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芬 方玲春
【摘 要】:目的 探討艾滋病檢查結果影響因素及提高質控水平對策;方法 選取我質控中心2018年2月-2019年8月HIV檢驗標本62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0例,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陽性反應率及上送確診率;結果 觀察組待復查率19.7%,顯著高于對照組11.0%(P<0.05), 觀察組確診率18.4%,顯著高于對照組8.1%,(P<0.05),;結論 艾滋病血液標本檢驗不容輕視,每項環(huán)節(jié)均需遵照規(guī)章制度進行操作,才可提高檢驗準確率。
【關鍵詞】:艾滋病;質量控制;檢驗;
【中圖分類號】R19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HIV)染所致,又稱為艾滋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1]。血液標本是HIV檢測的最常見的標本。我質控中心為提高艾滋病檢驗水準,近期通過分析影響HIV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對檢驗過程進行了系列質量控制,并取得了驕人成績,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質控中心2018年2月-2019年8月HIV檢驗標本62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0例,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陽性反應率及上送確診率
1.2 影響HIV檢驗結果的因素及改善對策
1.2.1 實驗室條件
實驗室按照國家二級要求組建,基礎設備齊全,酶標儀、移液器、恒溫水浴箱等設備儀器符合國家質檢部門標準,定期保養(yǎng),室內(nèi)空間分布合理,包括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污染區(qū)明確分開,保持室內(nèi)濕度、溫度適宜,個人防護用品配備齊全,包括洗眼器、一次性防護耗材,提高檢驗人員安全保護措施。
1.2.2 檢驗人員因素
操作人員需定期進行業(yè)務學習和考核,學習內(nèi)容有《全國艾滋病檢驗技術規(guī)范》[2]、《全國艾滋病檢驗工作管理辦法》、國家組織的生物檢驗相關技能培訓等,保證檢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照上述規(guī)范、制度進行,盡量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
1.2.3 實驗室管理體系
實驗室在國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建立適合自身條件的操作規(guī)程(SOP),并同時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保證SOP的有效性,具體措施如下:1)血樣采集時選用非抗凝真空管,每管都附有唯一的編碼,管身標注患者姓名,雙重身份驗證可避免標本出錯,標本存放至8℃冰箱待檢,一周內(nèi)完成檢驗,避免劇烈晃動發(fā)生溶血而出現(xiàn)假陽性現(xiàn)象。2)操作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18-25℃,在標本檢測前需提前20分鐘將試劑盒從冰箱內(nèi)拿出靜置。3)樣品加樣時不得帶入紅細胞,移液器口端需抵達加樣孔底部再將樣品彈出,避免血清樣品吸附于孔壁。4)恒溫水箱溫育是操作中較為關鍵的一步,溫度設定為37℃,將帶蓋方盤內(nèi)放入濕紗布,待溫度恒定后將攜帶樣本的反應板放入方盤內(nèi),可盡量減少弱陽性以致檢測為假陰性的情況。5)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使用標準超純水配制洗板液,洗板后按試劑盒加入各種試劑,嚴格把控反應時間,顯色后加入終止液,混勻后依規(guī)定波長測定OD值,非同批次試劑不可混合使用。6)我疾控中心對各監(jiān)測點抗體篩查陽性上送標本,均采用ELISA法手工操作和另一種不同原理的膠體硒篩查,結果呈陽性反應,進而提高確認結果符合現(xiàn)象7)從實驗室室內(nèi)和室間進行質量控制,針對日常檢測存在的問題并施以糾正,及時發(fā)現(xiàn)HIV抗體檢測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保證檢驗數(shù)據(jù)準確性,提高實驗檢測能力的整體水平,而僅有SOP并不能完全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需要跟隨多種規(guī)章制度、定期的質量控制等措施才可達到萬無一失。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檢驗方法為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620例血液標本進行HIV感染檢測,觀察組檢出疑似病例61例,陽性反應率為19.7%,對照組檢出HIV感染待復查者34例,陽性反應率11.0%,觀察組陽性反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所有疑似陽性病例送至上一級實驗室檢查,觀察組確診57例,確診率18.4%,對照組確診25例,確診率8.1%,觀察組確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1981年報道了首例艾滋病患者,自此以后艾滋病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迅速擴散,對人類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威脅。艾滋病傳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母嬰途徑進行傳播[3],感染初期癥狀類似感冒,隨著病程的進展機體免疫功能逐漸下降,后期出現(xiàn)難治性感染或繼發(fā)惡性腫瘤而死亡,但目前仍無根治性策略問世。早期血液篩查HIV是及時發(fā)現(xiàn)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及早干預可幫助患者延緩病情,提高生存質量。
鑒于艾滋病的危險性和社會的敵視心理,HIV篩查需做到盡量準確,以“不漏一例標本,不枉報一例標本”為工作核心[4],爭取每例標本都做到準確無誤,避免漏報耽誤患者治療,同時也要避免“枉報”增加患者無謂的心理負擔和社會壓力。本項研究對以往我們采取的檢驗措施進行了全面分析,并針對性提出改善措施,使HIV的檢出率顯著提高,取得了顯著成績。
綜上所述,艾滋病血液標本檢驗不容輕視,每項環(huán)節(jié)均需遵照規(guī)章制度進行操作,才可提高檢驗準確率。
參考文獻
杜力巍, 楊衛(wèi)東, 朱珊,等.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的CK-MB與LDH 指標和CD4+T淋巴細胞水平及免疫相關指標的變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15):3490-349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15 年修訂版)〔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6,6(6):401-427.
張靜.艾滋病患者血液學檢驗異常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94):280-281.
姜明東, 夏永惠, 曲文才,等. 德州市2005-2015 年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效果及影響因素評價[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11):856-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