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燕
在這段特殊的全民抗疫的日子里,我也積極投身于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希望通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為人師表、努力奉獻,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的人生目標。1月25日,武漢疫情嚴重,山西省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在校長的帶領下,我馬上開始統(tǒng)計整理八年級每一位師生的健康情況、假期外出情況。我堅持每天跟八年級的45位同學保持一次視頻通話,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QQ、微信準確掌握全班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及每日動態(tài),向大家及時傳達疫情防控知識等信息,正言辟謠,號召學生傳遞社會正能量。我希望用自己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正面的引導。
“停課不停學”對學校、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考驗。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課堂直播,對我來說的確是高難度的全新挑戰(zhàn)。課堂從線下變成線上,20分鐘的直播怎樣才能既傳授基礎知識又能拓展?我不斷思考著,嘗試著把課堂內容由深變寬,降低知識深度,通過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由于家庭負擔重,我只能在夜里工作,通常一節(jié)課的內容需要反復修改打磨,完成這些工作后,早已是夜深人靜,第二天早上八點準時開始直播。每天的工作都是這樣周而復始。疫情當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支援這場“戰(zhàn)爭”,通過做好本職工作去書寫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在全民宅家的這個時期,我還組織開展了家庭閱讀活動———我指導學生設置了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給學生推薦教育部推薦的必讀書目,讓學生在這段時期閱讀經典,了解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力量。同時,我還幫助學生構建了“家庭讀書俱樂部”,提倡親子共讀一本書,并適時組織分享閱讀成果,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我始終認為,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信念。此次疫情,雖說是一場苦難,但也不失為德育滲透的好契機。因此,作為班主任的我積極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動員學生參加“為最美逆行者送上一份祝福”的活動,引領學生參加特殊的升國旗儀式,用愛凝聚抗疫力量,同全國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由于長期的網絡課堂形式,學生會有些疲憊,對于這些“偷懶”的孩子,我堅持說服教育、正面引導。我會告訴學生:“冬天總會過去,我們一定會迎來春暖花開……趁著現在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痹谖覀兡昙壗M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八年級學生的居家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tài)都發(fā)生了根本改變。
在我的心中,教育是一塊圣土,我愿在這塊圣土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用奉獻演繹自己的人生,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竭盡全力。我堅信,“寒冬”終將過去,中國定會迎來最美的“春暖花開”!
(作者單位:曲沃縣樂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