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
摘要:校本課程開發(fā)指的是學校立足自身實際,根據(jù)區(qū)域的自然條件,結合學生的學情所自主研發(fā)的適用于本校的課程。校本課程開發(fā)可以促進學校特色教學、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學生個性發(fā)展。英語寫作能力欠佳一直以來都是制約高中學生英語提升的一個難題,而英語寫作能力的欠缺實則是學生表達欲欠佳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開發(fā)校本課程可以有效彌合英語與實際生活去之甚遠這一弊病,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欲,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校本課程? 課程開發(fā)? 英語寫作
農村高中生英語欠佳作為一個老生常談,常談常新的話題,吸引了無數(shù)專家學者的關注。通過對學生進行訪談問卷,結合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研究發(fā)現(xiàn)農村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薄弱實則與學生對于英語的態(tài)度具有重要關系。
一、“拖后腿”英語寫作
提及高中最讓人頭疼的科目,英語“榜上有名”,很多高中生對待英語科目已經表示無能為力,只能破罐子破摔。甚至在校園之中還存在這樣的順口溜“背不動的單詞,看不透的語法,咋寫咋錯的作文”,生動反映出了英語科目在學生心目中的艱難程度。
英語是一門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的綜合性學科。英語作為一種工具語言,是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促進學生在世界全球化、一體化轉化生存能力的重要支撐。英語寫作能力指的是學生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是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重要體現(xiàn)。除此之外,英語作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學生的英語能力也會制約著學生的高考升學,影響學生的綜合評價。在高中生升學考試中,英語卷面成績150分,其中寫作部分分為兩個板塊“書面表達”的分值為25分,“短文改錯”的分值為10分,共計35分,占比23.3%。換言之與寫作直接相關的內容就已經占據(jù)了英語科目約1/4的分值。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加大學生升學的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就目前來看,農村高中學生英語水平并不樂觀,具體到英語書面表達層面更是顯得捉襟見肘,尤為窘迫,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為了英語考試中丟分最為嚴重的版塊,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成為了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關鍵。
二、“高大上”的教材
為何農村高中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如此薄弱?原因究竟何在。經過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制約高中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發(fā)展得關鍵緣由在于學生對于英語科目的興趣薄弱。在問卷調查之中,很多學生都表示英語科目內容過難,且異文化感強烈,不能用漢語的套路去解釋。
誠然,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漢語與英語作為兩個獨立的語言體系,其所代表的本身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式,如若一味地以學習中文的經驗遷移到英語的學習之中,顯然是不可行的。如若說巨大的文化差異與思維方式迥異就已經加劇額學習了英語的困難,那么現(xiàn)行的英語課程的設置,無異于雪上加霜。眾所周知,現(xiàn)行的高中英語教材主要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版”)出版的《高中英語》為主,人教版的英語教材是在專家學者的精心編排,無論從學習的遞進關系,教程內容的選擇安排、課程的邏輯性與完整性都是無可挑剔的。
從避免教材混亂,保證教材的質量的角度出發(fā),整齊劃一的英語教材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舉措。但是面對情況迥異的各省各地學情,一刀切的國家版教材顯然難以一一顧及,無論現(xiàn)行教材其質量如何,但是終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整個“人教版”的英語教材透露著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這就拉大了本就存在巨大文化差異的英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的鴻溝。
三、校本課程帶你“接地氣”
整齊劃一的國家課程顯然是難以照顧到地方實際的,但是三級課程的推出可以有效地彌補國家課程整齊劃一的弊端。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的頒布,我國的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了全面實施推廣的階段,《綱要》中明確地指出,新課程改革必須遵循“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這一課程管理目標?!叭壵n程”實則是國家將課程幵發(fā)的部分權力部分賦予了地方和學校。許多學校紛紛幵始行動,積極進行具有學校特色、地方特色的課程研究,這種課程研究被稱為學校課程,即為校本課程。一般而言,所謂校本,“一是為了學校,二是在學校中,三是基于學校。”校本課程反映出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xiàn)了學校的的辦學宗旨、資源優(yōu)勢及滿足學生的特殊需求,而且緊密結合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呈現(xiàn)出選擇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誠然,英語作為和漢語完全相異的語言體系,將學習漢語的經驗簡單粗暴地復制到英語學習之中,顯然不是上策。但是,換一種角度思考,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其實質上都是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其所言及的仍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事事物物,英語和漢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實質內核是相同的。
沿著這一思路出發(fā),既然英語作為一個陌生的語言已經是一個無可更改的事實,但是我們可以將英語所表達討論的事物替換為學生所熟悉親切的內容,通過內容的熟悉化從而消減語言的陌生感。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進而提升學生黨額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最終實現(xiàn)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雯雯.教師參與校本課程評價的價值、困境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20(06):19-22.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fā):概念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
[3]傅建明.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價值追求[J].課程.教材.教法,2002(07):21-24.
[4]李紅娟. 高中英語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5]羅哲. 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6]蔡一凡. 高中英語校本教材開發(fā)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7]黃樹生,蔣必誠.基于英語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國際理解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9(21):10-12.
[8]趙恕敏.基于《2011年版課標》的中學英語文化教學的走向與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2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