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嬌
摘要:多元化教學意指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多元化教學強調教學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突出學生主體。多元化教學的靈活運用,一方面可以減輕學生壓力,提升學習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教師教學壓力,增加課堂教學實效,促進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多元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活躍其思維,引導和鼓勵學生激發(fā)自身潛能,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方法
引言
多元化教學意指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多元化教學強調教學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突出學生主體。
1多元化教學方法開展的意義
多元化的教學是指教師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具層次性、多樣性,使課堂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論,使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向多元、生動的教學模式轉變,使教學模式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生動有趣的課堂內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得到釋放,使學生在感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多元化的教學使學生的想法能得到充分的表達,使他們可以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
2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現(xiàn)狀
初中生心理逐步成熟,其學習習慣、價值認知等正處于形成階段。語文學科作為初中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價值觀和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而多元化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情感、認知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德育意義。但當前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說教方式進行語文教學,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不利于他們語文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也不利于語文學科德育效果的達成。如果教師單純追求教學模式的多元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這種教學反而會增加教學負擔。
3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開展措施
3.1尊重個性,成果展示
個性化閱讀不僅要重視閱讀的過程,也應該重視閱讀成果的展示。每一個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都有與眾不同的體驗,他們對文本的見解也必然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看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呈現(xiàn)出來。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更利于自信心的樹立,有助于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通過了解魯迅的生平以及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對文本都有自己的個性化理解。教師為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布置了一份與眾不同的作業(yè):“同學們,學完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感想和收獲,老師希望大家都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達出來。請大家開動腦筋,并大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边@樣的作業(yè)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學生們在展示的時候也各顯其能,例如有的學生通過圖畫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感想,有的創(chuàng)作詩歌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有的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誦,等等。
3.2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比較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多元化教學中更多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生思想情感,思維的啟發(fā)。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教學內容比較廣泛,不再有很大局限,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多個層面來對所學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比如在學習初中課本上的某一課時,可分階段進行,首先教師可提前將預習任務下發(fā)下去,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對課文有充足的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激勵學生將自己提前了解的內容敘述出來,和其他學生共同分享,加強課堂互動。之后教師可以對文章的作者及寫作背景進行講解,讓學生從其他方面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行體會。最后老師還可以找一些相關資料,視頻,電影展示給學生,加深理解。
3.3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初中生具有比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并在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結束語
總之,課堂多進行激勵性評價,教學評價主體多元融合,語文學習檔案袋評價的方式,不是否定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以測試型為主的評價方式,而是對傳統(tǒng)評價方式的補充和改進。在合理利用傳統(tǒng)評價方法的基礎上,融入上述個性化的評價方式,目的是對教學過程有更人性化的、更具發(fā)展觀的、更全面的反映,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梅生.淺析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下旬),2015,(12).
[2]楊黨清.積極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提升初中語文科目教學效率[J].課外語文(下),2017,(2).
[3]李曉峰.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現(xiàn)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