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初中英語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作為一線的課改教師,筆者發(fā)現(xiàn)新課改確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當代課堂的運用中很普及。盡管新課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所以,我們要積極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優(yōu)化;閱讀教學;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萬瑤,南京弘光中學。
一、忙在課前
1.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可縮短教師的備課時間,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校初中英語集體備課一般分以為個人初備、集體研討、試行運作、完善教案、課后反思等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步,集體研討,分配任務。第二次備課,每人談自己的設計思路,其他教師給予補充和建議,會后各位備課者再進行二次修改,形成集體備課資源。第三次備課,重點是針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討論與整改。通過集體備課可以加深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可以使備課組全體成員節(jié)約較多時間和精力,團隊高效合作,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優(yōu)化課程能力。初中英語的課程資源很豐富,有課程意識的教師會在教學中優(yōu)化整合各種課程資源。例如,教材資源、學生資源、媒體資源、學校活動資源等,有序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英語學習變得有趣、有味、有效。
(1)優(yōu)化課程資源的理解能力。成功的英語教學不只是看一節(jié)課教了多少內容,最重要的是看學生練了多少,學了多少,最終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就必須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親切感,進而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2)優(yōu)化課程資源的整合能力。在“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為教育理念的教育體系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將新教材優(yōu)化整合。教學中教材是載體,靈活組織是關鍵,拓展創(chuàng)新是意圖。所以,教材的合理有效運用是課改的一大轉折?;谶@個理論,筆者認為可以對英語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化整合。語言的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如何取舍也是筆者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的問題。
(3)優(yōu)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能力。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開發(fā)課程資源要以學生的需要為本,所選用的資料和方式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完成教學實際的有效性出發(fā),從而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和發(fā)展需要,同時也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心理需求。
二、懶在課堂
充分利用思維導圖。例如,筆者所教授的8BUnit8Reading,是一篇題為“GreenSwitzerland”的課文,這是寫于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一片博文,重點介紹了瑞士的自然風光和該國為了環(huán)保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于是我圍繞“綠色環(huán)?!边@一主題,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從貼近時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話題入手,進入新知學習(內容和語言);通過豐富多樣的文本與活動、反復再現(xiàn)的主題內容和語言表達,有機整合語言學習和主題學習,希望能通過以上教學手段最終使學生建立綠色生活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主題學習。
筆者是根據(jù)閱讀課三個不同階段的特點來設計和構思思維導圖的。努力通過主題詞、圖像、關鍵詞和網(wǎng)絡結構,幫助學生把閱讀內容的主要精髓提取出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語言、內容和形式圖式。試圖借用更為科學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促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儲存和記憶。利用思維導圖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和已有的語言知識,同時,運用思維導圖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篇章結構和內容話題。與此同時教師也十分關注對學生閱讀技能方面的訓練,積極地讓學生通過閱讀、跳讀和細讀獲取相關信息,并著力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地掌握閱讀技巧最終達到有效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并通過閱讀發(fā)展學生說和寫的能力這一目標。
三、思在課后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及時地,有意識地對日常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起到強化教學理論對教學實踐的積極影響。
1.深研教材貴有神。任何教學都離不開導入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亦是如此。有效地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用何種方式導入,導入是否有新意,是否能第一時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筆者努力探尋的目標。筆者所教授的這節(jié)課結構清晰,即從學生的生活作為導入,進行文本的分析,最后又從生活中進行了升華。以文本為線索提升了學生對“Greenworld”的理解。
2.細研讀法妙自尋。思維導圖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通過整體閱讀,獲得了“recycling,lawsandnewenergy”三個文章主題方面的內容,并最終通過思維導逐一呈現(xiàn)。思維導圖為學生的復述奠定了基礎,在思維導圖的設計里,也融入了本單元的語法重點:被動語態(tài)。將語言特點運用在了閱讀當中。學生在課堂的復述中也自然而然地運用了這一語言特點。思維導圖還為學生的讀后活動即小組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筆者也結合了語境和生成來設計思維導圖,在課堂上,隨著文章地深入,不斷地生成和豐富思維導圖,慢慢地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
3.自緣精研課標明。在進行閱讀課的教學時,也要“注重非感知輸入即介紹文化背景”。學生對瑞士這個國家相對比較陌生。課文里介紹這個國家也只有背景里的圖和第一段的內容。于是,筆者選擇播放了一段視頻,讓學生有一個更為直觀的第一印象,也相當于一個文化知識的補充。從文化藝術角度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欣賞國外的風景。在生活經驗中,又補充了一段美好校園的視頻,進一步讓學生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建設我們美好的祖國,更好地建設我們美麗的校園。在《英語閱讀教學的五項原則》中,提到要進行“情感教育”,新課標也明確指出“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yǎng)”。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仔細研讀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難點,讓教學不再過多關注課堂流程及教學設計而是要通過合理化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真正地將三維目標落實到教學實處。
四、結語
想要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其次,要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第三,要注重良好的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第四,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五,做學生的朋友和知己;第六,要培養(yǎng)好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無論道德知識修養(yǎng)還是學科專業(yè)知識,或者是說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必備的教育學科知識;第七,要培養(yǎng)自身的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即較高的教學機智。
參考文獻:
[1]張雪.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路徑探析[J].青春歲月,2012.
[2]莊志娟.略論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