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梅 陳堯
中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和思想品德、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講好中小學思政課,引導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對于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實效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提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素養(yǎng),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1.高度的政治素養(yǎng)是思政課教師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個方面就是“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有信仰是對思政課教師的首要要求,高度的政治覺悟是思政課教師的靈魂。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就意味著思政課教師要對信仰有充分的了解與認知,并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這需要思政課教師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著作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內容。只有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才能將相關理論領會透徹,并落實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言行合一,處處做學生的楷模;才能在教學中將相關理論講得透徹、清晰,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感召學生,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腦入心;才能在生活中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及時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認知,在學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給予適時的幫助。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個人的信仰會在工作中不斷得到加強,同時能夠傳播給學生,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能夠為思政課教師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高尚的品德素養(yǎng)是思政課教師的底蘊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只有教師品德高尚,才會有耐心、關心和愛心的教育,才能建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才能在思想與品德方面對學生產生最深刻的影響。
就思政課的教育效果而言,教師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如果思政課教師能夠讓他們肯定、喜歡、敬仰甚至崇拜,學生自然會對思政課的教育內容產生好感,從而達到“敬而受教”的效果。在正確、穩(wěn)定的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出現迷茫與困頓,甚至還會走彎路。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隨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盡早發(fā)現學生的錯誤認知,及時糾偏。學生的思想品德會隨著學生的所見所思而變化,這就決定了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貫穿師生互動的所有環(huán)節(jié)。而品德修養(yǎng)的提升,也有助于提升思政課教師的親和力,讓學生更愿意和教師接觸,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與觀點,有利于教師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3.豐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思政課教師的基石
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有豐厚的理論儲備,需要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革命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理論,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懂得教育規(guī)律,掌握教育理論,學好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同時關注哲學界、經濟界、法學界等學科的學術動態(tài)和學術成就。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因為思想政治課涉及的知識面最廣,而中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強、好奇心強,所以需要思政課教師具備多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思政課教師都要樂于和善于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誠摯的熱愛和高度的責任心去關心、愛護、引導學生,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預測學生的思想傾向,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思政課教師不僅要熱愛學生,深入學生,更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要對學生思想進行典型調查和分析,掌握情況,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動向,理論聯系實際地上好思想政治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另一方面要能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決學生的具體問題,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
4.多彩的個人魅力素養(yǎng)是思政課教師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課堂應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應該是常教常新的課堂。這樣的課堂,需要思政課教師具備多彩的個人魅力和靈活的教學方式。
個人魅力首先應該是學識魅力,思政課教師需要有較強的學術水平和敏感的社會洞察力,思想開放,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能用最新信息、案例來闡述思想政治課中的深奧理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其次需要具有性格魅力,需要風趣幽默,談吐優(yōu)雅,內涵深刻,善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果;第三,需要具有見解魅力,能夠把課堂內容與社會熱點緊密結合起來,善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善于從心理上與學生進行溝通,等等。
個人魅力素養(yǎng)還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多樣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實踐和教育課題,善于調動各方面教育因素,只有這樣,才能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上好思政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課中有些內容,如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等,可以以教師講授為主;有些內容,如人大、政協(xié)等會議形式,可以采取模擬人大、模擬政協(xié)等體驗式方式,這樣會更直觀,學生記憶也會更深刻;有些內容,如共享單車如何使用更合理、學校周邊的交通問題如何能更好解決等社會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結合課本知識設計調查方案,然后交流研討;有些內容,如對社會職業(yè)的了解,可以采取團隊合作和體驗跟崗的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會使中小學思想政治課堂更具魅力。
總之,提升中小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yǎng),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研究新問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yǎng)成持續(xù)學習的習慣,促使自身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才能不負責任和使命。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