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展明 張 珂/廣東工業(yè)大學
入黨積極分子是基層黨組織成員發(fā)展的主要來源,對于保證黨支部的先進性與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入黨動機是入黨積極分子提交入黨申請行為的原始動力,直接決定其入黨后的政治站位高度與立場堅定性。目前,對于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的已有研究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的定性探討和匯總統(tǒng)計的簡單描述上,對于利用大數(shù)據(jù)進行可視化分析的研究較少[1-4]。本文使用R 語言大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嘗試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進行可視化分析,為高校黨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jù)。
本文采用深度訪談與隨機采樣的方式對校內(nèi)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問卷調(diào)查,采集了134 位本科與研究生入黨積極分子樣本。其中,男生66 人,女生68人,涵蓋了文、理科的多個不同專業(yè)的大一至大三年級學生。
在分析指標上,本文采集了性別(Sexy)、年級(Grade)、戶籍(Census)、專業(yè)(Major)、父母政治面貌(P.status)、家庭經(jīng)濟條件(F.economc)、父母受教育程度(P.education)、明確的入黨信念(Target)、入黨啟蒙來源(Enlightenment)、申請原因(Reason)、能否帶來幫助(Benefi t)、他人入黨動機(Motive)、如何看待入黨行為(Incorrect)、入黨意愿態(tài)度(J.attitude)、入黨條件了解程度(Condition)、黨章了解程度(U.degree)等16 個觀測指標,從自身認識和外部環(huán)境兩個維度上進行入黨動機的可視化測量。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分析受訪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及行為認知的群體特征差異性。由入黨積極分子群體特征(圖1)的主成分分析可知,入黨啟蒙來源(Enlightenment)、他人入黨動機(Motive)、能否帶來幫助(Benefi t)、年級(Grade)、明確的 入黨信念(Target)、申請原因(Reason)等6 個因素在受訪入黨積極分子群體中差異較大。以上6 個差異較大的變量表明,受訪入黨積極分子在入黨啟蒙的來源上存在多樣性,這一結果也與入黨積極分子提出入黨申請原因存在較大差異的結果相吻合。此外,即便是入黨積極分子也不一定在入黨行為上存在的明確目標,對于他人的入黨行為與動機也存在不同看法,對于提出入黨對自己能否帶來各方面的幫助也存在不同的認識。而剩余的諸如父母政治面貌(P.status)、家庭經(jīng)濟條件(F.economc)、父母受教育程度(P.education)等10 個變量在受訪入黨積極分子群體中差異較少。
圖1 入黨積極分子群體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圖2 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的冗余分析
本文采用冗余分析(RDA)的分析方法來解析影響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的變量因素。由入黨積極分子群體的冗余分析(RDA)圖2 可知,家庭經(jīng)濟條件(F.economc)、年級(Grade)、父母受教育程度(P.education)、戶籍(Census)和專業(yè)(Major)等5 個因素是影響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的主要環(huán)境變量。其中,家庭經(jīng)濟條件(F.economc)、父母受教育程度(P.education)、戶籍(Census)是其家庭成長環(huán)境變量,即原生家庭的內(nèi)部變量,而年級(Grade)和專業(yè)(Major)兩個變量則是與入黨積極分子在校學業(yè)相關的外部變量。以上結果表明,家庭成長環(huán)境與在校所學專業(yè)與進度會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及其認識帶來影響,且原生家庭的內(nèi)部變量要比入黨積極分子在校學業(yè)的外部變量更為重要。
由主成分分析(圖1)可知,入黨積極分子群體在提出申請入黨原因上存在較大差異,與入黨啟蒙的來源上存在多樣性的結果相一致,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思想觀念決定個體行為,入黨啟蒙作為思想啟蒙的一種方式,它的具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入黨動機可以啟蒙于父母長輩的黨員經(jīng)驗分享、啟蒙于參觀黨史展覽的內(nèi)心感受、啟蒙于優(yōu)秀黨員的事跡宣傳、啟蒙與對優(yōu)秀朋輩黨員的認同等等,這些不同的啟蒙形式會導致入黨積極分子提出入黨申請行為背后的動機產(chǎn)生差異。此外,主成分分析(圖1)還指出入黨積極分子群體中并不是每一位成員都有明確的入黨信念。這表明,即便入黨積極分子在入黨行為上比一般同學更為積極,但實際上在入黨信念的堅定性上依舊存在不足仍需提高,這從側面說明入黨前的黨課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堅定入黨信念的環(huán)節(jié)。
因此建議高校在開展入黨積極分子的黨課培訓與入黨啟蒙活動時,應注意搭建統(tǒng)一的入黨積極分子啟蒙培訓體系,加強培訓制度建設與經(jīng)費投入,提供高質量、有深度的黨課內(nèi)容,這將有利于規(guī)訓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讓入黨積極分子產(chǎn)生較為一致的入黨申請行為認知,這將減少入黨動機不端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也可使得入黨積極分子在培訓過程中堅定自己的入黨信念。
由冗余分析(圖2)可知,家庭成長環(huán)境變量作為原生家庭的內(nèi)部變量和在校學業(yè)的外部變量都會影響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且原生家庭變量要更為重要。這表明,學生的入黨動機很大程度上與其成長背景有關,如家庭經(jīng)濟條件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般而言,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往往意味著較大的子女教育投入,相應的就意味著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多的正向行為管束和價值觀建構,進而樹立更為端正的入黨動機。此外,年級和專業(yè)是對入黨動機有影響的外部相關變量,隨著入黨積極分子的年級變化和所學專業(yè)學科的思維邏輯固化,他們對于入黨的行為看法和認知也會隨著人生閱歷變化、專業(yè)學習深度而發(fā)生變化,進而導致入黨動機發(fā)生變化。
因此,建議開展持續(xù)的黨內(nèi)學習與培訓,有利于幫助入黨積極分子克服因人生閱歷增長、家長成長背景差異和思維邏輯固化導致的入黨動機不端正現(xiàn)象。另一方面建議高校在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課培訓時可以考慮適當加入實踐環(huán)節(jié),對身邊的模范老黨員進行家庭走訪,聽取模范老黨員講述成長過程和分享入黨動機,這將有利于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實踐教育,凝塑端正其入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