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芳,李秀英,衛(wèi)精明
(1. 寧津縣人民醫(yī)院 超聲科,山東 德州 253400; 2. 德州市人民醫(yī)院 超聲科,山東 德州 253045)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由各種原因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者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腦梗死約占全部腦卒中的80%[1]。腦栓塞的病因根據(jù)栓子來源不同,主要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而心源性栓塞性腦梗死(cardio-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CECI)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心房顫動引起,且隨著病情進展,會進一步擴大梗死范圍,嚴重者會出現(xiàn)出血性病灶,增加病死率,需早期明確診斷并及時治療[2]。頭顱MRI檢查是診斷心源性腦栓塞的“金標準”,但檢查費用相對較高,難以在基層醫(yī)院推廣[3]。經胸壁心臟超聲(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檢查作為常用診斷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4];經食道心臟超聲(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檢查是將探頭經口咽部插入食管到達心臟后方,經食道上段、食道中段、深胃底切面細致觀察心臟結構,能獲得更清晰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圖像,而且避免了胸廓、肺氣等干擾,能準確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發(fā)現(xiàn)可能的心源性栓子來源,適用性更廣[5]。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5例CECI患者均給予TTE和TEE檢查,旨在探討TEE聯(lián)合TTE對CECI的診斷效果。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CECI患者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齡20~51歲,平均(37.2±4.9)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癥狀/體征及頭顱MRI檢查確診。納入標準:(1) 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6]中關于CECI的診斷標準;(2) 患者均經頭顱MRI檢查確診,且均行TTE和TEE檢查;(3) 意識清楚,能與醫(yī)師或家屬有效溝通。排除標準:(1) 合并已經確診的心臟疾病,包括: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梗心衰、明確病原的腦梗死者;(2) 合并出血性腦卒中、認知功能障礙或伴有惡性腫瘤者;(3) 合并頸動脈疾病、腦血管畸形、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經胸壁心臟超聲檢查方法
采用美國GE 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1.5~4.6 mHz。檢查前向患者講解心臟超聲相關知識,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險因素,讓患者對疾病、檢查方法有全面的認識與了解。檢查時患者取左側臥位姿勢,記錄患者房室的大小、心包及瓣膜啟閉等結果,完成患者跨隔壓力、分流速度測定,確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臟結構畸形。
1.2.2經食道心臟超聲檢查方法
采用美國 GE 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0~8.0 mHz。檢查前向患者講解TEE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以及相關適應癥、禁忌癥,告知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
患者取左側臥位姿勢,給予患者鹽酸丁卡因凝膠口咽部麻醉,咬緊咬口器,5 min后待麻醉生效開始對患者進行檢查。將超聲探頭緩慢從口咽部置入食道,到達近胃底部水平,一邊回撤一邊多切面掃查,完成對患者各個切面心臟結構及血流動力學的檢查,并記錄存儲圖像資料。
(1) 不同心臟超聲檢查方法對心臟疾病栓塞源的檢出率:記錄TTE和TEE對房間隔缺損、主動脈斑塊、卵圓孔未閉、二尖瓣脫垂、二尖瓣增厚及房間隔瘤的檢出情況。
(2) 不同心臟超聲檢查方法的診斷效能:比較TTE和TEE檢查及其聯(lián)合檢查診斷CECI的敏感性、特異性。
TEE對CECI患者房間隔缺損、主動脈斑塊、卵圓孔未閉、二尖瓣脫垂、二尖瓣增厚、房間隔瘤的檢出率為35.38%(23/65),高于TTE的10.77%(7/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TEE聯(lián)合TTE診斷CECI的敏感性、特異性均高于單獨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不同心臟超聲檢查方法對CECI患者心臟疾病栓塞源的檢出情況比較(n)
表2 不同心臟超聲檢查方法對CECI的診斷效能比較
腦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胞、纖維軟骨或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循環(huán)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qū)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xiàn)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7]。而CECI是腦栓塞中最常見的,具有臨床癥狀嚴重、復發(fā)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8]。因此,早期診斷CECI并及時治療,對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9]。TTE是CECI的常用診斷方式,能清晰顯示心臟結構,有助于指導臨床治療[10],但常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例如肥胖、胸壁感染、肺氣腫等,易造成診斷不清的情況。同時有些患者需要從心臟后方向前近距離觀察心臟的深部結構,因此,TTE在CECI的臨床診斷中有一定局限性[11]。
TEE是近年來心臟超聲領域的一種新型診斷方式,診斷過程中,超聲探頭直接經口咽部置入食道并到達近胃底部,探頭從心臟的后方向前近距離探查左心耳、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等心臟深部結構,能夠有效避免胸壁、肺氣及肺組織等對超聲波的干擾,提高探頭的分辨率,獲得更為清晰的超聲圖像,從而保證診斷CECI的準確性和敏感性,提高檢出率[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TEE對房間隔缺損、主動脈斑塊、卵圓孔未閉、二尖瓣脫垂、二尖瓣增厚、房間隔瘤的檢出率為35.38%,明顯高于TTE的10.77%(P<0.05),表明TTE對上述情況存在漏檢,檢出效果不如TEE。另外,TEE聯(lián)合TTE診斷CECI的敏感性、特異性均明顯高于單獨檢查(P<0.05),表明二者有助于提高CECI的診斷準確率。TEE雖然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但實際操作需要從食管插入探頭,具有侵入性,很多患者有一定的抵觸,容易產生恐懼心理,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導[14]。同時,TEE還可能對患者食管粘膜造成一定的損傷,需要做好相應的干預措施[15]。
綜上所述,TEE對CECI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而TTE存在漏檢情況,TEE聯(lián)合TTE檢查有助于提高CECI的診斷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