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璇
[摘要]幼小銜接是指兒童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過渡發(fā)展階段,是幼兒成長發(fā)展中的重大轉折?;忑g教育是指讓不同年齡幼兒身處同一環(huán)境下共同教育。目前,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的問題是一項重要但卻又得不到良好解決方法的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混齡班幼兒的順利成長,文章對目前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存在問題進行了介紹,以及從幼小銜接課程的形式靈活性、內容系統(tǒng)性、主體多元性三個方面嘗試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混齡教育;幼小銜接
隨著混齡教育在我國幼兒園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采用混齡教育的教學方式,混齡教育也逐漸得到教育人士和家長的關注與認可。幼小銜接作為幼兒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幼兒成長為小學生的重要階段,不僅可以加深幼兒教育的優(yōu)質成果,而且能為小學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019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科學做好入學準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币虼藶榱诉M一步促進幼兒的良好發(fā)展,更好的發(fā)揮混齡教育在幼小銜接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對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的工作進行現(xiàn)狀調查和策略探究。
一、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的現(xiàn)狀
混齡教育下幼兒教學一般是將大中小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安排在同一個班級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利用“大帶小,小模仿大”的活動形式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fā)展。在混齡班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幼兒畢業(yè)進入小學階段,如何讓畢業(yè)的幼兒較快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較好的融入到小學的教育模式,做好幼小銜接課程的開展是關鍵。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的開展仍然存在著較多問題。
1.幼小銜接的課程形式缺乏靈活性
混齡班開展幼小銜接課程形式主要是混齡幼兒分組教學,針對性的對大班幼兒進行一定的幼小銜接課程的教育,而中小班幼兒同時開展其他課程的教育,比如自主區(qū)域活動。這種形式一方面加大了教師的工作強度,對于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中小班幼兒開展自主區(qū)域活動會干擾大班幼兒的幼小銜接課程,對于課堂規(guī)矩良好習慣培養(yǎng)起到負面作用。
2.幼小銜接的課程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
混齡班開展幼小銜接課程內容主要是讓大班幼兒更多地了解小學教育,尤其是一年級教育的作息制度、課堂常規(guī)、上課紀律以及學校的禮儀等,幼小銜接的課程內容看似豐富多樣,然而缺乏一定的系統(tǒng)連貫性?;忑g教育下,教師不僅要因材施教,還要在把幼小銜接內容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去,教師在教學中以隨機教學居多,缺乏一定的系統(tǒng)性。
3.幼小銜接的課程主體缺乏多元性
混齡班開展幼小銜接課程主題主要是班級的教師自己設置的,家長和小學教育都沒有參與到幼小銜接的課程中。于是,一方面,家長對混齡班開展幼小銜接的認識出現(xiàn)誤解和懷疑,認為大中小班幼兒混在一起教學,不利于大班幼兒幼升小,擔心憂慮班級師資數量不足。這種誤解和擔心會轉換為家長在課外為這些大班幼兒報名幼小銜接班,而課外幼小銜接班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一般會填鴨式的把小學的學習內容教給幼兒,造成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錯位認識,或者在上到小學初期容易產生“我都會”的錯覺。另一方面,小學教育沒有參與進來,導致幼兒園并沒有深入了解小學教育,也就不會了解幼兒進入小學一年級中銜接上會出現(xiàn)的問題,小學教師也就不理解學生心理上的變化,致使幼兒在進入小學時產生一定的交往和學習壓力,無法快速適應小學環(huán)境。
二、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的策略探究
面對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出現(xiàn)的問題,混齡班的教師究竟如何做才能順利開展幼小銜接課程,讓大班幼兒快速順利適應小學教育,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作為一名在混齡班工作多年的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混齡教育下的幼小銜接工作:
1.靈活創(chuàng)新幼小銜接課程形式
幼小銜接重點是在生活習慣、紀律意識、人際關系和自理能力等方面進行銜接,進而保證幼兒快速的適應小學教育模式,因此,混齡班的幼小銜接形式可以不僅僅局限于大班幼兒,幼小銜接的課程可以貫穿整個大中小班幼兒教學的過程。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分配大班幼兒擔任區(qū)域管理員負責管理班級的區(qū)域材料,一方面被賦予管理者角色的大班幼兒首先為了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每個活動中我們可以選大班幼兒擔任小組長,負責監(jiān)督孩子們的規(guī)則養(yǎng)成,另一方面中小班的幼兒通過模仿逐漸養(yǎng)成良好習慣,真正通過“大帶小,小模仿大”的混齡教育活動形式,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
2.系統(tǒng)構建幼小銜接課程體系
教育的連續(xù)性是對幼兒發(fā)展的尊重,并且影響著幼兒教育的效能。幼小銜接課程內容組織應遵循著教育連續(xù)性原則。但是,現(xiàn)實的幼小銜接課程內容設置仍存在著割裂、不相銜接、孤立的現(xiàn)象,難以保證幼兒課程內容學習的連續(xù)性。因此,幼小銜接課程內容組織需要不斷完善,幼兒園做好課程頂層設計,保證課程內容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整體性,系統(tǒng)構建幼小銜接課程體系。
3.多元拓寬幼小銜接課程主體
幼小銜接課程的順利開展不只是幼兒園一家主體的事情,應團結園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多元主體納入到幼小銜接課程體系內,多元合作,助力幼小銜接。第一,幼兒園兩個班級主體之間通過適當合作,可以合理解決幼小銜接課程中的分組教學師資匱乏、壓力變大等問題。第二,幼兒園與小學主體之間通過適當合作,定期組織幼兒“走進小學”,讓幼兒切身體驗感受小學的生活環(huán)境等。第三,增加家長參與度,將家長納入到幼小銜接課程體系的主體中,轉變家長對混齡教育下幼小銜接開展的懷疑與擔憂的觀念。
總之,混齡教育下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就是通過多方合作構建一套形式創(chuàng)新,系統(tǒng)連貫的課程體系,而作為構建者,教師必須要求擁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因此,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探索學習一套混齡教育下系統(tǒng)的幼小銜接課程;另一方面幼兒園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幼小銜接課程方面的培訓與再學習工作,提高對幼小銜接課程本質上的認識,遵循以幼兒主題為原則,以幼兒興趣為導向,靈活運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幼兒入學的動機,為幼兒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