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才 石蘭秀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可以為小學生后期的進步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其也是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學校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其學習的主導地位有了越來越高的重視。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期間,必須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與自身的教學方法相融合,從而選擇創(chuàng)新合理的教學方法,盡量讓每一位小學生的習作水平都有所提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總是不太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差異,對分段習作教學的重要作用也沒有充分的認識,因此在小學不同階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每一階段的特點來設置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以此來滿足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需求,從而提高其語文的整體水平。
一、分段習作教學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意義
(一)引導小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和品格
在小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分段習作教學就如啟明星一般為小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和品格指引明確的方向,有利于其品質(zhì)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期間,要對每一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引起重視,同時將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作為制定習作教學計劃的依據(jù)。由于不同階段的小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相應的特點對學生習作的內(nèi)容和范圍進行明確,這不僅能夠使得小學生寫作的困難度大大減小,同時還能夠緩解小學生寫作的壓力,提高寫作的積極性,從中去領悟?qū)懽鞯臉啡?,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小學生端正自身的品格和思想。
(二)有利于小學生在習作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
做任何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習作自然也不例外。新課改要求小學教師在習作教學方面要加強創(chuàng)新教學的力度,從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加輕松且深入地理解習作學習中所蘊藏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其今后的進階學習做好鋪墊。而分段習作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在作文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使得其寫作基礎更加牢固,再加上教師訓練學生將寫作的素材與其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其能夠利用文字來表達自身內(nèi)心的真切情感,進而在習作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
二、小學不同階段習作教學存在的不同之處
其一,低段小學生的特點。通常情況下,低段小學生的思維還停留于較為懵懂的階段,缺乏成型的思想觀念,對于世間萬物也沒有一個較為深入的認知。通過學習語文,其雖然掌握了一些語言詞匯,但數(shù)量畢竟有限,同時在語言組織這一方面的能力上還有所不足,缺乏對實際生活的體驗,因此低段小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主要是描述一些簡單的語句,讓其自身對所認識的事物進行最初步的表達。
其二,中段小學生的特點。經(jīng)過一、二年級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段小學生基本已經(jīng)能夠熟悉一些應用頻繁的語言詞匯,在閱讀經(jīng)驗以及對生活的感受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中段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即使其對實際生活中事物的認識還是處于比較淺的階段,其在寫作期間也可以將生活簡單地融入到作文中,從而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但由于中段小學生對復雜詞匯及語法的認識程度還不夠,因此其寫作時的語言描述還是會出現(xiàn)比較通俗或者不流暢的情況。
其三,高段小學生的特點。隨著前兩個學習階段的積累,高段小學生在習作方面的水平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由于閱讀的經(jīng)驗更加豐富,使得其所掌握的寫作素材越來越多,同時高段小學生在思想價值觀念上已經(jīng)逐漸有了自身的認知,也積累了較多的詞匯量、修辭手法等,并且能夠較為充分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文體,因此在寫作手法上也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在此條件下,高段小學生所寫出的作文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都會更加全面且細膩,對于自身的寫作目的也更加明確。
三、小學不同階段相應寫作要求的明確
就一、二年級階段而言,教師習作教學主要要求小學生要提起對寫作的興趣,利用文字將自己的所看所想表達出來,同時將自己在實際生活或者課外閱讀中所學到的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并且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簡單的標點符號進行運用。就三、四年級階段而言,教師要讓學生樹立觀察周邊事物的意識,引導小學生將看到的事物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寫自身的感受或者見聞,也可以寫自己的想象,或者與同學溝通交流,以此來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期間多運用積累下來的好詞好句好段,對于習作中明顯錯誤的語句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修改。就五、六年級階段而言,教師要讓學生懂得習作的目的,同時促使學生仔細觀察周邊事物以拓寬其視野,從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此外,可以要求學生寫一些簡單的想象作文或者記敘文,讓其全面且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情感,并且要符合習作內(nèi)容需要表達的要求,還應該布置一些學生間互相修改作文的任務,使得文章能夠更加通順流暢,這也有利于同學間優(yōu)劣互補。
四、分段習作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著重對低段小學生的習作興趣進行激發(fā)
拼音和識字是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生字并記憶生字,然后要求學生對所學生字進行書寫。小學低段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與習作方面相關的就是組詞或者造句,而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比較喜歡這兩種表達方式,因此在課堂中回答問題也會比較積極。識字和寫字也是低段習作教學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由于低段小學生對于寫作基本還沒有概念,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記日記的方式來積累寫作素材,或者多練習看圖寫話,在習作課堂中多為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視頻或者圖片,從而激發(fā)低段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對于中段小學生的習作要進行良好的指導
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切記避免讓課堂氛圍變得枯燥死板,并且對于學生的習作也要有足夠的耐心,指導學生在描寫人物的活動或者表達的情感時能夠初步應用相應的形容詞、動詞、順序詞等來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同時教師要逐步教學生使用正確的寫作方法,比如如何開頭、如何結尾等,讓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能夠慢慢表現(xiàn)出色彩。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課文《荷花》之后,教師讓學生了解課文中對荷花的描述方式,如何將荷花的美展現(xiàn)出來的,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了解,就可以模仿課文寫出《梅花》《桂花》《桃花》等相應的文章,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訓練。
(三)重視對高段小學生作文的評價與修改
高段小學生基本已經(jīng)掌握了運用語言的方法和寫作的相關技巧,因此絕大部分學生都可以脫離教師獨自完成一篇作文。但由于學生的閱讀面不夠廣泛,且構思作文時沒有重視情節(jié)的創(chuàng)新,因此這個階段學生習作普遍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就是作文內(nèi)容千篇一律。那么教師就應當要求學生加大課外書籍的閱讀量,同時對于同一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而教師也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嚴謹?shù)脑u價和修改。而教師在講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時,就可以讓學生領悟文中的父親和母親各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讓作者能夠繼續(xù)堅持寫作,并且要感受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之后對于教師對自身作文的評價或者修改要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從而使得自身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五、結束語
總結而言,分段習作教學能夠滿足學生進階發(fā)展的需求,順應其規(guī)律,同時有利于明確每一個階段學生的寫作目標,使得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方式更加具備針對性,從而促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寫作效率都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加強分段習作教學的意識,以此來推動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慶娟.小學分段習作教學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9(08):53-54.
[2]董紅梅.采用分段教學,讓小學習作更高效[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中),2016(4期):66-66.
[3]焦開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分析[J].學苑教育,2018(21):40-40.
[4]袁小琳.片段訓練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10).
[5]殷銘.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5):36-36.
杜有才,石蘭秀,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友誼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