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作為其中一部分,對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歌劇作為集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本身就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基于歌劇,探究其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以供參考。
【關鍵詞】歌劇鑒賞;大學生素質教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3-0176-01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大學生綜合素質也逐漸受到重視,素質教育要求重視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進行歌劇鑒賞,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
一、有利于增加大學生知識儲備量
關于歌劇的流派,我們知道的主要有古典、浪漫以及現代。關于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歌劇大師,比如說莫扎特。但在進行歌劇鑒賞時,對歌劇進行更深入更系統的了解,對大學生藝術知識的儲備量有一定的增加意義,同時大學生對歌劇的藝術理解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通過歌劇能夠間接體現出其所處時代特有的歷史以及藝術價值,對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有積極意義。
例如格魯特改革發(fā)展于17世紀至18世紀中期,歌劇的核心在于意大利歌劇,歌劇進行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大利歌劇逐漸衰落,簡單來說格魯特改革促使意大利歌劇的發(fā)展停止,之后喜歌劇逐漸走上舞臺。但從學者研究角度來看意大利歌劇滅亡的原因,其實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喜歌劇的發(fā)展不僅僅為歌劇創(chuàng)造了更多新興題材,而且其中所提倡的思想觀念迎合時代發(fā)展,歌劇內容以及歌劇形式更符合所處時代的生活特征,其中的人物體現也比較符合時代觀念。這個時期的歌劇改革,格魯特作為關鍵性人物,其中《奧菲歐與尤麗狄茜》《阿爾米德》等歌劇作品為未來歌劇浪漫主義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發(fā)展基礎。
二、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也是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這主要在于音樂的表達形式不限國別、跨越歷史而存在。因此通過音樂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從歷史發(fā)展實際來看,中國音樂教育并沒有受到很大的關注,從小學到大學普遍存在音樂教育結構不平衡、不完善的教育現狀,這種現狀不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上文講到,歌劇屬于綜合性的藝術表達方式,具有形式多、內容豐富等特征,進行歌劇鑒賞過程中能夠體會到音樂的美好,感受其中存在的特有魅力。同時歌劇形式具有靈活性、故事情節(jié)比較有趣等特征,相比較于傳統音樂,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致[1]。
現場進行歌劇鑒賞過程中,大學生可從中體會劇情在其中的編排力、演員表演,同時對喜劇、美術等領域也有一定的理解,從而欣賞藝術中所體現的欣賞價值。例如有些音樂會經常出現詠嘆調,其中歌劇《圖蘭朵》中就經常出現《今夜無人入睡》,給學生帶來似曾相識的感覺,特別是通過系統性學習,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理解歌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三、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一部藝術作品的呈現,其目的在于樹立藝術形象,這就需要通過強化人們的審美來評價藝術價值。歌劇屬于綜合性藝術表達方式,具有形式多、內容豐富等特征,作品中會體現出人生觀、時代觀的內容,也有關于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內容,大學生通過對歌劇進行鑒賞,能夠從中感受到歌劇中所要體現的多樣魅力,從中獲得審美體驗。就歌劇而言,一部作品融合了很多創(chuàng)作人員的付出,不僅僅體現單獨的藝術形象,同時也在藝術中展示時代背景。進行歌劇鑒賞過程中,學生們會感覺自己走進了歌劇創(chuàng)作時期,受到歌劇中人物情感的吸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及人物情緒的轉換,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增加更多審美體驗和感悟[2]。
有些歌劇基調表達出來的情感具有悲傷、壓抑的因素,這主要在于其中所背負的時代感比較重,因此在歌劇表演過程中給觀眾的審美體驗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及悲劇性特征。例如《奧賽羅》這部歌劇作品,原作品的呈現給人們留下很深的悲劇印象,但通過對歌劇形式的改變,將歌劇作品中人性矛盾切實呈現出來,將具有極端性的斗爭展示給觀眾,改編歌劇中比較傾向于人物命運以及原本悲劇性的基調部分,而歌劇《奧賽羅》將原著中所體現的時代特征進行了改編,這也就使得該歌劇中奧賽羅這一人物角色所表達的英雄氣概沒有原著那么濃重,為觀眾呈現的是普通人的命運、悲劇以及無力,整個格局圍繞無奈、悲傷的氣氛進行表演。但從整體上來講,這部歌劇所表現出來的主題更加符合人性化,能夠引起當代觀眾的反思,整個歌劇中奧賽羅處于矛盾邊緣猶豫不決,情感表達沖突,能夠讓觀眾更加體會到奧賽羅作為普通人的命運以及悲劇。
四、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分別從有利于增加大學生知識儲備量、有利于提升大學生藝術修養(yǎng)、有利于提升大學生藝術審美能力三個角度,分析歌劇鑒賞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旨在以此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舒幸.芻議歌劇鑒賞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J].大眾文藝, 2018, No.440(14):218-219.
[2]王芊芊.舞蹈鑒賞課對90后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分析[J].明日風尚, 2018(7):146-146.
作者簡介:柴麗華(1978-),女,漢族,河北省人,碩士,音樂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