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遼寧解放軍九二四九三部隊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UC(潰瘍性結腸炎)主要是患者發(fā)生結腸與直腸炎性病變,中醫(yī)領域則將該疾病歸屬于“便血”“腸風”和“泄瀉”的范疇,患者發(fā)病與情志郁結、飲食和濕熱之邪有關[1-2]。本研究分析給予不同的灌腸液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對病情的影響,現(xiàn)內容如下。
該實驗在患者完全知情狀態(tài)下挑選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到院就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50例,按照兩種不同的干預方式以及護理方式分為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對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加以比對(P>0.05)。
常規(guī)組:大承氣湯藥方,芒硝9 g、厚樸24 g、大黃12 g、枳實12 g。煎煮方式,首先將枳實與厚樸進行水煎,隨后放入大黃,芒硝溶服。護理干預,日常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健康宣教。
研究組:黃連煎劑藥方,丹參和白及各20 g,黃芩、黃連以及黃柏各15 g,地榆30 g,以上所有藥材全部以水煎隨后提取藥液,分別于早晚灌腸1次,每次藥劑為100 mL。以上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1個療程為28 d。護理方式:(1)灌腸護理,對患者實行灌腸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動作輕柔,詢問患者有無出現(xiàn)不適感,查看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若患者出現(xiàn)腹部疼痛、心慌,則停止治療并讓患者保持放松狀態(tài),避免發(fā)生腸道痙攣。灌腸結束后告知患者躺臥休息5~10 min并保留藥液1 h。(2)日常護理,每日對患者進行肛周清潔,利用氧化鋅軟膏進行涂抹避免發(fā)生皮膚糜爛,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康復情況指導患者練習適量的運動,從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3)飲食干預,當患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盡量叮囑患者以半流質或是流質類食物為主,多食富含維生素、熱量以及蛋白類食物,禁食堅硬和生冷食物。(4)心理干預,由于每天需要經常灌腸治療外加醫(yī)療費用壓力,導致患者的心理上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此時護理人員需要明確告知患者灌腸治療的重要性以及護理干預的好處等,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護理效果:護理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正常,經腸鏡檢查黏膜病變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大便基本正常,經腸鏡檢查黏膜病變有所減輕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或是惡化為無效??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時間加以比對。
如表 1所示,P<0.05。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與護理效果[, n(%)]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與護理效果[, n(%)]
組別 n 膿血便(d) 腹瀉(d) 肛門墜脹(d) 腹痛(d) 粘液便(d) 總有效研究組 25 1.1±0.6 2.5±1.3 2.1±1.2 1.2±1.4 2.2±1.3 24(96.00)常規(guī)組 25 3.3±1.5 5.4±1.7 4.3±1.5 3.6±1.7 4.5±1.5 11(44.00)t/χ2 6.809 6.775 5.726 5.449 5.794 16.095t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對于UC疾病患者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引起患者發(fā)病的主要因素分別包括飲食習慣、持續(xù)發(fā)作、感染以及病情時間長等相關,并且嚴重情況下還會誘發(fā)結腸癌或是直腸癌[3-4]。在中醫(yī)領域將該病癥歸屬于“便血”“腸風”和“泄瀉”的范疇,而治療此病癥的主要目的便是祛腐利濕、清熱解毒[5-6]。因此,分別采用大承氣湯和黃連煎劑進行治療。大承氣湯的主要治療功效為峻下熱結,大黃與芒硝聯(lián)用可起到益峻、瀉下通便功效;而黃連煎劑中黃柏、黃芩與黃連具有清熱瀉火功效;白及與地榆具有消腫散結、涼血止血功效;丹參具有涼血消癰、活血功效。以上藥物全部聯(lián)用,可起到活血生肌、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7-8]。
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并不能改善患者病情變化,甚至還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而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日常等方面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概率[9-10]。本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癥狀消失時間與常規(guī)組相對比,顯著偏短,總護理效果與常規(guī)組相對比,顯著偏高,P<0.05。
總而言之,臨床中針對UC疾病患者通過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式同時,還需加入有效護理干預措施聯(lián)合治療患者,不僅能提升整體護理效果,同時還能加快患者病情康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