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石家莊某機械制造企業(yè)搬遷遺留場地為例,結合分區(qū)與專業(yè)判斷進行土壤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27個點位不同深度土壤樣品中,氰化物、六價鉻及多氯聯(lián)苯均未檢出。檢出重金屬6種,總石油烴2種、苯系物3種,但均未超標。污染主要來源是原輔材料堆存和在工藝過程中遺撒、泄漏遷移所致。
關鍵詞:石家莊;機械制造企業(yè);土壤調查;污染主要來源
中圖分類號:X5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4-00-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4.008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remaining site of a mechanical processing factory in Shijiazhuang city,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l judgement with z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27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pth did not detect cyanide, chromium VI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Meanwhile, the detection of 6 heavy metals, 2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benzene series of soil samples were not out of limits. Major sources of pollution were the results of raw and auxiliary materials storing and scattering and leaking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Shijiazhuang city; Mechanical processing factory; Contaminated site investigation; Major source of pollution
土壤污染是繼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后必須高度重視的環(huán)境問題,對周邊居民和環(huán)境構成了重大威脅[1, 2]。近年來,在生態(tài)文明大背景下,很多城區(qū)進行空間規(guī)劃布局調整,一些企業(yè)搬遷后產生的污染場地將再開發(fā)利用[3]。為保障工業(yè)企業(yè)搬遷遺留場地再開發(fā)利用的環(huán)境安全,需對場地進行調查分析,以河北省石家莊某機械制造企業(yè)地塊(該廠已搬遷完畢,構筑物全部留存尚未拆除)為研究對象,2016年1月-2月,通過現(xiàn)場踏勘、污染識別、土壤樣品的采樣分析,結合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確定場地內污染物種類、程度及空間分布情況,旨在為機械制造企業(yè)搬遷后評估其環(huán)境功能符合性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場地概況
評價區(qū)域主要產品為地質勘探設備,年產量500臺。生產車間主要包括鐵鉚車間(鍛鉚車間)、鉆探裝備分公司(二)、加工二車間(中件加工車間)、熱處理車間、鉆裝分工車間、鉆探裝備分公司(一)(含噴漆)、包裝車間、電氣車間等;生活及輔助設施區(qū)主要包括庫房(原料和成品)、露天鋼料庫、油庫、零件庫、機油庫、成品庫房)、煤場、鍋爐房、水工房、物資站、變電站等。主要的生產工藝為簡單地機械加工,包括鍛鉚、焊接、機加工、配件組裝、噴漆,無電鍍、鈍化高污染工序,無污水處理設施。
通過資料收集、現(xiàn)場踏勘、人員訪談并結合鉆井采樣表明,廠區(qū)內各個車間地面均為水泥層防滲,厚度約為25~50 cm;廠區(qū)內大部分地面已進行水泥硬化,開裂現(xiàn)象較少。廠區(qū)表層0.3~2.6 m為雜填土/素填土,其中包含0.2~0.5 m厚硬化水泥路面;除去表層雜填土/素填土外,場地埋深8 m范圍內為粉土、粉質粘土互層,局部含少量粘土或砂土;埋深大于8m部分多為細砂、中砂,未見地下水。
1.2 污染識別
按照污染場地的功能分區(qū)篩選場地內的特征污染物,具體判定結果如表1所示。
電氣車間、包裝車間、制氧站、水工房、物資站這幾個區(qū)域產生污染的可能性較低,可能存在的污染區(qū)域包括各個生產車間、原料庫房、機油庫房、煤場、鍋爐房和變電站。潛在的污染物主要包括:苯系物、多環(huán)芳烴、總石油烴、氯代有機物和重金屬等[4-6]。
1.3 樣品采集
場地布局明確,根據(jù)《場地環(huán)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4)、《場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導則》(HJ 25.2-2014)和北京市《場地環(huán)境評價導則》(DB11/T 656-2009),采用分區(qū)與判斷布點的方式,在場地內疑似污染最重的區(qū)域布設取樣點位,見圖1。
主要污染介質為土壤,由于場地歷史活動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極小,故未對地下水取樣。本次共布置27個土壤采樣點,23個土壤點位在各功能區(qū)(以S標記),4個土壤點位沿污水管線(以SW標記),采集土壤樣品51個。鉆孔及樣品采集、分析項目情況如表2所示:
1.4 分析方法與評價標準
土壤樣品分析項目包括重金屬類、氰化物、六價鉻、總石油烴、苯系物、多環(huán)芳烴、氯代有機物及多氯聯(lián)苯,土壤樣品的分析項目與分析方法如附表1所示。該場地未來規(guī)劃為住宅用地,選取北京市地方標準《場地環(huán)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811-2011)中的“住宅用地”標準作為判斷依據(jù)。
2 結果與討論
通過表3可知:土壤中重金屬(砷、鉻、銅、鎳、鉛、鋅)、總石油烴、苯系物、氯代有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但是未超出篩選標準,氰化物、六價鉻和多氯聯(lián)苯均未檢出。
2.1 重金屬
根據(jù)表3可知,砷含量在7.6~18.4mg·kg-1之間,其中砷含量最高點位為SW3-4.5m,最高占標率為92%;鉻含量在28.5~48.6mg·kg-1之間,其中含量最高點位為SW3-4.5m,最高占標率為19.44%;銅含量在8.6~20.0mg·kg-1之間,其中含量最高點位為SW3-4.5m,最高占標率為3.42%;鎳含量在12.2~20.0mg·kg-1之間,其中含量最高點位為SW3-4.5m,最高占標率為40%;鉛含量在13.0~22.2mg·kg-1之間,其中含量最高點位為SW3-2.0m,最高占標率為5.55%;鋅含量在35.3~60.5mg·kg-1之間,其中含量最高點位為SW3-4.5m,最高占標率為1.73%。7種重金屬除六價鉻是未檢出外,其他6種重金屬砷、鉻、銅、鎳、鉛、鋅均有檢出,但未超出所選用標準。
重金屬主要集中于鉆探裝備分公司(二)附近污水管線處,最高濃度點大部分位于4.5m處,地下水管埋深在3~4 m,考慮存在地下管線泄漏或含重金屬廢液順排水管縫隙遷移而造成污染[7]。
2.2 總石油烴
由表3可知,總石油烴
總石油烴>C16的檢出點位于加工二車間,有可能是由于廢機油、廢乳化液等液態(tài)物質的傾倒、滴漏、下滲導致。
2.3 苯系物
結果顯示(見表3),苯系物未超標,其中甲苯最高占標率為0.57%,乙苯最高占標率為0.06%,二甲苯最高占標率為0.61%,占標率均較低。苯系物中甲苯、乙苯、二甲苯均有檢出,且檢出最高值均位于鐵鉚車間,主要污染來源于車間內廢機油等機械用油的泄露。
2.4 氯代有機物
氯代有機物中氯苯僅有部分點位有檢出,最高占標率為0.15%,占標率較低。氯苯檢出含量在0.05~0.06mg·kg-1之間,含量最高點位為S7-2.5m和SW1-2.5m,分別位于鉆探裝備分公司(二)和污水管線附近,主要污染可能來源于機械切割,零件清洗過程中廢液的泄露。
3 結論
(1)27個點位不同深度土壤樣品中,分析項目包括重金屬類、氰化物、六價鉻、總石油烴、苯系物、多環(huán)芳烴、氯代有機物及多氯聯(lián)苯。氰化物、六價鉻及多氯聯(lián)苯均未檢出。檢出污染物11種,包括重金屬6種,總石油烴2種、苯系物3種,但均未超標。
(2)重金屬類包括砷、鉻、銅、鎳、鉛、鋅6種,六價鉻未檢出。主要集中于鉆探裝備分公司(二)附近污水管線處,最高濃度點大部分位于4.5m處。
(3)總石油烴
(4)苯系物中甲苯、乙苯、二甲苯均有檢出,未超標且占標率均較低。最高濃度點位均位于鐵鉚車間,可能來源于車間內廢機油等機械用油的泄露。
(5)氯代有機物中氯苯僅有部分點位有檢出,最高占標率為0.15%,占標率較低。主要位于鉆探裝備分公司(二)和污水管線附近,可能來源于機械切割,零件清洗過程中廢液的泄露。
參考文獻
[1]FLORA A R, ROSSANA M, SAVERIO DE C, et al. Human health risk from consumption of two common crops grown in polluted soils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91):195-204.
[2]王芳,李克,丁文娟,王玉,陳瑛.中國土壤污染防治行業(yè)管理現(xiàn)狀及建議[J].現(xiàn)代化工,2019,39(10):1-4.
[3]張磊,展漫軍,杭靜,等.南京市某電鍍企業(yè)搬遷遺留場地調查及風險評估[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15,27(6):33-36.
[4]王元楨.機械制造業(yè)中的污染及綠色制造概述[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8,38(19):50+52.
[5]胡廣慶,李開倫,李慶杰.機加工過程的環(huán)境污染防治措施探討[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3):149+151.
[6]許海萍,劉琳,任婷婷,等.機加工行業(yè)環(huán)境影響評價中常見污染物源強估算及污染治理[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3):344-348.
[7]范俊楠,張鈺,賀小敏,等.基于BP神經網絡的重點行業(yè)企業(yè)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預測及評價[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9,38(4):55-62.
收稿日期:2019-09-16
作者簡介:常越亞(1988-),女,博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土壤、水環(huán)境、突發(fā)環(huán)境應急預案等環(huán)境咨詢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