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海
【內(nèi)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指出了應當遵循趣味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隨后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提高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夠為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語文? 初中? 課堂教學
引言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們習慣于將重心放在提高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上,在講授的內(nèi)容上和方法上,也偏向于應試。這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積極性,最終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降低。隨著中學教育的改革發(fā)展,更加提倡和注重對學生們的素質教育,對于初中語文來說,對學生們開展素質教育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提高學生們語文素養(yǎng)以及改進初中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課堂教學上就應當更加開展創(chuàng)新實踐,基于此,在本文中,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以期能夠幫助語文教師改進課堂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一、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1.課堂提問應遵循趣味性原則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在語文課堂開展提問也同樣有著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興趣的目的。因此,在開展課堂提問中應當遵循趣味性原則,吸進學生們的吸引力,將他們引導到課堂的討論中來。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青春期,對新鮮事物常常有著較高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提問上,要選擇能夠引起學生們興趣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避免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情形出現(xiàn)。此外,需要語文教師注意的是,雖然課堂提問要堅持趣味性原則,但是要注意趣味性原則的運用方式,要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進行,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提問真正達到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效果。
2.課堂提問應遵循有效性原則
初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以及反應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上的提問應當從學生們的實際出發(fā),遵循有效性原則。所謂的有效性就指的是提問既能照顧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同時又能夠讓學生們受到啟發(fā),舉一反三,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在設計提問的時候,要結合教學目標,設置的問題要能夠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而展開。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要針對學生們感興趣、喜歡思考、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提問,要讓每一個問題都能發(fā)揮出實際效用,促進學生們思維的拓展。
3.課堂提問應遵循針對性原則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提問應當是經(jīng)過教師充分思考和精心安排規(guī)劃的,要確保提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能夠切實的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并在回答和討論中提高學習水平。因此,課堂提問應當遵循針對性的原則,一方面,提問要針對學生們關注的問題和教學中的難點疑點而進行設置,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提問要切實地解決問題,不僅學生們能夠聽得懂,而且能夠回答得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提高有效性的策略
1.提問要善于抓住時機,激發(fā)學生們的思考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課文和素材,但是學生們并不是對每一篇課文都能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根據(jù)教材的安排劃分出教材的側重點,采取不同的策略來進行提問,要抓住學生們感興趣的地方,有意識地為學生們設置障礙式的提問,對于學生們興趣低的地方,要格外注意提問的方式,以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方式來設置提問。這樣才能在提問上達到好的效果。同時,教師要抓住提問的時期,這樣才能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提問中激發(fā)學生們的思考。
2.避開直接提問,將問題問得生動起來
語文學科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中又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和意義,教師如果只是通過簡單地問答向學生提出問題,這樣不僅可惜了語文文章中的內(nèi)涵,還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豐富內(nèi)涵的作用,采用生動靈活地提問方式對學生發(fā)問,讓學生對深層次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認真思考或者互動合作才能對問題進行回答,這樣一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分析能力就得到大大提高了。例如,在《晏子使楚》文章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晏子一定要從大門進?如果晏子從狗門進代表什么意思?并通過平時生活中與此相關的一些例子讓學生理解事物的相對性,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晏子成功的原因了。
3.激發(fā)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探究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完成問題的回答,而是通過學生們的回答來激發(fā)出學生們的疑問意識,并在疑問意識的引導下,進一步進行探究式的問題思考,要讓學生們進一步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觀點,并不斷開展探究,從而取得進步。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們很少在課堂上主動地進行提問,有的是礙于面子不敢開口,有的是害怕老師繼續(xù)深入提問自己回答不上來,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導致了學生們在課堂上與老師缺乏充分地互動。因此,語文教師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注重師生交流,讓學生在問題中不斷思考,并適時將提問的角色對換,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發(fā)現(xiàn)、提問、解疑的過程中來,讓學生對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夠對解題的技巧或步驟有一定的見解。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