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雅靜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唐山)
急性心梗是一種具有較高死亡率的病癥,必須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遵循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的原則,以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對心臟起到切實的保護作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為治療的要點,如此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2]。為了研究在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療中采取護理配合的治療效果,本文特選取60例患者進行分組討論,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7~2019年收治的60例急性心?;颊邽楸敬窝芯抠Y料來源,按照隨機分類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聯合組各30例,本次入選參與研究的患者年齡在45~70歲,平均(56.36±9.72)歲。常規(guī)組的男女患者比例為19:11,其中前壁梗死患者14例,側壁梗死患者占11例,下壁梗死患者占5例;聯合組的男女患者比例為21:9,其中前壁梗死患者13例,側壁梗死患者占10例,下壁梗死患者占7例。經檢查,所有患者皆符合急性心梗的臨床診斷標準,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出汗、胸悶以及窒息感等癥狀,無其他嚴重的肝、腎功能性障礙疾病,無精神疾病史,所有患者皆知情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在年齡、性別和梗死部位等一般研究資料比較差異小(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guī)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介入治療方案,首先對患者做好麻醉工作,待麻醉起效后做經皮穿刺留置動脈鞘管,進行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確定梗死的具體情況,然后據此迅速擬定出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手術治療方案,通過之前留置的外鞘管將導引管引入,再經導引管將導引鋼絲和球囊導管至病灶部位,球囊擴張后,更具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植入支架以及選擇支架的具體型號。
聯合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基礎上配合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很多急性心梗的患者由于強烈的疼痛和窒息感失去對生存的希望,滋生出很多不良的心理情緒,例如絕望、恐懼、焦躁等,護理人員需依據個人的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向患者講解成功治療的案例,幫助其樹立積極地治療護理心態(tài),為后期的治療和護理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2)術前準備:給予患者常規(guī)吸氧、心電及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監(jiān)測,幫助其完成各項術前檢查,確保患者滿足手術治療條件。準備好介入手術所需的器械和藥品等,例如造影導管、導絲、球囊、支架、起搏器等,還有急救藥品,如多巴胺、阿托品、腎上腺素、硝酸甘油等;(3)術中護理:實時觀察患者的手術情況,嚴格檢測心率、血壓、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影響手術效果。保持靜脈通路順暢,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補充血容量,為避免出現低血壓,還可準備多巴胺20 mg加生理鹽水10 mL連接微量泵備用;(4)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要做好包扎及防感染治療等工作,記錄好患者的各項體征指標,為后期監(jiān)測提供對照。要觀察手術創(chuàng)口是否有出血現象,若發(fā)生出血要及時做好止血包扎處理,叮囑患者臥床靜養(yǎng),限制探視人數等。
(1)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通過治療,患者的胸骨后疼痛、出汗、胸悶以及窒息感等癥狀得到顯著改善,預后良好;有效:通過治療,上述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偶爾發(fā)生心律失?,F象;無效:通過治療,上述癥狀無任何改善,出現諸多并發(fā)癥[3]。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2)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包括:心律失常、皮下淤血、低血壓、心力衰竭等[4]。
數據納入SPSS 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治療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guī)組,聯合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對比[n(%)]
通過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皆低于常規(guī)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的對比[n(%)]
急性心梗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伴隨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通過自主休息以及藥物治療一般不能完全緩解[5]。此外,該病還可能由于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性,影響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質量[6-7]。對此,必須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并配合精心的護理干預,如此才能切實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介入治療是急性心梗的重要治療方式,通過介入治療,能夠有效縮小梗死面積,減少死亡[8]。但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避免并發(fā)一些嚴重的并發(fā)癥,影響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概率。因此,在治療該病的同時不可忽略護理的作用,單純進行介入治療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但通過心理、術前、術中和術后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保護良好的心態(tài),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切實的提高了預后效果,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依據研究數據顯示,通過治療和護理,相較于常規(guī)組,聯合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更低,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梗患者的介入治療中采取護理配合的治療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和死亡發(fā)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療預后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