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莉
摘 要:“授人以漁”的教學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更現實的意義,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閱讀教學需要讓學生學會概括文本內容和抓住關鍵詞句,寫作教學需要讓學生具備寫作熱情和寫作技巧。
關鍵詞:語文教學;“授人以漁”;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3-0106-02
“授人以漁”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重視給學生傳授學習方法,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科重要的組成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 語文閱讀教學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概括總結閱讀內容
學生閱讀必須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文本的整體解讀。如果只是單純讓學生理解某一個句子或某一段落,那么就可能導致學生對文本理解不全面,甚至還會曲解文本,以偏概全。為了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將文本劃分為幾個層次,并能以簡短的話語對文本進行概括并總結。在概括文本的內容時,要明確講述的是何事,描述了何種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等,盡可能鼓勵學生運用簡練的語言來表達,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經過反復訓練,學生就能逐漸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以教學《小攝影師》為例,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少年的愛護與關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試著將這篇文章分成幾個層次,概括每個層次的大意,從而概括整篇文章表達的情感。在此方式下,學生會逐漸認識文章的結構,閱讀也就變得更加容易和順利。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可能會因為自身能力的差異以及個性差異在劃分層次上出現分歧,這就要求教師科學引導,不可任意裁定對錯,要重視分析的過程,引導學生互相討論,說出自己劃分的理由,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文本
每篇閱讀文章都有關鍵詞、關鍵句,而這些關鍵的句子、詞語也正好能體現出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時抓住重點,掌握閱讀技巧。理解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有一定的技巧,關鍵在于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子以及詞語,這是比較好的閱讀技巧。當學生通過訓練掌握閱讀技巧之后,他們就能體會閱讀的樂趣,從而挖掘出閱讀對象的更多內蘊。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去判斷,哪些是文章的關鍵句子以及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分析并準確把握文章的脈絡。這里也需要注意,學生只有多練習才能熟練掌握,一開始很多學生可能在找關鍵句以及關鍵詞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不能一下子找到,或者理解有偏差,這就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練習,一點一點提高閱讀水平。以教學《和時間賽跑》為例,筆者讓學生們試著找本文的關鍵句子,很多學生在認真閱讀之后找到了,即“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理解這個句子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句話的前后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領會作者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的意圖,這也與文章結尾的一句話相呼應??梢?,當學生理解了文章的關鍵句子,那么學生也就掌握了整個文章的大意,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了閱讀能力。
二、 語文寫作教學學法指導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目的地引入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生動場景,發(fā)展學生的情境思考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具體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情感,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能起到吸引學生的作用。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寓于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比如在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學生寫作基本上都是從簡單的記敘文開始,每天學生都會遇到很多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記錄下這些有趣的事就十分關鍵。為此,教師要選定事件的內容,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講一講自己認為有趣的故事。比如說以“難忘的……”為主題寫一篇記敘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一講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令人難忘的人或事,并結合豐富的表情、恰當的肢體動作以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將學生引入相應的情境中,讓學生試著回憶自己比較難忘的人或事,并以文字的形式將其寫下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要讓學生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因而作為教師應該擁有慧眼,主動發(fā)現美并傳遞美,給學生做榜樣。當學生對生活有所發(fā)現并有所感悟時,他們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2.重視讀寫融合,教給學生寫作技巧
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掌握寫作技巧,因此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語言表達錯誤、文章結構不清晰等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重視讀寫融合,以讀促寫,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實際的閱讀文本中涉及很多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寫作技巧并貫穿于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比如說在人物描寫時,筆者學生以“我的媽媽”為題進行寫作,在寫作之前為了能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幾篇好的文章,讓學生們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要求涉及修辭手法時稍微停頓,并思考這個句子為什么寫得好,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如果學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不能回答,那么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思考,并進行總結,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寫作比賽,評選出好文章,并將其當作范文整理成冊供學生們閱讀參考。
三、結束語
教學活動是教育機構、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三方共同作用的活動,一個都不能缺少。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需要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高效配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有了科學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桂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授人以漁”[J].吉林教育,2018(08).
[2]王建芳.“授之以漁”、受益終生——淺談小學生語文自學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農村教育,2012(03).
[3]黃裕珍.試析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05).
[4]陳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6.
[5]林素美.試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文教資料,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