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體育課準備活動實效性,有助于培養(yǎng)與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充分調動學與練的積極性,對使學生全身心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課的全過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體育課準備運動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其實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體育課;課前準備
素質教育要求學校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因此,體育課程成為院校課程中除專業(yè)課外比較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體育課的基本結構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3個階段構成。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體育課準備活動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階段,它直接影響了整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
1 準備活動的概念
體育課準備活動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制定并指導學生實施的一套活動方案,以使學生身體脫離靜止狀態(tài),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準備。
準備活動的目的是刺激身體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克服機體的生理惰性??茖W合理的準備活動能夠有效的提升人體溫度,降低肌肉韌帶的粘滯性,增加其彈性和伸展性,加大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與適應性,使學生在身心上獲得最佳運動狀態(tài)。
2 體育課準備活動的作用
2.1 激活運動神經和肌肉,防止運動損傷發(fā)生
有研究表明,運動前準備活動的不充分是造成運動中出現(xiàn)關節(jié)、肌肉、韌帶受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沒有做或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神經系統(tǒng)沒有被充分調動,肌肉伸縮力和力量沒有被激活,身體仍處于一種生理惰性期。在體育運動中,劇烈運動特別是跑、跳等運動方式對準備活動的要求較高,因此一定要合理的安排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運動強度及運動量的準備活動,防止出現(xiàn)肌肉韌帶拉傷、關節(jié)
扭傷。
2.2 增加身體柔韌性,提高肢體爆發(fā)力
有實驗表明,在運動前準備活動中的拉伸,適當拉伸可以有效的增加身體的柔韌性,防止肌肉緊繃縮短,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爆發(fā)力。拉伸法通過刺激人體本體感受器,來激活運動肌纖維最大數(shù)量的參與活動,增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改變肌肉的張力,緩解肌肉緊張感。從生理范圍來講,肌肉的初長度被拉長,不僅能增加肌肉的收縮速度和幅度外,而且還能增加肌肉的彈性勢能。因此合理的適當?shù)臏蕚浠顒幽芴岣咦畲蠹×?、肌肉爆發(fā)力、肌肉耐力及柔韌性。
2.3 提高人體協(xié)調性,增加身體靈活性
運動前的準備活動能有效的促進神經肌肉節(jié)點興奮性的傳遞以及運動單位的募集,使運動神經系統(tǒng)能夠更好的支配肌肉,運動前適度、適量的準備活動能快速的激活肌肉,加速神經肌肉的傳導速率,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從而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另外,有效的準備活動可以迅速提高人體溫度,加快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刺激關節(jié)分泌潤滑液,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運動參與者良好的身體協(xié)調性及靈敏性能有效的提高運動者在體育運動中達到最佳的表現(xiàn)力。
2.4 豐富課前準備活動,激發(fā)體育運動興趣
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準備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夠使學生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順利地進行下一階段的體育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準備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上課興趣;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有利于促進基本技術動作和技能的學習。
3 提高體育課準備活動實效性的措施
3.1 準備運動要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體育課程并不是完全依靠訓練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在進行體育課準備活動時,教師要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備課,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資源給學生播放視頻,演示標準動作,讓學生能更好地領悟動作的內容,加深學習印象,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同時,教師在課前要明確準備活動的要求,如訓練項目、注意事項等,課后要根據(jù)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思考總結,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并在下次課程加以實踐。
3.2 準備活動強度要適度合理
準備活動的設置不能盲目,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狀況及教學環(huán)境,適度安排。準備活動的開展要注意運動強度,這對于學生而言十分的重要。準備活動在開始的時候,強度應該相對小一些,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個適應的過程,確保正式訓練不出現(xiàn)意外損傷,更有助于體育運動的順利進行。對于競賽類的體育運動,教師應在比賽前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有個大致了解,考慮到學生的運動負荷程度,準備運動量要適宜,過大或者過小都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3.3 準備活動內容要科學創(chuàng)新
目前,體育準備活動的訓練項目較為枯燥、乏味,不靈活,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所以,要教學要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完善并豐富準備活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進行準備活動前有所期待。其次,在進行準備活動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關心學生的身體狀況,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和機制,準備活動的內容要服務于教學目標。最后,準備活動的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學生思考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思考后領會到注意事項,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加認真,更能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
3.4 準備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
準備活動形式單一、機械的問題較為突出,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中去,不能充分發(fā)揮準備活動的教育意義,身體也得不到鍛煉。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與相關運動項目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挑戰(zhàn)欲望,更有利于提高準備活動的實效性。在進行準備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等方法,由學生做示范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排準備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參與性,也反映出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練習形式的多樣化不僅能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提高準備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鵬.淺談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
[2]盧西峰,謝波,黃若華.改革創(chuàng)新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科學有效性[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0.
[3]肖歡歡,常麗超,權超穎.關于高校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有效性的思考[J].運動精品,2019,38(04):33-34.
[4]梁超華.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準備活動實效性[J].體育師友,2017(2).
作者簡介
包利軍,本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