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勝 劉宇婷
摘? ?要: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指導,認真分析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研究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凸顯問題,從而找到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舉措,對扎實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曾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高職學院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的搖籃,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只有青年人的思想與黨和國家方向保持一致,國家發(fā)展才會形成一股合力向前發(fā)展。
1? ?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為目的。要持之以恒地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不斷強化高職學生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的掌握和新思想學習。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鼓勵學生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始終堅持正確導向,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創(chuàng)造更優(yōu)秀的作品。
2? ?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顯的問題
2.1? 高職院校學生方面
高職學生大多家庭貧困,因為分數不理想或是家長付不起昂貴的本科學費而被迫選擇了職業(yè)院校。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繼續(xù)求學并且掌握一項生存的技術,逼迫其在高職學院繼續(xù)讀書。這些情況使學生產生抵觸和厭煩情緒,讓他們覺得沒有“面子”,毫無“母校情節(jié)”。
2.2? 高職院校方面
高職院校和普通本科不同,具有獨特性,而今思政教育卻忽略了這種特性,仍然照例全搬。在教育模式中,采用死板、單一、灌輸的授課模式,教師只顧傳授理論內容,缺少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這極大地打擊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渴望。部分學生因為課程的枯燥出現了走神、睡覺、曠課等現象,影響了思政教育的質量。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難以滿足迅猛增長的高職院校學生數量,在思政課堂的迫切需求下,學校沒有足夠的“精兵強將”,不得以任用了一些不是思政專業(yè)的教師授課,這都嚴重地制約了高職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
2.3? 社會環(huán)境方面
互聯網迅速發(fā)展,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掌握一手資訊,在這些海量信息的沖擊下,西方的思潮滲透到學生群體,迷惑和左右了學生的思想。由于學生缺少目標,學習壓力大不會釋放,容易沉溺于網絡,再加上其缺乏甄別信息的能力,不能明辨是非,衍生出了眾多“鍵盤俠”。更甚者,他們認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讀書無用”等消極思想才是正確的選擇。當學習成績無法回報他們的時候,就用這些消極思想來為自己開脫。
3? ? 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舉措
3.1? 始終堅持思政領導地位
高職院校要以認真貫徹和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抓手,時刻以習近平新思想為引領,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切實強化思政教育的主體地位,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解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確保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同黨提出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一致,推動高職院校在國家發(fā)展中承擔重大責任。
3.2? 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打造思政隊伍的“精兵強將”
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轉變工作作風。積極思考、主動探究適合新時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首先,運用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進行授課。其次,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師生之間的聯系已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方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空間、微博、抖音、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時刻和學生保持聯絡,掌握其思想動態(tài)。再次,可以通過組織和開展實地走訪、向典型人物學習、觀看主題影片、微課堂、辯論比賽、知識競答等形式增加學生政治活動參與度,做到“潤物細無聲”,在互動中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最后,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努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專兼結合的過硬隊伍。一方面加強教師的理論教學培訓,另一方面,在學生工作中,以輔導員為著力點,選聘以思政專業(yè)為背景的輔導員,完善輔導員的隊伍考核和職稱晉升體制。
3.3? 以服務學生為根本,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針對高職學生的獨特性,幫助其克服自卑心理。高職院校要多開設一些心理講座,建立專業(yè)和完善的心理咨詢室,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親近并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感受,讓他們看清自身優(yōu)勢和劣勢,找準定位,不要盲目去和別人比較,使其明白“自己的強勁對手永遠是現在的自己”。教會學生分清事物的兩面性,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面對未來要充滿希望。在就業(yè)方面,通過職業(yè)生涯課程和就業(yè)指導,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讓學生認識到當今社會的就業(yè)形勢,同時也讓他們擁有創(chuàng)業(yè)的意識,對自己有完整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行動路徑,不再被他人誤導和迷惑。
3.4? 加強校園文化陣地的管理,構建綠色校園
校園是高職學生生活的場所,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都傾注著學生的情感,起到一定的觸動作用。高職院校要充分把握學生生活規(guī)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在校園內各個醒目角落張貼海報、制作宣傳展板、張貼警示標語。另一方面,通過運用校園官網、校報、微平臺、公眾號等平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相信通過搭建的線上、線下的思政平臺,會做到“春雨洗禮、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張傳庚.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初探[J].教育與職業(yè),2009(18):72-74.
[2]馬肖華.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4(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