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興 王俊毅 代玉娟 王藝輝*
泛素樣含植物同源結構域(plant homeo domain,PHD)和環(huán)指域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 1,UHFR1)是一種核蛋白基因,可與位于拓撲異構酶2啟動子的CCA AT盒相結合,進一步調控拓撲異構酶2的表達[1]。UHFR1主要在增殖細胞中表達,而在完全分化的組織中不表達,其表達水平與細胞增殖潛能呈正相關;在腫瘤細胞中,UHFR1過表達可促進細胞增殖和去分化[2]。有研究發(fā)現(xiàn),UHFR1也是一個致癌基因[3];在很多腫瘤中均有表達,如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胰腺癌以及宮頸癌等[4-8]。近年來,關于UHFR1表達與腫瘤預后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且眾多研究發(fā)現(xiàn),UHFR1高表達的腫瘤患者預后較差[9-11]。然而,大多數(shù)研究受樣本量限制,結果缺乏一定說服性。為此,本研究通過對已發(fā)表的有關文獻進行Meta分析,探討UHFR1表達水平在腫瘤患者預后評價中的價值。
應用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維普及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發(fā)表的英文及中文文獻,檢索詞包括Cancer,carcinoma、Tumor,Neoplasm、Neoplasms、Neoplasia、UHRF1、Prognosis、Prognostic、腫瘤及預后等;檢索截止時間為2019年5月。
(1)納入標準:①所有腫瘤均明確診斷,且為惡性腫瘤;②研究中報道UHRF1與腫瘤預后指標,如總體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癌癥特異存活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等的關系;③研究中可獲得相應預后指標的危險概率(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95%CI)。
(2)排除標準:①綜述、個案報告、會議報告及重復發(fā)表的文獻;②研究中無法獲得相應預后指標的HR及95%CI。
由2名研究員對文獻進行篩選,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若兩者出現(xiàn)分歧,則由第3名研究員再次閱讀文獻。按照上述檢索詞在各個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初步檢索到133篇文獻,排除重復發(fā)表的和明顯不符合納入標準的,閱讀題目及摘要后初步篩選出29篇文獻,進一步閱讀全文,最終納入12篇文獻,共1467例腫瘤患者[9-20]。對于報道OS的11篇文獻,按照部位分為消化道腫瘤組(5篇),非消化道腫瘤組(6篇)兩個亞組。
納入的文獻按照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進行質量評估。數(shù)據(jù)提取的內容包括第一作者、國家、發(fā)表年份;各研究的病例數(shù)及UHRF1的檢測方法研究中報道的預后指標及相應的HR和95%CI。
采用STATA12.0SE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將相同預后指標的HR及95%CI進行合并,以P<0.05提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分別對報道相同預后指標的研究進行異質性檢驗,若P>0.1,I2<50%提示納入的各研究無顯著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若P≤0.1,I2≥50%提示納入的各研究有顯著異質性,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需要探究異質性來源,必要時可行敏感性分析。對可能存在的發(fā)表偏倚通過漏斗圖分析進行評估,并進一步行Begg檢驗及Egger檢驗。
納入的12篇文獻中英文文獻8篇,中文文獻4篇:中國11篇,日本1篇。研究內容中,食管癌2篇,結直腸癌2篇,喉癌2篇,胃癌1篇,膀胱癌1篇,肝癌1篇,乳腺癌1篇,黑色素瘤1篇,髓母細胞瘤1篇。其中,11篇報道了不同表達水平UHRF1與OS的關系,2篇報道了不同表達水平UHRF1與PFS的關系,1篇報道了不同表達水平UHRF1與CSS的關系。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見表1。
納入的12篇文獻中,有11篇文獻報道了UHRF1的表達與OS的關系。對其進行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無顯著異質性(I2=0.0%,P=0.826),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對各研究的HR及95%CI進行合并,合并后HR=2.30,95%CI:1.93~2.74,P=0.000。提示與UHRF1低表達的患者相比,UHRF1高表達的患者預后更差,OS縮短。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消化道腫瘤與非消化道腫瘤中,UHRF1高表達的患者預后均較差,OS縮短:①消化道腫瘤,HR=2.18,95%CI為1.77~2.69,P=0.000;②非消化道腫瘤,HR=2.58,95%CI為1.90~3.51,P=0.000。因此,UHRF1高表達的腫瘤患者預后較差,OS較低。見圖1。
圖1 UHRF1表達與腫瘤患者的OS關系森林圖
納入的12篇文獻中,有2篇文獻報道了UHRF1的表達與PFS的關系。對其進行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存在顯著異質性(I2=92.7%,P=0.000),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對各研究的HR及95%CI進行合并,合并后的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HR=1.14,95%CI:0.68~1.91,P=0.622,提示腫瘤患者UHRF1高表達可能與PFS縮短無關。見圖2。
圖2 UHRF1表達與腫瘤患者的 PFS關系森林圖
對12篇文獻中的11篇報道了OS的研究進行漏斗圖進行分析,漏斗圖圖形散點左右不對稱,并進一步行Begg檢驗及Egger檢驗,均提示納入的各個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見圖3。
圖3 報道OS的11篇論文發(fā)表偏倚漏斗圖
UHRF1在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呈高表達狀態(tài),參與了腫瘤細胞的生成,腫瘤的發(fā)展和演變。Tien等[21]發(fā)現(xiàn),UHRF1丟失可以阻止細胞周期進展,敲除UHRF1可使腫瘤細胞停滯在G2/M期,進一步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另一方面,UHRF1能進一步通過抑癌基因甲基化,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增殖和惡性轉化[1]。目前研究最多抑癌基因是P16INK4,P16INK4可通過抑制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調節(jié)細胞周期,并與細胞凋亡調節(jié)蛋白結合進一步調控細胞凋亡[22]。而UHRF1能夠通過調控P16INK4的表達,進一步抑制腫瘤細胞凋亡。因此,UHRF1是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作為癌癥診斷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監(jiān)測疾病進展和治療反應[2]。臨床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UHRF1高表達的腫瘤患者預后較差。
本研究通過對11篇報道了UHRF1表達水平與OS關系的文獻進行Meta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與UHRF1低表達的腫瘤患者相比,UHRF1高表達的腫瘤患者預后更差,OS更短;異質性檢驗提示各個研究之間無顯著異質性。同時,也按腫瘤類型對其進行亞組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消化道腫瘤還是非消化道腫瘤,UHRF1高表達的患者,其OS均縮短。但是,在對僅有的2篇文獻報道了UHRF1表達水平與PFS的關系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UHRF1表達水平與腫瘤患者的PFS無明顯關系。因此,UHRF1高表達是影響腫瘤預后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納入的文獻較少,且11篇為國內的文獻,1篇為日本的文獻,造成一定的發(fā)表偏倚;②各個研究的文獻質量不同,可能會導致一定的偏倚;③僅有2篇文獻報道了UHRF1表達水平與PFS的關系,且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因報道的文獻較少,其最后的分析結果有待商榷;④大多數(shù)發(fā)表的文獻均報道了陽性結果,對于陰性結果很少發(fā)表。本研究的結果有可能高估了UHRF1高表達對腫瘤預后的影響。因此,仍需開展多中心,大樣本對照試驗來進一步證實UHRF1高表達與腫瘤預后的關系。
UHRF1高表達的腫瘤患者較UHRF1低表達的患者預后差,UHRF1高表達患者的總生存期更短。對于腫瘤的研究目前已經進入了基因時代,基因檢測對腫瘤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式和預后評估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臨床工作中,對腫瘤的預后判斷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通過本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UHRF1是影響腫瘤患者預后的一個危險因素,可為未來臨床診治中判斷腫瘤預后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