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培
【摘 要】詞匯法教學是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中得到推廣與實施的教學方法。本文針對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中詞匯法教學方式的應用要點進行了分析,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討了具體的應用方式,如融入語境、總結詞匯構成特點以及文化滲透等等,希望可以給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詞匯法教學;英語教學實踐;詞匯構成
在新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yǎng)概念被推廣到各個學科當中,其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對于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語言是交際工具,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就是應用語言來開展交際活動,而詞匯是語言的基礎,形成豐富的詞匯量積累至關重要。
一、詞匯教學中積極融入語境
單詞在英語教學中處于基礎地位,與語法內容相比,單詞的學習更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詞匯教學大多是根據(jù)教材最后的詞匯表來逐一講解單詞,再讓學生進行背誦、默寫,讓學生掌握單詞。雖然在既往的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與完善,但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感到枯燥,過于依賴學生個人的機械記憶力。詞匯法是將單詞與短語同步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在掌握短語意思的同時,理解單詞的含義。同時經由短語的學習,學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語法知識。
單獨記憶單詞難度較大,初中階段學生處于基礎積累時期,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的單詞會大大加重學生的負擔。獨立于句子與語境之外的詞匯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教師需要對語境給予重視,將其加入到詞匯講解當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詞匯用法的理解。在例子列舉方面,需要生動有趣、內容豐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并具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將單詞與實際語境結合起來,學生在提取記憶時,就會及時聯(lián)想到語境與周邊環(huán)境,很快想出需要運用的詞匯。與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相比,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完成由此及彼的學習過程[1]。
二、更新教學理念、對詞匯構成特點進行分析
詞匯教學與傳統(tǒng)的單詞教學有所不同,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詞匯教學重視程度不足,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單詞的教學與識記上。單詞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孤立性上,其割裂了單詞間的關聯(lián),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積累來說極為不利。詞匯法教學中,需要將教學單位從單詞轉換為詞匯,除了單詞外,還有詞語搭配方法、短語等等,讓學生適應詞匯記憶的方式,進而全面替代原有的單詞記憶方法,貫穿于整個英語視聽說讀寫譯的教學流程當中。
對于詞匯構成特點進行分析,最為直觀的作用就是可以加強詞匯的聯(lián)系。初中階段英語教材中的單詞多為簡單的、有規(guī)律的基礎性詞匯,符合于拼寫與發(fā)音規(guī)則,所以我們可以找出其規(guī)則來便于教學,也可以將學生從死記硬背之中解放出來。舉例來說,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7a中,Unit1有“weekend”一詞,很多學生對該詞都較為眼熟,但并不一定能準確掌握其含義,但教師可以進行啟發(fā),該詞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week”和“end”,所以指代每一周的結束,譯為“周末”,通常指代周六、周日。同時很多單詞也可以成組教學,如七年級上的“better”與“best”、“l(fā)ess”與“more”等等,可以在新詞學習過程中同步掌握以前學過的詞匯,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形成聯(lián)想記憶,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三、積極進行文化滲透
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當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可以應用英語來完成簡單的交際,同時更要形成思維品質、養(yǎng)成文化品格,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文化滲透也至關重要,這也是新時期英語教學中的關鍵。
詞匯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一門語言經過千百年演變后形成的基本語義要素,所以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循序漸進地將英語文化與風俗習慣滲透到詞匯教學當中,結合實際條件來與我國的文化背景進行對比,讓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了解到其中的區(qū)別。舉例來說,dog一詞含義為狗,但是英國人對于狗的感情相當深厚,所以與dog有關的詞也多為褒義詞,這一點用法上與我國有很大的不同。舉例來說,有名的諺語,“l(fā)ove me,love my dog”其含義為愛烏及烏;而“l(fā)ucky dog”,則指代幸運兒(無貶義)。所以將學生的詞匯學習中積極加入英語文化滲透理念,也是提高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于材料的閱讀來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思維的碰撞。在Christmas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更多有關于圣誕節(jié)的來歷、習俗方面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歐美國家的人們是如何慶祝圣誕節(jié)的,這是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理解、形成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的重要方式[2]。
所以詞匯教學方法與當前的核心素養(yǎng)理念極為契合,不僅可以改善當前初中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困境,更可以養(yǎng)成相應的思維品質、文化品格,這些對于學生個人的語言和能力的成長來說都極有裨益。
四、結語
因而總結起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概念,我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改進,讓學生通過大量練習,勇于開口表達。詞匯量的積累過程是較為枯燥的,所以教師需要采用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感官與注意力,最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xiàn)語言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鵬超.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84,86.
[2]林雪娟.基于任務型教學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法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9(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