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良
一、利用變量和恒量來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是高考的重要考點,這類題目涉及的量一般都比較多,學生判斷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得分率較低.這里介紹一種可以較快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方法,即利用變量和恒量來判斷.
1.理論分析:何謂變量,何謂恒量.
所謂變量,是指某個物理量在可逆反應中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該物理量就不再隨時間變化了.那么,如果出現(xiàn)這種變量不再變化了,即可逆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可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所謂恒量,是指某個物理量在可逆反應中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該物理量也不隨時間而變化.那么,如果出現(xiàn)這種恒量不再變化時,可逆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種方法不能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下面運用這一方法,舉例說明如何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例 可逆反應2NO2(g)2NO(g)+O2(g),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molNO2.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反應速率之比為2∶2∶1的狀態(tài).
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⑦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A.①④⑥⑦ ?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必須消耗2n molNO2,而同時又生成2n molNO2.說明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②此項為恒量的關系,不能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③此項為恒量的關系,不能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④有色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了,說明濃度不再改變了,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⑤由于體積固定,氣體的質量前后守恒,故密度為恒量的關系,不能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⑥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總和不同,而容器的體積不變,故壓強為變量,那么壓強不再改變了,可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⑦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總和不同,而氣體的質量前后守恒,故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變量,則其恒定時,可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2.總結.
由以上可知,變量不再隨時間變化了,可作為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恒量不再變化時,不能作為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
3.同類練習.
下列說法中可說明反應:2HI(g)I2(g)+H2(g) 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H2的同時,生成n mol HI.
②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鍵斷了兩個H—I.
③HI的濃度等于I2的濃度.
④反應速率:2V(H2)=2V(I2)=V(HI).
⑤HI,I2,H2的濃度之比等于2∶1∶1.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
⑦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
⑧條件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的狀態(tài).
⑨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⑩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A.②③⑨B.②⑥⑨
C.①②⑨D.①⑥⑨
二、利用過程假設法來快速分析平衡有關問題
例 在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組分氣體.問:最終達到平衡后,狀態(tài)與前者的區(qū)別.
例一:反應:PCl5(g)PCl3(g)+Cl2(g)①
2HI(g)H2(g)+I2(g)②
2NO2(g)N2O4(g)③
以上三個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達到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均為a%,若保持各反應的溫度和容器的體積都不改變,分別再加入一定量的各反應物,則轉化率(D).
A.均不變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變,③減少
D.①減少,②不變,③增大
1.何為過程假設法
過程假設法是把實際較為復雜的變化過程,設為若干個較為簡單理想的過程,并以其為參數(shù),使問題變得簡捷明了.這類試題往往比較抽象,學生的答題準確率較低,但卻是高考的熱點難點內容.如果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這個方法,可以準確快速判斷答案.
2.問題解決
①對于反應:PCl5(g)PCl3(g)+Cl2(g)起始達到平衡時,狀態(tài)為體系(I).增加PCl5的量,可以先假設在相同的條件下,以一定的比例量的關系轉化為體積比關系,然后以相同的條件在體系(II)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使其濃度、體積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與體系(I)完全相同.然后壓縮右邊的活塞b使其達到活塞a后,
就達到了題意的效果.由于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過程,所以加壓時平衡左移,PCl5的轉化率減小.
②對于反應:2HI(g)H2(g)+I2(g),由于前后的氣體體積相等,所以加壓后平衡不發(fā)生移動,轉化率不變.
③對于反應:2NO2(g)N2O4(g),由于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過程,所以加壓時平衡右移,使NO2的轉化率增大了.
3.同類練習.
(1)在一定溫度下,將a mol PCl5通入容積不變的容器中達到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時平衡氣體的壓強為P1;再往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恒溫下再次達到化學平衡后壓強為P2,則P1與P2的關系為(B).
A.2P1=P2
B.2P1>P2
C.2P1 D.P1=P2 (2)將含1 mol NH3的密閉容器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此時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a %,若在該反應容器中再加入1 mol NH3后密封,加熱到相同溫度,使反應達到平衡,設此時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b % ,則a與b的值關系正確的是(B). A.a>b B.a C.a=b 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