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力課堂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能夠積極參與的一種教學狀態(tài),課堂的教學活動充滿著生命力,教師不僅對學生具有高度的尊重,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非常關注,以培養(yǎng)學生為目標,注重人為本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的積極性。活力課堂的教學理念運用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提升高學生對聲樂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聲樂的學習效率。本次研究就是針對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運用活躍課堂理念展開的分析,探討了活力課堂的具體運用價值以及應當改進的措施等。
【關鍵詞】活力課堂;聲樂教學;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161-01
【本文著錄格式】李瑋.淺談“活力課堂”對高校聲樂教學的刺激與改進[J].北方音樂,2020,04(07):161,168.
一、活力課堂的主要涵義
社會的不斷進步不但帶動了社會的經(jīng)濟,對人們的認知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社會中聲樂的需求不斷提高,社會對聲樂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培養(yǎng)高素質的聲樂人才成為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進行高校聲樂教學已經(jīng)被賦予了促進社會進步的重大使命。高素質的聲樂人才成為現(xiàn)代多元化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高校的聲樂教學應當注重提高學生聲樂理論知識的傳輸,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改變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模式,積極創(chuàng)建有趣的聲樂課堂。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對聲樂知識的傳授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單方向的灌輸思想成為聲樂教學的主要途徑,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缺乏了必要的聲樂興趣培養(yǎng),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了教育工作的資源浪費。因此在新的社會背景下進行活力課堂教學成為聲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促進聲樂教學的全新模式。
二、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現(xiàn)存問題
(一)授課內容與實踐不能直接掛鉤
目前很多高校的聲樂教學仍然沿用傳統(tǒng)教材,教學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聲樂基本理論知識,涉及到學生聲樂實踐的內容很少,這也是目前學生聲樂知識學習不足的重要因素。因為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踐嚴重脫離,學生要想學習聲樂知識就只能通過生硬背誦完成,缺乏了必要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也不知道所學習到的內容具體具有什么作用,學生對聲樂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課本中。因此高校的聲樂教師應當能夠注重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積極地調動學生的聲樂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聲樂能夠傳遞美的意義,在于歌唱和表達,但是一味的學習生硬的書本知識明顯不符合聲樂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鼓勵學生進行聲樂表達才能夠促進學生對聲樂知識的理解,利用很多聲樂表達技巧提升學生對聲樂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小組討論的現(xiàn)存問題
以目前的教學情況看,很少使用小組討論的手段,小組討論指的是通過分小組的方式實現(xiàn)聲樂知識的交流,但是很多教師為了避免課堂紀律混亂,對學生的交流進行了約束,課堂紀律的維護行為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
還有很多課堂教育中雖然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真生地發(fā)揮出作用,流于形式,應付檢查而已。很多課堂教學中,看似很多小組圍坐一團進行了討論,實際上這些課程是已經(jīng)排練過后的結果,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觀摩作用,課堂中教師設置的問題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這樣的表現(xiàn)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給人一種教師能力突出的作用,作秀的目的更加明顯。
(三)內容與學生程度水平不相關
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有很多學生反映教授的內容學習起來吃力,很多內容學生并不理解,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很多藝術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高,藝術生為了學習藝術降低了對其他課程的學習,造成了很多藝術生在進入高校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上述問題。還有很多的藝術生是為了獲得較低的錄取分數(shù)而選擇的藝術學習。通過藝考前對聲樂知識的突擊學習一定的藝術成績,比如樂理知識學習、試唱等。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基礎水平無關,很多教學內容脫離了現(xiàn)實情況。
(四)教學模式落后,降低課堂教學效率
我國的聲樂教學體系正在不斷創(chuàng)建,很多聲樂教育工作者也在積極探尋能夠提高效率的聲樂授課模式,但是至今為止,聲樂授課體系仍舊存在很大的缺陷。因為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慣性影響,聲樂教學仍舊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課堂教學的方式還是以灌輸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是非常落后的,不僅降低了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還不利于教學工作者的工作展開。很大程度上課堂學習只是在走形式,學生沒有學習聲樂的任何興趣。在這種課堂氛圍下進行教學工作也降低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很多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但是因為不能發(fā)揮作用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因此要想提升聲樂教學的效率就應當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三、活力課堂模式下高校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進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摸式,改進理論教學
聲樂教學體系的發(fā)展在于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新課堂的授課方式,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提高聲樂理論知識的授課效果,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高深的聲樂知識,同時降低學生對聲樂理論的理解難度。不同的教學模式的授課效率不同,只有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聲樂授課方式才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以最小的學習成本學習更多的聲樂知識。比如可以通過活力課堂理念提升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能力,通過課堂聲樂活動的設置提高學生對高深聲樂知識的理解力,通過實踐和鍛煉加深學生對聲樂表演的理解。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分小組教學
聲樂教學和其他的教學方式具有明顯的不同,聲樂教學中,學生對聲樂知識的掌握水平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聲樂教學中可以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這樣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將具有大體一致聲樂水平的學生放在一起,提高了學生對聲樂學習的效率。比如聲樂教學中可以按照不同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分組,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根本,根據(jù)不同的小組水平進行分別教學,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助于提升聲樂教學效率。
(三)使聲樂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
提高學生的聲樂創(chuàng)造力也是重要的一項聲樂教學任務,比如在進行《青花瓷》演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原版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版本的演唱;要注重中國古樂器的使用,比如琵琶和笛子等,通過不同特色的演唱提升學生的聲樂創(chuàng)造力,加強學生對旋律的掌握程度。最后應當積極地展開聲樂表演,增加學生進行聲樂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聲樂實踐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聲樂創(chuàng)作參與性。教師應當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情景設置,以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聲樂創(chuàng)造力。將學生自己的感悟體現(xiàn)在聲樂作品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四、結語
目前高校聲樂教學的目標并不明確,教材死板,可供選擇的教學模式不多。隨著素質的教育要求提出,聲樂教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聲樂教學模式成為現(xiàn)代聲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豐富聲樂教學方法,將活力課堂的理念引進聲樂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對聲樂的學習興趣,滿足教學活動中對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松.在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建活力課堂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8(2):215-218.
[2]虞蕾瓊.談新課程下“活力課堂”的音樂教學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10):11-12.
[3]虞蕾瓊.談新課程下“活力課堂”的音樂教學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