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珍,劉 鵬,葉素媛
(肇慶市懷集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肇慶 526400)
心內科收治的患者多為病情嚴重、身體靈活性差、平衡能力差,加上環(huán)境、年齡、合并癥等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患者發(fā)生跌倒的風險。而跌倒會導致患者發(fā)生骨折、軟組織受損、腦組織受損等,不僅加重了身體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庭的經濟負擔,進而引發(fā)醫(yī)療糾紛。因此,臨床上要加強對心內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1-2]。跌倒風險分級護理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護理方法,現共選取138例患者,進一步評價跌倒風險分級護理的應用價值。
共選取在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心內科接受治療的138例患者,用數字隨機表法將138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n=69)中:男39例,女30例;年齡41~78歲,平均(58.62±2.13)歲;疾病類型:冠心病26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心律失常17例,其他8例。觀察組(n=69)中:男38例,女31例;年齡42~76歲,平均(58.14±2.22)歲;疾病類型:冠心病25例,急性心肌梗死21例,心律失常17例,其他6例。經比較,無顯著差異。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預防跌倒護理健康宣教,在患者活動的公共場所和病房內放置防跌倒的標志物,并向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介紹關于防跌倒的相關知識以及跌倒引發(fā)的風險,讓家屬配合護理人員完成護理管理工作。
觀察組實施跌倒風險分級護理:患者入院后使用《跌倒風險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的跌倒發(fā)生風險,總分>13分表示為高跌倒風險,總分為6~13分表示為中跌倒風險,總分≤6分表示為低跌倒風險。
低跌倒風險者:在患者病房的床頭懸掛“跌倒風險”警示牌,警示牌要醒目,向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病房內的環(huán)境,并開展安全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著重強調預防跌倒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和家屬發(fā)放《跌倒風險報告書》。保持病房內的光線充足、空氣清新、干凈整潔,若發(fā)現地面上有液體要及時擦干。此外,叮囑患者如廁和沐浴時不要反鎖門。
中跌倒風險者:在床頭懸掛“跌倒中?!钡木九?,向患者和家屬發(fā)放《跌倒風險報告書》,并開展安全教育,讓患者充分意識到發(fā)生跌倒的危險。保障病房內布局合理,陽光充足,清理房間內的障礙物,保持地面干燥。此外,病房上要設置床欄,在患者睡覺時將床欄豎起,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多詢問患者是否需要幫助,積極主動的幫助患者。
高跌倒風險者:在床頭懸掛“跌倒高?!本九?,病房環(huán)境干預和設置床欄、開展健康教育等均同于中度跌倒風險患者。同時,在患者如廁和洗澡時,需要有家屬陪同,叮囑患者用藥后的2h內盡可能臥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動。護理人員要向護工和同病房的患者告知高跌倒風險患者的情況,由護工和病友多幫忙監(jiān)督。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的跌倒發(fā)生情況,對兩組的跌倒發(fā)生率進行計算,計算后將兩組的跌倒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評價標準:(1)評估兩組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評估工具為健康行為量表,總評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越強[3]。(2)評估兩組患者的跌倒知識掌握情況,評估工具為跌倒知識調查表,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跌倒知識掌握情況越好[4]。
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和指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檢驗方法為t,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表示為例數/百分率,并用x2檢驗,有顯著差異表示為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患者的跌倒發(fā)生率相對較低,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心內科患者的跌倒發(fā)生率(n,%)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評分、跌倒知識得分更高,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評分、跌倒知識得分(±s,分)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評分、跌倒知識得分(±s,分)
組別 例數 自我保護能力評分 跌倒知識得分觀察組 69 95.23±1.24 95.85±2.22對照組 69 79.45±2.38 81.24±2.16 t/48.843 39.181 P/0.000 0.000
心內科患者發(fā)生跌倒的風險性較大,臨床上需要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性干預措施,以積極預防跌倒行為的發(fā)生。本研究顯示,運用跌倒風險分級護理的心內科患者發(fā)生跌倒的風險性降低,患者的跌倒發(fā)生率相對較低,并且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更高,對跌倒知識的了解程度更高,充分體現了此種護理管理模式的臨床價值。跌倒風險分級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將其分為低度、中度和高度跌倒風險人群,針對每一類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跌倒護理方案,使得護理工作更有針對性[5]。
綜上,將跌倒風險分級護理應用心內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有積極意義,可以降低跌倒行為的發(fā)生率,提升自護能力,增強患者對跌倒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