關學生教師分階段開展了活動成效調研反饋工作。
(一) 受助家長調研反饋
兩年多時間,共有1400多位家長接受了調研。調研項目及其結果如表1所示。
從調研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家長認可互助的優(yōu)勢和成效。同時,結合不同階段的調研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自愿報名的家長和參加2次以上的家長雖然不多,但是數(shù)量上呈不斷增長趨勢;家長咨詢主題雖然以學習成績?yōu)橹?,但是逐漸開始關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長。
(二) 相關師生調研反饋
到目前為止,共有2000多位學生和教師接受了調研,調研項目及其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接受家庭互助指導后,大部分學生反映家長的教育方式有所改善,親子關系也隨之改善,暴力懲罰少了,講道理多了,表率作用明顯了;大部分班主任等教師反映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有所改善,家校聯(lián)系次數(shù)明顯增加,家長能更多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綜上所述,學校開展的家長互助活動總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改善了家庭教育,促進了家校共育。但是,活動在家長的主動參與度和轉化成效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根據(jù)家長互助實踐經驗和調研反饋,今后學校將重點圍繞以下內容繼續(xù)推進家長互助工作:一是增強互助的專題性和針對性,促進互助實效性;二是推動互助活動向年級和班級延伸,促進互助廣泛性;三是發(fā)揮班主任的協(xié)調樞紐作用,促進互助長效性;四是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家長的榜樣引領作用,不斷改進互助方式和內容,有效推進家庭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 趙忠心.家庭教育學:教育子女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關穎.家庭教育社會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 龐海波.家庭教育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4] 王冰蔚,楊賓峰,王永鐸,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5] 鄒泓.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功能及影響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2).
(徐寅倩,江蘇省蘇州市立達中學校校長、黨委書記,兼蘇州市滄浪中學校校長。陳冬岳,江蘇省蘇州市立達中學校歷史教師,曾獲蘇州市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蘇州市家庭教育課程項目先進個人、蘇州市優(yōu)秀家庭教育指導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