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國在教育領域上進行大面積改革,而高職院校在教學上也是如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下,使得教學工作發(fā)生了改變,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出現(xiàn)在高校中,MOOC便是其中之一,該教學模式給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變革?;诖?,本文就針對高職院校圖形圖像制作課程教學改革中MOOC的應用進行探討,首先對MOOC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分析其在圖形圖像制作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最后提出MOOC具體的應用方法,促使MOOC能夠得到有效應用。
關鍵詞:圖形圖像制作課程;教學改革;MOOC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9-0131-02
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圖形圖像制作》屬于必修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平面設計素養(yǎng),并且該技術在很多領域中都得以有效應用。因此,如此能夠更好地開展圖形圖像制作課程,讓學生扎實掌握其中的知識,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顯得格外重要。為了滿足新時代和學生自身的需求,高職院校引入了MOOC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充分發(fā)揮MOOC模式本身的優(yōu)勢,提升高職院校在此方面上的教學水平,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圖形圖像制作的相關知識。IMOOC的簡介
MOOC中文全稱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該課程是在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屬于網絡在線課程,其本身擁有較為完善的課程架構,對教育領域進行開發(fā),在空間和人數等方面并沒有限制,該課程傳遞方式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1]。MOOC本身具有十分明顯特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具有非常高的開放性,主要體現(xiàn)為學生可以來自世界范圍內任何一個國家,而且在環(huán)境、評價以及信息來源上也呈現(xiàn)出開放性。(2)大規(guī)模,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存在大量學習者參與其中,體現(xiàn)出學習規(guī)模的“大”。(3)社會性,由于是在線網絡課程,并不需要依托于學校而開展,這使得其受眾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不論學習者的身份如何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學習,而這則是MOOC社會性的體現(xiàn)。MOOC的形成主要是將優(yōu)質教育、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三者融為一體,然后再借助網絡平臺將教育資源和信息傳送到學習者的眼前,如此不僅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質量較高且免費的資源,而且還能夠給其帶來更好的情感體驗,促使其與當下我國所實施的高校教育體制結合在一起,讓兩者相輔相成,進而發(fā)揮出MOOC在教育領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2]。
2 MOOC在圖形圖像制作課程中的應用可行性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fā)展下,計算機專業(yè)已經成了很多院校中重要專業(yè),并且在該專業(yè)中還開設了《圖形圖像制作》,對于該專業(yè)的學生屬于重點課程,而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則是作為選修課進行開設,如此能夠讓MOOC在圖形圖像制作課程中教學覆蓋范圍變得更加廣泛,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能夠投入到該專業(yè)的學習之中,從而促使其掌握圖形圖像的制作[3]。另外,此課程入門要求相對較低,對于學生自身的專業(yè)并沒有過多要求,即便學習者并不具備較高的計算機素養(yǎng),那么也可以使用相對簡單的圖片處理功能,例如對圖片進行修剪。該課程中各個章節(jié)的內容前后之間的關聯(lián)性相對較弱,各個知識點之間也是相對較為獨立的,例如路徑、圖層等方面的知識點,學生既可以對路徑相關知識進行學習,也可選擇圖層知識進行學習,正因為該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能夠利用微課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使其能夠充分掌握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進度與內容[4]。通過MOOC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計算機將相關視頻資料上傳,學生則通過網絡進行下載觀看,再通過在線測試、互動討論、作業(yè)等形式對整個課程進行學習,如此便能夠充分發(fā)揮出MOOC課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3 MOOC在圖形圖像制作課程中的應用方法
3.1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
在對圖形圖像制作教學體系進行構建時,應當充分利用MOOC這一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然后再根據該課程在知識點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碎片化與獨立化等特征,借助網絡展開線上與線下綜合互動教學模式口]。對于該課程中十分基礎且簡單的知識點,如圖形工具的基礎操作、色彩知識等方面,教師可以將此部分內容制作成微視頻,每一段視頻時長保持在10分鐘左右,而學生僅僅只需要通過網絡平臺,利用MOOC便能夠對相關知識與內容進行復習。而對于該課程中相對較為復雜且十分困難的知識點與技能,應充分發(fā)揮出該課程本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利用線下課程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個案分析、講授等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與此同時,通過使用MOOC憑條,能夠將測試、作業(yè)、互動討論等都可以使其在課后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如此便能夠讓教學活動變得十分高效。
將MOOC應用于課程教學工作中,具體表現(xiàn)為:1)學生在課前需要通過線上的形式完成自主學習,也就是從網絡平臺上觀看教師所制作的視頻進行自學,而教師則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督促,如上課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等等。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案例加以分析或是進行實戰(zhàn)演練,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或是對當相關案例加以分析。3)在課后學生則是通過線上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測試,或是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讓學生在此方面上的能力得到鞏固和提升,而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與關注。
3.2 教學內容的設計
通過該課程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掌握圖形圖像的繪制,對圖像進行編輯、修飾等等,而且該課程的開設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擁有處理圖片素材的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完成網頁、動畫等制作,如此便能對圖像進行處理,讓創(chuàng)作設計變得更加靈活,從而滿足相關領域在圖像處理上的要求[6]。由于該課程內部各個部分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度相對較弱,讓學生在線上進行自學,在線下由教師對相關案例和知識進行詳細分析,那么將有效提升在該課程上的學習效率與效果。例如,當對插畫設計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時,其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包括工具的選擇以及編輯選區(qū),在教學形式的選擇上主要是讓學生進行線上觀看,使其在課前完成自學,然后為學生安排相應的項目任務,教師再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相關案例,讓學生進行實踐,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能力。
3.3 互動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形式的選擇對于學生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圖形圖像制作課程的教學工作,應當采取以下形式:1)在課前由學生在線上完成自學。通過使用MOOC平臺,在線上觀看視頻以便學習新的知識,主要是在網絡平臺上下載事先上傳的相關教學視頻,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和資料對學習進度與時間自由進行分配,從而有效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在線上平臺中,不同知識點都有與之相應的在線測試題目,當學生學習結束以后進行自我測試,如果測試合格便可以進入到下一階段進行學習。若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難題,那么其也可以借助平臺與其他同學或是教師進行溝通,以此來提升學生自身在學習上的時效性[7]。2)線下課中由教師進行引導。該教學工作主要是以學生在課前自學為基礎,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采取小組討論、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而不需要再應用以往所采取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只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自身綜合能力。3)課后師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在作業(yè)上具體完成情況應給予重視,教師可以借助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再利用相關技術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再借助課程論壇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以便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在線上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盡量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8]。此外,教師應當利用互動交流對學生目前學習的具體狀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以此為依據對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修改,以便充分發(fā)揮互動學習所具有的作用。
3.4 考評形式的多元化
MOOC的應用使得學生在學習上變成線上與線下兩者相融合的方式,而且在圖形圖像制作上所取得的成績應當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學生在線上學習時進行測驗而得到的成績、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實操能力等等,根據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按照一定比例給出相應的分值,如此便能夠完成在各個方面所給出的評價。
4 總結
總之,將MOOC應用于高校圖形圖像制作中是對教學工作所進行的新的探索,也是教學改革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且MOOC也是借助網絡技術進行學習的新形式。該形式符合當代學生自身的習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并根據自身的情況對學習的內容和進度進行安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與探究能力,并且還能夠強化其自身互動交流能力,促使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并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設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園.MOOC在高校圖形圖像制作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7,33(5):173-174.
[2]許麗川,申世軍,劉洋.MOOC在高校實踐類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8):207-211.
[3]李巖.“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下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高校建筑學專業(yè)為例[J).黑龍江科學,2017,8(5):18-19.
[4]孫中全.基于MOOC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l.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71-73.
[5]熊豫麟,馬曉燕,彭艷霞,等.MOOC在高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以昆明醫(yī)科大學信息素質教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41-42.
[6]孟娜,郝光.MOOC+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下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探究[J].智庫時代,2019(5):221,225.
[7]毛青.向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轉型中基于MOOC的課程改革設計——以“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10):40-41,44.
[8]賈永紅,付仲良,孫和利.中國大學MOOC平臺數字圖像處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J].測繪通報,2018(12):144-147.
【通聯(lián)編輯:唐一東】
作者簡介:陽密(1988-),女,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