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星文
每逢春節(jié),觀看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總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活動。你是否記得晚會的開場曲呢?這個曲目正是《春節(jié)序曲》,早已成為春節(jié)乃至中國文化的一個經(jīng)典符號。而它被鐘愛的原因,恐怕還在于精確、生動地詮釋了我們的“民族性格”。
這是一種怎樣的性格呢?當中國人被問及最喜歡《春節(jié)序曲》的哪一段旋律時,最多的答案是樂曲的第二部分。這段旋律展現(xiàn)的安寧、祥和的家庭氣氛和人際關(guān)系,是我們中國人最向往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的民族就是這樣,熱愛和平,與人為善。只有我們,才會創(chuàng)作出《春節(jié)序曲》這樣的作品。
那么,還有什么曲目也有如此魅力,能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個性,甚至可以被稱為一個國家的生動“名片”呢?今天,咱們就一起聽一聽。
奧地利的音樂夢
奧地利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古老國家,歷史上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曾經(jīng)以奧地利為中心,統(tǒng)治中歐長達700年。不過,有意思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稱霸歐洲,靠的不是強大的軍隊,而是結(jié)婚!他們不斷通過聯(lián)姻獲得其他家族的土地和財產(chǎn)繼承權(quán),兵不血刃地開疆拓土。
也許是受到統(tǒng)治者氣質(zhì)的影響,和其他歐洲大國相比,奧地利在歷史上非常厭戰(zhàn),國民沉迷于藝術(shù),特別是音樂,奧地利也因此成為歐洲古典音樂之鄉(xiāng)。無數(shù)音樂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都誕生在這片土地上。這其中就不得不提有“圓舞曲之王”稱謂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和他的代表作《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采用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結(jié)構(gòu),即由序奏、五首小圓舞曲和尾聲七部分組成。序奏響起,小提琴用碎弓輕輕奏出徐緩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撥開多瑙河面上的薄霧,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輕柔地翻動。在這背景的襯托下,圓號吹奏出樂曲主題,象征著黎明的到來。
接下來則是五首連續(xù)演奏的小圓舞曲,每首都包含兩個鮮明對比的主題旋律。這幾首小圓舞曲或清新明快,或典雅莊重,或熱情洋溢,泛舟多瑙河、走近阿爾卑斯山的山間古堡以及加入山腳下的鄉(xiāng)村聚會等場景依次展現(xiàn)在聽眾眼前。最后一首小圓舞曲和尾聲部分,聽眾被帶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宮廷中的一場盛大舞會。樂曲達到高潮,奧地利音樂之旅在疾風驟雨式的狂歡氣氛中結(jié)束。
樂曲雖然結(jié)束了,這場奧地利之旅卻一定會給聽眾留下無法磨滅的美好記憶。從它的旋律中,聽眾好像能感受到奧地利人熱愛和平、熱愛藝術(shù)的情懷。難怪有人說,正是因為《藍色多瑙河》如此真切、自然地體現(xiàn)了奧地利的民族性,才成為奧地利第一國歌。
法蘭西的自由、平等與博愛
法國的主體民族——法蘭西民族追求自由和浪漫,對理想充滿熱情。但是,過去的法國又是歐洲君主專制制度最強大的國家。國王聲稱:“朕即國家”,大權(quán)獨攬,壓榨人民。生活在高壓統(tǒng)治下的法國人民極度渴望自由,愿意為之付出一切,反抗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法國大革命就在這種背景下爆發(fā)了。
那時候,法國革命者不僅要推翻國王的專制統(tǒng)治,還要面對歐洲其他專制國家對革命的敵視。革命到了緊要關(guān)頭!面對強大的敵人,如何鼓舞法國人民奮起戰(zhàn)斗?一位普通的法國革命軍軍官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曲《萊茵軍戰(zhàn)歌》,歌曲唱道:
拿起武器!公民們!
組織起來!你們的軍隊!
前進!前進!
讓敵人的臟血,
灌溉我們的田地!
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富有激情,非常契合法蘭西民族的浪漫性格,特別適合扛起武器闊步前進的法國革命者邊走邊唱。因此,這首歌迅速流傳開來。尤其是法國第一大城市——馬賽的工人革命隊伍,他們高唱這首歌曲,雄赳赳氣昂昂開進法國首都巴黎。于是,人們將這首歌曲稱為《馬賽曲》。
大革命結(jié)束后,新政府順應民意,將《馬賽曲》定為法國國歌。此后,每當法國面臨危機,人民都會高唱《馬賽曲》,為國家流血犧牲。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lǐng),《馬賽曲》成為將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階層的抵抗者凝聚在一起的有力武器。大家高唱《馬賽曲》,英勇戰(zhàn)斗,最終打敗了侵略者。巴黎解放那天,法國抵抗運動的領(lǐng)袖戴高樂將軍也曾高唱《馬賽曲》。
如今,革命年代已經(jīng)遠離法國,但法國大革命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連同《馬賽曲》一起融入法國人民的血液,激勵他們繼續(xù)為法蘭西贏得光榮和夢想!
小捷克的大氣魄
你知道如何用音樂旋律來模仿一條河流嗎?請閉上眼睛,聆聽這首《沃爾塔瓦河》吧:兩股清澈的泉水從山澗涌出,一股寒流(用輕靈冷艷的長笛音色表現(xiàn)),一股暖流(用溫暖含蓄的單簧管音色表現(xiàn))聚在一起匯成一條小河。小河一路流淌,水流越來越大,水勢越來越猛(用寬廣深沉的弦樂表現(xiàn)),最后匯聚成一條波濤翻滾的大河——沃爾塔瓦河。
音樂并沒有到此為止。大河繼續(xù)向前奔騰,流過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這里有茂密的森林、熱鬧的村莊、險峻的峽谷、古老的城堡……豐富多彩,卻又深沉厚重。
始于涓涓細流,卻蘊藏著匯聚百川的氣魄。沃爾塔瓦河就是這樣,胸懷寬廣,往無前,正如這片土地的主人——捷克民族。
捷克民族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古老民族,人口僅1000余萬。他們居住在歐洲的“心臟”盡管面積很小,卻擁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因此,捷克民族長期受到外族的侵略。但是,這個弱小的民族卻擁有倔強不屈的個性和敢想敢干的行事風格。歷史上,捷克人反抗外國統(tǒng)治者的做法非?!捌孑狻保簩⑼鈬y(tǒng)治者的走狗從幾層樓的窗口扔到大街上,這就是有名的“擲出窗外”。這種簡單粗暴的反抗顯示了捷克人勇敢、率真的民族個性。
進入近代,捷克與鄰國斯洛伐克合并,卻依然命運多舛。但是,無論是“慕尼黑陰謀”英法為了自身利益,聯(lián)手將它“送”給納粹德國,還是布拉格之春”,捷克推行改革,卻被蘇聯(lián)視為背叛,遭到悍然入侵,都沒能擊垮捷克。
不屈的他們?nèi)匀桓吆埃骸澳銈冇刑箍?,我們有真理!?/p>
今天,捷克重新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盡管歷史上多災多難,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正如《沃爾塔瓦河》描述的那條充滿活力、勇往直前的大河一樣,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家蘊藏著巨大的力量,令任何人都不敢小視。捷克人也自豪地將《沃爾塔瓦河》稱為自己的“第二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