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輝
鈉與水的反應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現(xiàn)行的高中化學教材中多次出現(xiàn)在不同裝置中的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如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所用的實驗儀器是燒杯.魯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jié)“鈉與水的反應”的實驗所用的實驗儀器是表面皿.
筆者對比上述兩組實驗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實驗裝置存在如下不足:(1)燒杯和培養(yǎng)皿均為專業(yè)的化學儀器,實驗操作只能在實驗室內完成,可操作范圍狹窄.(2)實驗中只驗證了產物NaOH,而對另外的產物H2,則只是推測和講解;(3)教材裝置均為敞口容器,產物H2難以收集.若將實驗裝置進行密閉處理后用排水法收集氫氣,產物存在氫氧化鈉,皮膚會與強腐蝕性氫氧化鈉溶液直接接觸而引起損傷,并且由于反應物的量較小,反應產物H2的量也較少,對氫氣進行檢驗時爆鳴聲很小,實驗現(xiàn)象難以觀察.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對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進行了多次探索和改進,改進后的實驗材料易得、操作簡單安全,能夠更加清晰地檢驗該反應的產物,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
一、實驗改進創(chuàng)新
1.改進設想
根據(jù)課本中實驗方案的不足,提出如下改進設想:(1)將化學實驗與生活相聯(lián)系,實驗裝置生活化,實驗材料簡單易得.(2)實驗操作簡單,流程安全無危險性.(3)產物易收集、易檢驗,實驗現(xiàn)象明顯.
2.實驗目的
(1)創(chuàng)建一次性檢驗產物的實驗方法;
(2)掌握鈉的化學性質并且檢驗產物;
(3)通過實驗創(chuàng)新,感受生活中化學.
3.實驗儀器和試劑
廢舊塑料瓶(如礦泉水瓶)、大頭針、濾紙、小刀、鑷子、三角漏斗、火柴、金屬鈉、酚酞、蒸餾水.
4.實驗儀器裝置圖
5.實驗步驟
(1)找一個200mL左右的塑料瓶(如礦泉水瓶),將塑料瓶瓶蓋取下,在礦泉水瓶的瓶蓋上插入一枚大頭針.
(2)打開塑料瓶瓶蓋,用三角漏斗向塑料瓶中加入蒸餾水,液面加至距離瓶口2cm處.
(3)向塑料瓶中滴加幾滴酚酞試劑.
(4)取出一小塊金屬鈉放在濾紙上,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黃豆大小的一小塊金屬鈉,用鑷子固定在大頭針的尖端.
(5)蓋好瓶蓋,拔出大頭針,使金屬鈉落入水中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用點燃的火柴靠近瓶蓋上的小孔,擠壓塑料瓶,觀察實驗現(xiàn)象.
(6)實驗結束后,將剩余溶液放入指定試劑瓶中回收利用.
6.實驗現(xiàn)象及分析
(1)塑料瓶中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證明有堿性物質生成,結合反應物的元素組成以及物質在水中的穩(wěn)定性推斷產物為NaOH.
(2)點燃的火柴靠近瓶蓋的小孔,可以聽到有尖銳的爆鳴聲,證明有氫氣生成.
二、實驗改進的優(yōu)點
(1)實驗儀器生活化、綠色化:用廢舊礦泉水瓶代替燒杯等玻璃儀器,不僅材料簡單易得,并且可以多次重復使用,實現(xiàn)了廢棄物再利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
(2)實驗綠色環(huán)保,實驗裝置微型化,藥品用料少,節(jié)約成本.
(3)實驗操作方便,實驗現(xiàn)象明顯,反應過程、產物檢驗一次完成,避免接觸生成的NaOH溶液,減少腐蝕.
(4)實驗安全性高:鈉與水反應在塑料瓶中反應,更安全.本實驗不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點燃氫氣時,不用檢驗氫氣的純度,提高課堂效率.
(5)實驗可遷移性強:實驗裝置具有通用化,一套裝置可同時演示多個實驗.高中階段的固液不加熱反應實驗均可用本裝置完成實驗操作,如鈉與無水乙醇反應的實驗、銅與濃稀硝酸反應的實驗.
化學是一門是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課本中的大量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生活化”“微型化”化學實驗的引入,使實驗的可操作性、可實行性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