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梅
【摘 要】小學班級管理中實施賞識教育,注重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避免傳統(tǒng)批評式的管理方式,更注重調動學生自主遵守班級管理制度的意識。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賞識教育;意識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我國教育事業(yè)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它包括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學生設定的多項教育目標,其中賞識教育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合理應用賞識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性、對事物的白發(f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一、賞識教育要多元化
傳統(tǒng)中式教育“戒尺與罰站”影響了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點,在管理時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使很多學生的性格變得內向、畏縮、手足無措,這樣的消極情緒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實際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規(guī)避陳舊的教育模式,采用與時俱進的新方法,以提高對學生管理的質量。賞識教育的開展及應用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應用賞識教育可以有效糾正學生的行為和問題。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賞識教育的時候,教師應適時提醒,及時發(fā)現和指明學生日常行為中的不良習慣,但不是指責與體罰,而是一種提醒和引導。此外,教師應該了解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用欣賞的目光鼓勵學生,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和行為適當地予以微笑與贊同,讓學生有共鳴感時提升自身的自信心。
教師在管理班級時也要采用賞識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且在采用語言鼓勵式要注意不要籠統(tǒng)地說“你真棒!你做得非常好!”,要將語言具體到某件事上,如“這道題你用的這種方法非常好!兩種方法老師都沒有想到!”讓學生在被表揚時認識自己做的事情被認真對待而不是一帶而過。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應改變傳統(tǒng)批改方式,應用賞識教育,利用贊賞的圖案、語句激發(fā)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除了利用語言贊賞法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目光贊賞法,在學生取得成績和進步時利用贊賞的目光肯定學生,其在肯定學生行為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的自信??梢?,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實施多元化的賞識教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表演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出現語句不流利或者讀錯的現象,這時教師就要做好自己的表情管理,通過眼神、微笑來鼓勵學生。這樣的鼓勵可以使學生緩解緊張的情緒,能夠放松地代人自己的情感,提高學習效果。在其他課堂教育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踴躍表達自己,如果學生出現羞澀、膽怯等情緒,教師在鼓勵學生發(fā)言后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針對性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課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學習,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賞識教育要全面化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年齡差異、心智發(fā)育不成熟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利用賞識策略進行解決。合理使用賞識教育策略能夠使教師更好地管理班級,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應用賞識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賞識教育的全面化。首先,在教育過程中要避免一概而論的現象,對傳統(tǒng)教育來說教師更喜歡對學生的成績做出評價,這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否定自己更使學習興趣降低,學生應該避免被單一評價的方式限制了自身全方面發(fā)展。其次,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獨立個體之間都存在差異性,教師應該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不只針對成績評價,更要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確定評價的針對性和獨特性。再次,要允許和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及時關注班級學生的變化,從不同角度上對學生做出評價,不局限于學生的單一能力,綜合評價多方面的內容,比如課堂聽課狀態(tài)、作業(yè)完成情況、團結同學、熱愛班級等,給予學生肯定,堅信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優(yōu)點,并在贊賞中讓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語言贊賞學生外,還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賞識。如,利用拇指贊賞或者鼓掌贊賞,當學生有值得鼓勵的行為時,在所有人面前為其豎拇指或者鼓掌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表揚。在運動會中學生獲得獎項,教師及時擁抱與喝彩表示對學生認同與肯定,這樣不僅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更讓學生在其他方面認同自己。當然,贊賞教育絕對不是盲目或片面的,真正的贊賞是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的。身為教師,要時刻審視自己:我們對學生了解嗎?我們有沒有全面觀察學生呢?如果能用贊賞的眼光對待學生,教師就會發(fā)現每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進而認識到教學評價不是一味地批評、用來篩選成績好壞學生的工具,而是在教學中用來督促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手段,是學生的起點。
三、賞識教育要榜樣化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育管理學生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教師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保持平等關系是賞識教育的基石,尊重學生是賞識教育的前提,教師在課堂中,無論學生出現怎樣的問題,都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在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關系上,學生希望教師是和藹慈祥的,他們愿意與教師敞開心扉進行溝通。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氛圍,教師需要帶頭做好榜樣,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及心理狀態(tài),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課外活動的開展中,教師積極地參與活動、幫助同學、與學生溝通,在輕松的氛圍中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學習教師的言行舉止。或者在班級管理中,學生面對“調皮同學”總會向教師報告,這時候教師需要從言語上來引導學生,“老師和你們一樣,覺得A太調皮了,但我想A已經知道自己錯了,那你們能不能想想他除了調皮外有什么優(yōu)點呢?”“他聰明!”“勇敢承認錯誤!”,在這樣的細節(jié)上去啟發(fā)學生,以教師自身作為榜樣去引導學生,不盲目地批評學生,在發(fā)現學生缺點的同時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在自信的環(huán)境中成長??梢姡處熢诠芾韺W生中用“愛和真誠”做榜樣、用“賞識贊揚”做翅膀能夠推動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四、賞識教育要避免盲目化
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力,蘊藏著潛能,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把握教育心態(tài),學會賞識與贊賞,兩者的本質是愛,那如何“愛”?是對待“優(yōu)秀的孩子”做的事情無論好、壞,都可以原諒?即使是錯誤的事情還可以得到教師微笑、摸頭帶著真誠的安慰嗎?這顯然是不對的。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在成長階段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而學生在小學階段可塑造性很強,學生年紀的低齡化和性格多樣化,教師在處理復雜班級情況時以“伯樂之心”把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去觀察,會發(fā)現學生自身有很多方面的潛能,并做到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贊賞教育有了非常不錯的應用效果,但是,教師不要對學生任何行為都進行表揚和贊賞,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還處于關鍵的成長期,教師的評價要有所區(qū)別,針對性地贊賞與批評都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影響,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生建立默契的關系,從而避免賞識教育的盲目化,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例如:在組織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進行鼓勵與贊賞,在贊賞學生勤勞向上時,還要激勵其他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面對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學生給予批評,培養(yǎng)學生的是非觀,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盲目地贊賞、批評都會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幫學生找到自信是非常關鍵的。
五、結語
在教育工作中,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與贊賞,不是學生需要贊賞,而是贊賞讓學生變得更加優(yōu)秀。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碧痤^是讓學生有自信,面對大家時依然能夠抬頭挺胸,目光堅定,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贊賞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樹立向上的信念,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特長,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自信。因此,教師要會用贊賞的眼光看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孩子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郭維強.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 (2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