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瑜
班主任管理是一項藝術,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養(yǎng)、教育風格和教育機智等方面素質的綜合反映、體現(xiàn)。班主任所面對的學生不再是一個等待被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被敲啟的大門。班主任不僅僅是開啟大門的引導人,也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作為班主任,只有用對了方法,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在班級管理上,筆者玩轉新花樣,使管理方法學生樂于接受,培養(yǎng)出良好班集體,下面淺談筆者的點滴體會。
一、“巧”制“抖音”
教條式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只能聽進一些,記住一些,遵守一些,沒過多久又會忘記一些,沒有真正內化成行為的準則。因此,為使學生記住管理要求,筆者把一些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管理“巧”制作成“抖音”,這樣音韻和諧、節(jié)奏明快的“抖音”很快熟記于心,使管理得法,學生紀律良好。
如,筆者編了一首《班風歌》:“清晨起得早,早飯要吃得飽,上學別遲到。/上課鈴響學習用品準備好,腰板挺直精神好,積極發(fā)言勤思考,下課鈴響排隊做早操,課間休息別亂跑。/早讀、午寫不要吵,走進教室要報告,值日工作要做好,遵守紀律品德高。”把每天的行為要求蘊含其中,制作成“抖音”,學生覺得新鮮有趣,能自覺執(zhí)行,還常督促其他同學遵守,如,有學生排隊進禮堂時沒遵守紀律,其他同學會提醒他:“遵守紀律品德高?!?/p>
可見,“巧”把規(guī)章制度編成具有童趣、押韻的“抖音”,學生便于識記, 喜于誦讀,樂于遵守,且效果顯著。何樂而不為呢?
二、“巧”贊美
莎士比亞曾形象地說過:“贊美是照耀我們心靈的陽光,沒有它,我們的心靈就無法成長?!庇纱?,贊美迸發(fā)出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個大人都須要贊美,更何況處于學習階段的學生呢,他們更需要贊美和他人的肯定。
真實的贊美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對學生的贊美,教師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不僅僅是對學生說:“你太棒了”“你真聰明”“你真是個好孩子”之類的話。贊美是為了增強學生良好的行為,良好的行為是生活的體現(xiàn),對于那些你感到滿意的生活瑣事,你要具體地贊美,對具體的良好的生活行為越贊美,學生就越能對那些好的行為感到清晰,對良好行為的認知就越大,學生們遵守的可能性就越大。
筆者班上的學生小琳放學后,會及時將電燈風扇關掉和關好門窗。筆者發(fā)現(xiàn)后,及時表揚:“小琳不僅知道節(jié)約用電,還能維護好班級公共資源,真是個有責任感的好孩子?!庇直热缭?,排隊進操場做操時,對遵守秩序、講禮貌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谋頁P:“你們真是小天使,不僅遵守秩序排隊,還講禮貌,老師真為你們驕傲?!蓖ㄟ^贊美學生,表現(xiàn)出自己對良好行為的欣賞,發(fā)揮贊美強烈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感受到美就在身邊,耳濡目染,培養(yǎng)正確的品德習慣,引導良好的道德行為,從小樹立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對于學生在生活上每一個細小的進步,我們都要給予贊美。比如,學生今天書包整理得很整齊,講究個人衛(wèi)生,能熱心幫助同學……筆者都會馬上表揚,給予肯定,學生們就會知道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他。這讓學生們形成一個意識,要想得到老師的注意,就要表現(xiàn)得好。學生們要得到老師的贊美,就會爭取表現(xiàn)得更好??偟膩碚f,過多的傳授不能體現(xiàn)出教學的藝術,對學生的喚醒、激勵和贊美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好學生真的是夸出來的,因此贊美的力量是無限的。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 :“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痹谏钪?,贊美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贊美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鼓勵。所以請不要吝嗇贊美,也許一次小小的贊美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學會贊美,如能時時以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話語對待學生,一定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促使枝長得更壯,花兒開得更美。
三、“巧”設激勵——點贊
“激勵”就是通常所說的調動積極性。激勵制度對班級管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在班級管理中,如果不能夠找到適合的激勵方式,那只有小部分人能夠受到激勵,大部分人就不在激勵目標的范圍之內。
筆者結合學生好新鮮的特點,激勵花樣不斷翻新,緊跟時代步伐,讓激勵花樣變“潮”。如,把姓名欄改成是貼學生二寸的生活照或人頭像,讓學生自起昵稱,模仿微信上的“點贊”進行激勵,“贊數(shù)”累計到十個時就能升級為“月亮”,“贊數(shù)”積累到二十個就能進級為“太陽”等級別,“贊數(shù)”越多,級別越高,同時也可以兌換禮品或兌換愿望。翻新的激勵花樣更能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動聽的頭銜吸引著眾學生自覺爭取更多的“贊數(shù)”,對自己因有好的表現(xiàn)而獲得的豐富“財富”更是驕傲,激勵作用不斷增強,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局面,集體的凝聚力更強了。
四、“巧”批評
批評學生是每個教師的“必修課”,想讓批評順耳入心,班主任在處理日?,嵤潞蛦栴}糾紛時,應盡量用平和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不能用“河東獅吼”的方式去壓學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在處理前,要讓學生理清問題的前因后果,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班主任再進行說服,這樣才能高效地解決問題,也讓班主任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威信。同時,班主任也無須進行太過嚴肅的批評,可以適當添加幽默,足以喚醒學生的注意,讓他們在思辨和警醒中積極反省自身的行為,以便收獲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有一次在上課時,有的學生坐姿不正確,筆者面帶笑容地說:“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正值長身體時期,骨骼還未定型,骨頭較軟,如果長期用不正確的坐姿,會導致骨骼變形。骨骼變了形,人長歪了,那該多么可怕??!菜園里的白菜長歪了不要緊,因為歪白菜同好白菜有同等的營養(yǎng)價值,照樣可以吃,也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吃不了賣不完也沒關系,喂豬喂兔也行。要是人長歪了,那就難了,不能賣也不能吃,更不能喂豬喂兔,這不成了廢人了嗎?老師建議,為了將來不歪,請大家現(xiàn)在就……”話還沒說完,學生們已哄堂大笑,笑聲中,學生們欣欣然糾正了坐姿。是呀,在幽默的話語中、歡笑聲中教育學生,讓學生的心靈獲得依靠,心理安全獲得保障時,我們的批評才會達到最佳效果。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有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楊冰.成就一生,好習慣[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2]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語文出版社,1992.
[3]李維.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