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平
(天門職業(yè)學院 湖北天門 431700)
在醫(yī)科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醫(yī)用物理學是一門相對困難的學科。作為一門物理學與醫(yī)學的交叉學科,其也是醫(yī)學專業(yè)重要的基礎學科,醫(yī)用物理學在高等醫(yī)學院的教學體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門課程的主要意義是讓醫(yī)學專業(yè)學生能夠有效掌握人體器官、系統(tǒng)的物理規(guī)律,了解各種醫(yī)療方法的物理原理,能夠在臨床診療中合理運用物理知識[1]。醫(yī)學物理對于現代醫(yī)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因此,對于醫(yī)學院的醫(yī)用物理教師來說,如何能夠通過有效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醫(yī)用物理的相關知識,并對相關前沿科技和技術有所認識,同時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yǎng),是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
所謂LBL教學方法,就是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 Learning),這也是我們應用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單一方向的教學,知識通過老師的講授進入學生腦海,就是一個知識簡單轉移的過程。經過了多年的應用和實踐,人們逐漸發(fā)現LBL教學方法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過于被動,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性等等。因此,教學工作者也逐漸針對教學方法展開調整,并嘗試使用PBL教學方法,希望能夠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PBL教學方法,就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這種方法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次被提出。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發(fā)揮引導和組織作用,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出和解決問題為主要方式,以組內討論、自學等方法展開教學的模式[2]。這種方法出現以后,其效果很快得到體現,并迅速得到了很多國際組織的關注和認可。特別是美國的各大醫(yī)學院,紛紛開始引用PBL教學方法。美國醫(yī)學學會雜志在1991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當時PBL教學法已經在美國超過百所醫(yī)學院得到了應用[3]。到今天,這種教學方法早已經從美國走出,走向世界各個國家,在英國、法國、德國等發(fā)達國家都獲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我國的臺灣和香港,同樣在應用PBL教學法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與傳統(tǒng)LBL教學方法相比,PBL教學法最大的特征在于,教師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以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研究。PBL的教學過程,始終圍繞解決問題展開,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的目的并非得到答案,而是以此為依托展開知識的學習;整個教學過程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學習所需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強化知識應用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通常的學習過程如下[4]:首先,根據問題草擬解決方案,確定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其次,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相關知識點;再次,重新審視之前的草擬方案是否需要調整,如果發(fā)現前面存在邏輯錯誤,則對其實施相應的調整,再學習所需的知識;最后,在掌握了相關知識點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應用知識點并結合正確的邏輯思維,解決問題。
就我國當前高中教學的現狀來看,基本都以LBL教學法為主。學生在剛剛進入醫(yī)學院校的時候,往往不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考慮到學生的適應性和能力準備,直接完全采用PBL教學法并不科學。同時,就醫(yī)用物理的具體內容來看,其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公式、原理,這些內容并不能體現PBL教學法的諸多優(yōu)勢;經過實踐表明,同樣展開一個中等難度知識點教學,PBL教學法大約需要課堂時間30分鐘,而LBL教學法大約需要課堂時間20分鐘,從教學效率上來看,PBL也難以馬上達到與LBL相同的水準[5]。因此,我們在本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采用PBL結合LBL的教學方法。
課程中PBL教學法的展開步驟如下:在上一堂課結束前,教師將本節(jié)課需要討論的問題發(fā)布給學生;學生課后通過自主探索,學習其中的知識點,并對問題實施解答;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就各自的解決方案展開闡述;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就其中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做重點分析。具體來說,PBL教學方法的展開需要如下內容。
首先,教師要向學生簡要說明PBL教學法的展開方式,并告知學生將會采用PBL教學方法。其次,教師依據學生的成績、性格以及主觀意愿,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以5人左右為宜,盡量做到成績、優(yōu)劣勢的平衡互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各種獲取與學習知識的方法,諸如圖書館文獻查閱、網絡資源運用等等。
以我校2018級專科康復治療技術(1)班和康復治療技術(2)班作為對象展開研究。其中,(1)班采用PBL結合LBL教學法,作為研究組,(2)班采用完全LBL教學法作為參考組。兩個班級的學生均為我校統(tǒng)招入學,并經電腦隨機分配產生的班級,人數均為30人;在性別、年齡和成績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1)班采用PBL結合LBL教學法,作為研究組,(2)班采用完全LBL教學法作為參考組。學期結束后,為了更好地對PBL教學方法做出評價,我們在使用卷面考試的同時,對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卷面考試包括75分的基礎知識和25分的綜合運用。兩個班級同時考試,結束后采用流水線閱卷。課程結束后,我們向兩個班級所有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填完后當場回收,主要包括學生對課程的感受和評價。
從表1可以看出,兩個班級的平均分79.7和81.1沒有差異;并且各成績段的人數同樣非常近似。
表1 兩個班級考核成績個區(qū)段人數對比
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評價調查結果如下表2所示。其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PBL教學方法,學生普遍認為有利于強化自學能力、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強化競爭意識;但在重點知識掌握和系統(tǒng)化學習方面,有所不足。
表2 兩個班級學生對教學方式的評價對比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采用PBL教學法,以當前的考核方式來看,并不能夠提升學生的考核成績。特別是針對醫(yī)學物理,該課程具有較強邏輯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同時課程課時相對較少的現狀,傳統(tǒng)LBL教學方法的高效率、重點突出、系統(tǒng)清晰的優(yōu)勢依然有明確體現。
然而,通過調查我們同樣可看出,PBL教學方法對于強化自學能力、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強化競爭意識確實有顯著效果。這也說明,這種教學方法對于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有積極意義,對于培養(yǎng)應用性人才大有益處,值得推廣。
基于此,我們做出如下結論,基于當前醫(yī)用物理的實際教學現狀,可選擇PBL教學方法與LBL教學方法相互結合的方式,在保證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