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當代大學生立身處世必備的重要品質。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推進“三全育人”理念有效實施的重要載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必要性?!叭恕崩砟钭鳛楦咝U\信教育工作問題觀測的科學視域,系統(tǒng)折射出大學生群體誠信缺失是由社會、家庭、個人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本文通過調查研究,試圖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視角構建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于誠信的要求落到實處。
關鍵詞:“三全育人”;大學生;誠信
一、引言
大學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更是誠信的弘揚者、傳播者和踐行者。當前,大學生群體由于思想不成熟、內心意志薄弱、誠信意識淡薄等原因,對誠信價值觀念認知常常出現(xiàn)偏差,做出一定的失信行為[1-2]。這一問題使高校誠信教育面臨著新情況和新挑戰(zhàn),如何提升大學生誠信教育,如何科學推進“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教育理念,這兩大問題是新時代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重點。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將“三全育人”工作理念與高校誠信教育統(tǒng)籌考慮、協(xié)同推進。
二、邏輯起點:“三全育人”理念與大學生誠信狀況的內在聯(lián)系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推進“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載體。“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2005年,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黨的十九大以后,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新賦予“三全育人”理念新的時代內涵和時代意義。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3-4]。大學生誠信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全面推進“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有效探索。
“三全育人”理念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大學生誠信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對新時代高校誠信教育同樣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此外,“三全育人”理念所涉及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者之間存在內在的關聯(lián)性,全員指向育人的主體構成,全過程指向育人的時空邊界,全方位則指向育人的方法路徑,三者有機構成、相輔相成,系統(tǒng)回答了“哪些教育主體運用怎樣的育人方法在何種時空邊界里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關鍵問題。因此,將“三全育人”理念作為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三、現(xiàn)實省思:“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學生誠信問題觀測
(一)大學生誠信教育主體的全員性凸顯不足
首先,從全員育人的要素統(tǒng)籌來看,當前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部分主體參與度不夠的問題,如家庭教育在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中幾乎處于缺位狀況。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是鑄造孩子良好品格的重要場所。毫無疑問,家庭教育在學生誠信教育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調查顯示,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許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誠信狀況和思想狀況方面的關注與教育。其次,從全員育人的情況來看,當前的大學生誠信教育還存在工作不平衡現(xiàn)象。例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間有機結合推進不夠,尚未形成工作合力,導致部分大學生誠信認知和誠信行為時常脫節(jié),出現(xiàn)了誠信缺失行為。
(二)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的全局性把握不夠
大學生誠信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它的貫徹與落實不應該僅僅是幾個孤立的點,而應縱成一條“線”,橫成一個“面”,立成一個“體”。當前,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也存在育人鏈條不夠完整等問題,大部分誠信教育工作通常安排在新生入學至畢業(yè)離校,亦或是期末考試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尚未完全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尚未從全生命周期視角系統(tǒng)開展學生誠信教育工作。同時,對誠信檔案的不夠重視也是造成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全局性缺失的重要表現(xiàn)。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方法的系統(tǒng)兼顧不夠
“全方位”育人作為“三全育人”理念中的方法論要素,包括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等多個維度。從全方位視角審視當前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發(fā)現(xiàn)不同教育主體在不同層面的教育過程中存在載體方法的融合性和系統(tǒng)性兼顧不夠的問題。例如,家庭教育更多僅僅從交流等淺層要素觀察評判學生思想狀況,未能真正有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思想狀況與誠信問題。學校教育方面從全方位視角審視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總體格局較為客觀,但從全方位視角仔細窺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比如大學生誠信教育方式方法較為保守,對線下資源運用較多,對線上平臺創(chuàng)新不力,不能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和媒介融入和應用于高校誠信教育之中等問題,誠信教育也尚未真正做到潤物無聲。
四、實踐路徑: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學生誠信品質提升和培育路徑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學生誠信品質提升和培育路徑是拓展與延伸“誠·信”教育的內涵與外延,構建一套實踐育人的完整體系,具體包括實踐育人的“主題化設計、平臺化運作、項目化管理、品牌化推廣、制度化保障和多元化評價”,進而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全過程(從目標、組織、實施、推廣、保障、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全部涵蓋,形成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有機整體。
(一)構建內容豐富、多元協(xié)同的組織體系
高校要秉持全員育人工作理念,依托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相互銜接,實施高校青年學子誠信塑造計劃,將其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開展豐富的實踐教育和實踐活動,不斷拓展誠信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突出了誠信品質的塑造,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表現(xiàn)在:全面梳理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全員要素,實施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共擔當”與“大協(xié)同”,確保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和相互補充,增強大學生的誠信認知,提升大學生誠信品質和誠信素養(yǎng),將誠信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之中。
(二)構建全域監(jiān)控的誠信育人體系
第一,加強高校誠信教育的平臺化運作。高校應重視實踐教育的平臺化運作,積極構建思想引領實踐平臺、新媒體傳播實踐平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平臺、志愿服務實踐平臺、社團文化實踐平臺和學生骨干培養(yǎng)實踐平臺等實踐育人平臺,助推學生成長成才。第二,加強高校誠信教育的項目化管理。高校通過對特定實踐項目的策劃、組織、實施和總結,大學生能夠結合自身興趣和特長,積極參加實踐項目的設計和管理,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思想引領實踐平臺誠信大講堂實踐項目、社團文化實踐平臺的高雅藝術進校園實踐項目、新媒體傳播實踐平臺每年的畢業(yè)電影項目等,都是深受喜愛、參與度高、按照項目化管理,由學生自主運營的較為成熟的實踐育人項目。第三,加強高校誠信教育的的品牌化推廣。學校應注重實踐項目品牌效應的匯聚和形成,在校內外積極宣傳推廣高校青年學子誠信塑造計劃。同時,通過重點打造、選樹一批優(yōu)秀的實踐品牌項目,提升筆者所在單位的實踐項目在校內外及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支持實踐品牌項目,促進實踐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例如,高??梢詢A力打造誠信大講堂特色品牌項目,邀請有影響力的名人名家到校宣講。
(三)打造全方位融合的方法體系
第一,高校應積極拓展誠信教育的內容體系,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生誠信教育課堂,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健全人格,將誠信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指導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現(xiàn)實社會與虛擬網絡渠道并用,依托新媒體平臺,推動大學生誠信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多樣化、時尚化。第三,逐步建立起大學生信用考評機制,將考試作弊等失信行為納入信用評判體系,為每個大學生建立信用檔案,形成大學生個人信用數(shù)據(jù)庫。同時,高校應建立失信行為的懲罰機制,加大失信的成本和風險,對失信大學生,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懲罰,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誠信教育,助其形成誠信觀念,從而自覺遵紀守法,誠信處世、誠信做人。
五、結語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微時代大學生誠信教育迎來新的時代境遇,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探討“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學生誠信教育化轉“?!睘椤皺C”的路徑方法,對于促進大學生誠信教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占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實現(xiàn)全程、全方位育人[J].教育研究,2017(8):27-33.
[2]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xiàn)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56.
[3]吳晨.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涵育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242(2):48-51.
[4]黃一斕.高校誠信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與重構——以大學生誠信教育為核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7):91.
作者簡介:杜志惠(1987—),女,漢族,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團委宣傳科科長,政工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