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春,郭書芹
(滄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北 滄州 061001)
近年來醫(yī)療護理領域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未來的護理工作者必須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自主學習能力是指運用元認知和客觀人力、物力資源,高質量地獲取和掌握護理服務所需知識與技能的能力[1]。而國內多項研究均提示高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2-5]。
本研究在醫(yī)教協(xié)同背景下,以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外科護理為例,進行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并探討混合式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作用。
采用抽簽法隨機選取我校2017級護理專業(yè)6個自然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再用擲硬幣法將6個自然班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3個班學生為觀察組,共計165人;另外3個班學生為對照組,共計163人。兩組學生均為高考統(tǒng)招生源,且年齡、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年齡、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比較(±s)
表1 兩組學生年齡、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比較(±s)
項目 對照組19.74±1.26 353.75±39.38 77.14±4.85觀察組t值P值年齡(歲)入學成績(分)基礎課成績(分)19.78±0.92 349.38±34.27 76.08±5.59 0.34 1.07 1.83 0.74 0.28 0.07
1.2.1 前期準備 我校主持建設的外科護理為2017年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之一(以下簡稱在線開放課程)。外科護理共124學時,分為9個學習情景,本研究選取6個學習情景進行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
1.2.2 實施方案 課前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在線開放課程相關資料,課上側重于學習內容分析、總結,教師注重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學中以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分享和協(xié)作,完成知識內化。課后學生通過撰寫學習筆記、臨床見習等活動,對知識脈絡進行梳理,提高知識應用能力,見圖1。
干預前后采用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進行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該量表由姜安利、林毅研制,包括3個分量表,共計8個維度:(1)自我管理能力分量表:包含確定學習需要的能力(3道題)、時間管理能力(3道題)、學習監(jiān)控能力(4道題)3個維度;(2)信息能力分量表:包含信息獲取能力(5道題)、拓寬信息渠道能力(3道題)、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3道題)3個維度;(3)學習合作能力分量表:包含尋求幫助能力(3道題)、交流能力(4道題)兩個維度。該量表共計28題,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正向題目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別賦值5~1分,反向題目則相反;滿分140分??偭勘淼腃ronbach′α系數為0.86,分半信度為0.77,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69~0.79,分半信度為 0.62~0.73。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干預前,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得分較低,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其他同類研究結果相似[4]。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分量表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干預后,對照組各分量表得分及總分均高于干預前,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 2)。
圖1 混合式教學流程
表2 干預前后兩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2 干預前后兩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得分比較(±s,分)
組別 信息能力34.52±4.96 35.21±4.52-1.474 0.142 34.82±4.28 35.07±5.16-1.231 0.220學習合作能力干預前干預后時間觀察組t值P值對照組 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自我管理能力 總分88.22±10.44 91.16±10.05-3.930 0.001 88.92±9.70 89.58±10.76-1.954 0.052 31.64±3.76 33.08±4.24-10.69 0.001 31.98±4.12 32.20±4.98-1.064 0.289 22.06±3.69 22.87±3.20-2.466 0.015 22.13±3.25 22.31±3.95-1.106 0.271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確定學習需要的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學習監(jiān)控能力3個方面,而確定學習需要的能力是自主學習的前提?;旌鲜浇虒W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有機結合,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提供學習支持[6]。教師提供的線上資源不僅包括課程相關視頻及輔助圖片、小測、前沿知識等,還包括導學內容,導學內容多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結合他們的興趣設計,意在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7]。學習監(jiān)控能力差是妨礙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主要因素[8]。課前做面向基礎知識層面的小測,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學情況,進行自我檢測,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后臺數據,了解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并對未完成小測學生進行必要干預。面向基礎知識層面的小測難度不大,有具體的時間節(jié)點及分值,能起到督促學生強化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監(jiān)控能力的作用,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信息能力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運用工具的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能力、拓寬信息渠道能力、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課前教師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包括專業(yè)網站鏈接及前沿知識等。但大多數學生只想應對課堂教學,沒有檢索新知識的需求,對于專業(yè)期刊及專業(yè)網站興趣不大。所以干預后學生信息獲取及拓寬信息渠道能力與干預前相比,并沒有明顯的提高。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是學生對所獲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處理的能力。課前教師提供的線上資源包括視頻、圖片、文字、網頁等多種形式,學生在課上要完成知識內化及應用,而這會在無形中促使學生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得到鍛煉。
學習合作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輔助,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否及時、有效地找到解決途徑,包括交流能力和尋求幫助能力?;旌鲜浇虒W模式下,教師課前通過線上形式實現基礎知識傳遞,課上進行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案例教學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病例討論,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參與討論,并將自己的分析與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對比,最后得出結論。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對比,找到并彌補自己的不足,小組內的協(xié)助學習能使學生取長補短[9]。借助互動平臺對討論結果進行即時展示,教師在此過程中可針對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點撥、啟發(fā),最終通過病例中的現象引申出其蘊含的醫(yī)學本質。學生可將病例討論情況進行線上實時反饋,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而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實現信息共享。在情景模擬教學中設置典型工作任務,模擬臨床真實工作情景,學生分別扮演護士、醫(yī)生、患者、家屬等角色。學生在仿真環(huán)境中完成工作任務,將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小組成員需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職,不僅要與組內成員溝通,必要時還需向組外同學及教師尋求幫助,以便鍛煉溝通能力、尋求幫助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開展混合式教學[10]。要開展混合式教學,首先要對課程內容進行解構,分析哪些內容適合翻轉、哪些內容必須面授,同時進行課時調整。課前在線開放課程學習不是重點,只是輔助,教學設計、課堂經營才是重點。好的教學設計是混合式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除了在線開放課程內容,教師課前還應了解學生基礎知識儲備、心理特征,認真做好教學設計,提前設置預習內容、課堂案例及相關情景等。
如不做好課前引導及課后的考查監(jiān)督,部分學生可能會“主動”作弊,學生可能會一邊看視頻,一邊玩游戲或者刷視頻,學習效果難以保證。我們雖然針對互動平臺數據,就學生學習行為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但視頻觀看不應成為評價學習效果的重要參考依據。課前線上學習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積極融入學生的網絡學習并提供外部指導,是學生成功的關鍵性因素[11]。因此,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要重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必要時可通過面談等方式進行干預,使學生產生緊迫感,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好的測評方式可以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增強學習成就感,并調動學生積極性;相反,不當的測評,也可能打擊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失去學習動機[12]。課前小測以難度不大的基礎知識層面題目為主,意在避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敗感,增強學習成就感。課上案例教學及情景模擬教學等環(huán)節(jié)涉及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測評,教師根據測評結果,調整教學活動和策略。課后學習筆記的撰寫及注重知識應用層面的小測,則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及對課上所學知識的鞏固。與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一次性測評模式相比,課前、課中、課后3階段與線上加線下的測評模式有利于教師監(jiān)測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但這個過程需要花費教師及學生大量時間及精力[13],部分學生抱怨課業(yè)負擔太重,這也是開展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