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紀濤
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語文教師就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而不能用數(shù)學的方法、物理的方法和化學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教語文。否則,語文教師就會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把語文課上成德育課、歷史課等其他課。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具有強烈的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努力提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科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
修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無論是對作為專業(yè)技術人員的語文教師來說,還是對接受語文教育教學的學生來說,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修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需要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的外界和語文教學的自身進行察覺和關注,由表入里地認識、實踐和總結,最終形成穩(wěn)定、均衡而有內涵支撐的語文專業(yè)方法意識。
一、專業(yè)敏感: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表征
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不是一個標簽式的概念,而是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敏感。這種敏感的背后,是大量默會隱性而難以言說的知識、經驗和體悟,更是基于語文教學動態(tài)情況的敏銳直覺判斷和基于學科屬性的自動化處理能力。
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是一種專業(yè)敏感,貫穿文本解讀到教學設計再到培養(yǎng)學生等這一系列過程,就像語文教師所熟知的語感一樣。在語文教學中,強烈的專業(yè)方法意識是語文教師長期實踐與自覺涵養(yǎng)的結果,也是衡量語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水準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思維提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深層
專業(yè)敏感是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表征。例如:“這樣教很好,我就是說不出為什么該這樣教?!薄拔腋杏X這樣教效果不太好,但你讓我說該怎樣教,我也不知道?!逼鋵?,專業(yè)敏感的程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所謂“跟著感覺走,幸福到永久”,這說法的前提是擁有比較強烈的感覺,所謂“跟著感覺走,時有時沒有”,這說法的實質是感覺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謂“總想跟著感覺走,就怕一點感覺都沒有”,這說法的意思是感覺存在不均衡性。就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來說,要想消除專業(yè)敏感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均衡性,就要扎根大量默會隱性而難以言說的知識、經驗和體悟,依據(jù)學理進行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的梳理、提煉和分類,形成少量明確而可以言說的知識、術語和理論。
1.言語實踐是生發(fā)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根本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得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必須植根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規(guī)律的實踐,這也是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得以存在的根本。一旦脫離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的實踐,就取消了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存在之根。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要聽說,更要讀寫,最好是聽說讀寫一應俱全,像戲曲表演的唱念做打一樣。雖然每節(jié)課的聽說讀寫會有所側重,但決不能每堂課都只是教師一講到底,學生就一聽到底。依托教材課本,抓住漢字漢語漢文的特點和規(guī)律,讓學生在解字品詞、言語論文、讀書作文的言語實踐中提高能力,是修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根本所在。
2.文體思維是提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規(guī)約
語文教學的憑借,離不開教材課本。目前,教材課本采用文選的形式編寫。“課本里所收的,選文中入選的,都是單篇短什,沒有長篇巨著?!逼鋵?,無論是單篇文章還是長篇巨著,都是按照文體寫成的言語成品,基本都是文體特征鮮明的代表作。文體是作者運用語言文字完成作品必須遵循的操作范式和審美規(guī)則,有其內在思維的規(guī)定性。作者不會將古體詩寫成雜文,也不會將戲劇寫成小說,文體錯位是致命的錯誤。當然,文學創(chuàng)作可能適度打破文體常規(guī),散文、小說可以出現(xiàn)詩化的語言,這種文體的適度越軌并非文體的完全錯位。所謂用散文的方式教散文、用小說的方式教小說、用寓言的方式教寓言等等,都是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和文體思維交互作用的結果。
3.寫作行為是通往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橋梁
語文教學的主要憑借,是教材課本中的選文。選文作為言語成品,主要是作者寫作行為的結果(說唱作品是用口頭語言寫作)。在古往今來的寫作行為中,特別是經典作家寫作行為中的佳話、經驗和規(guī)律,例如賈島的“推敲”,盧延讓的“苦吟”,曹雪芹說的“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劉熙載《藝概》中的“煉篇、煉章、煉句、煉字”,福樓拜和莫泊桑的“唯一的詞”,魯迅的“故事新編”,還有“換字換詞”“同題寫作”以及“改寫”“改編”等等。寫作是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實踐,在閱讀課文時還原或模擬作者的寫作行為,更能體驗到課文語言文字的精妙以及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思維邏輯、言語意圖和實踐智慧。所以,語文教學要把寫作行為當成一座橋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寫作行為中,還原和模擬體驗作者寫作時的心理和情感,產生遙想對話和心有所會。
從專業(yè)敏感的表征到專業(yè)方法形成路徑再到專業(yè)方法體系,形成了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架構。外層是專業(yè)敏感表征,內核是專業(yè)方法體系,聯(lián)結兩者的是專業(yè)方法形成路徑,這使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從感覺的散點走向理性的建構,表征和內涵互相支撐,具有強烈、穩(wěn)定和均衡的特征,為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長期保持專業(yè)高位水平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增強實效: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生命
修煉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直接目的是提高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專業(yè)性,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質量效益。一種教學方法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不能讓學生受益,無論是在學理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說不通的。若非教師素養(yǎng)的問題,這樣的方法就應當少用或不用。
語文教師具有強烈的專業(yè)方法意識,就可以靈活處理教材課本等教學憑借和資源,既可以利用一篇完整的課文來教,也可以利用一字一詞一句來教,還可以利用一整本書來教,都能使自己的教學行為顯示出較強的專業(yè)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兒。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擁有強烈的專業(yè)方法意識,經過反復實踐、提煉和總結,就可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專業(yè)方法體系,教學一字一詞、一句一段、一篇一本,都能選擇適切的專業(yè)方法,甚至能夠選用專業(yè)方法,效果都很不錯。這用目前非常流行的同課異構來說,就是一個人的同課異構,也可稱為“一課多案”“一課多教”“一文多教”等說法。下面,就以《散步》這篇課文的標題為例,闡述用專業(yè)方法教學生學習語文的思路。
案例一:
[屏幕顯示]
讓我們一起走進美文《散步》。那里有——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美文《散步》,那里有——請看書,思考:有什么?
(學生默讀,思考問題)
師:好吧,一句話簡說。
生1:那里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還有菜花、桑樹和魚塘。
師:這位同學的發(fā)言說了課文中有我們一家人。還說了背景,有美好的春天的景色。人和景他一下子就概括出來了。
生2:有我們一家人,有南方初春的田野,還有我們一家人溫暖的愛。
師:還有親情!也就是這位同學所說的暖暖的愛意。
生3:有我們一家人,有美美的春天,有我們一家人在美美春天里的活動。
師:還有美美的散步。
生4:(遲疑地)還有詩意?
師:還有詩意!這個詩意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文章本身的表述有詩意,一個是文中的故事有詩意。
生5:它里面寫了一種很微妙的母子關系。比如“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種母子關系是很微妙的細節(jié)。
師:很細膩的母子之情,還有祖孫之情等等。
師:謝謝同學們。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就大致了解了一下課文的意思。
這是節(jié)選自余映潮老師2015年教學的課例,直接利用標題,引導學生用一句話的形式概括全文大意,為學整篇課文打下了基礎。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縮寫法,從標題開始讀全文,將全文濃縮為一句話,相當簡潔平實。縮寫法是從作者寫作行為中生長出來的,語文教學中的概說、概括、概寫、簡說、簡述、簡介等說寫活動,其實都是縮寫法的變式和應用。
案例二:
[屏幕顯示]
建議你這樣理解文意
試著給文章再擬一個標題,并說明你的標題能夠表示你讀出了課文的味道。
師:大家看,老師并沒有這樣說——“這個標題表示你讀出了這篇課文的主題”,而是說——“這個標題表示你讀出了課文的味道”,這個味道要通過你擬的標題來表現(xiàn)。好,開始動作。
(生考慮片刻,紛紛舉手。)
生1:我擬的標題是“分歧”。
師:你是抓住了課文里的波瀾、故事里面的一個曲折,來表示你讀出了課文的味道。
生2:我認為可以擬標題“美”,因為課文很美,里面有愛。
師:“美”字也可以表示你讀出了課文的味道。但是從這個標題看,表現(xiàn)的范圍大了點,可以給這個標題加個限制。
生3:可以用“關愛”兩個字,因為這一家人都互相關愛著。
師:關愛之美——因為有三代人濃濃的親情。
生4:我擬的是“溫情的春天”。
師:有詩意。春天暗示一種生命力,一種暖意。
生5:可以把標題擬為“大路還是小路”。因為一個分歧更能表現(xiàn)決定的重要性、更能體現(xiàn)責任感。
師:“大路還是小路”,建議你把“還是”兩個字去掉。
生6:我擬的是“愛,責任”。
師:“愛,責任”,很新穎。
生6:因為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三代人濃濃的愛和“我”的責任重大。
師:中年人的責任感。
師:好,大家說了一些。我們再來看看大屏幕。
[教師根據(jù)屏幕顯示講解]
如:“三代同行”這個標題,課文中對此就表現(xiàn)得很充分:“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從人物的角度,從故事的角度來命題。
如:幸福的家庭,親情無邊,分歧,大路小路,責任,背起整個世界;又如:春意,呵護,生命,小事情深,選擇,溫馨瞬間……
師:上面這些標題都是可以的。但是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散步”兩個字,這么多標題比較一下,老師認為還是“散步”好。為什么?哪個同學幫我來論述“還是‘散步好”?
這節(jié)選自余映潮老師2006年教學的課例,利用標題引導學生擬寫標題,品讀全文的意思和情味。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刪改法,通過換標題的形式訓練學生品讀全文,用自己的理解來概說文意,有利于學生將印象感知等直觀感受升華為理性認識。
案例三:
[屏幕顯示]
為標題添加字詞,前面、后面或前后同時,任選一個位置。
(? ? ?)散步(? ? ?)
師:下面閱讀全文,在標題的前面或者后面添加合適的字詞,在前后同時添加字詞也可以。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問題)
師: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創(chuàng)造的標題,并說明理由。
生1:一家人的散步。因為課文開頭說:“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边@是一家人在散步。
生2:美好的散步。因為田野的風光很美,一家人親情也很美好。
師:真是一家人美好的散步。在標題前面添加字詞,你們開了個好頭。另外兩種形式,請同學們來說,并談談理由。
生3:散步的溫馨。因為一家人很和諧,散步的場景非常溫馨。
師:是??!散步有分歧,但更有愛意。消除了分歧,一家人的散步更溫馨。
生4:我和家人散步的感受。課文寫了我和家人散步的經過,都是我看到和想到的。
師:標題變長了,涵蓋的內容就比較全面,就是情味淡了一些。
生5:在田野散步春游。因為這是春天的散步,田野上一片生機,是一家人的小春游。
師:田野,散步,春游,都是美詞雅詞,充滿詩意??!
……
師:大家創(chuàng)造的標題和說明,是對文章大意的概括??梢姶蠹叶甲x懂了文章,那么作者為什么只用“散步”這兩個字作為標題呢?
這是筆者設計的模擬環(huán)節(jié),意在闡說利用標題所開展的活動,訓練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學用訓練。針對原文標題添加字詞,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并說明理由,能夠促進學生快速閱讀全文并概說全文意思,這相當于語文教師指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的一個抓手。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擴寫法,其實質就是通過擴寫標題,促使學生整體理解課文,通過具體的比較欣賞原文標題的妙處。
案例四:
[屏幕顯示]
現(xiàn)在,你就是作家本人,用三五句話寫散步結束的場景和感受。
后記:散步結束,我們回到家里……
(學生思考并寫作)
師:好,請同學們說一說后記。
生1:我坐在書桌前,拿出草稿紙,回想散步的經過,母親的疼愛,妻子的理解,兒子的可愛,我百感交集。是啊,家庭和美就是人生的莫大幸福。
師:從家庭幸福的角度續(xù)寫,把握到了作者心中的情意。
生2:兒子倒了一杯水,端給奶奶。妻子看到了,笑呵呵地說:“兒子心疼奶奶,真是越來越懂事了啊!”我微笑著點點頭,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師:后記有故事,好像還能再寫幾句才能結尾。
生3:剛進門,兒子趕緊拿了畫筆和畫板,喃喃自語:“我要畫一幅畫,就畫咱們一家人散步。”母親說:“你畫吧,奶奶就等著瞧瞧??!”過了半小時,兒子的簡筆畫完成了。畫面是我背著母親,妻子背著他。妻子問:“畫得真不錯,取個什么題目呢?”我答:“散步”。兒子大喊一聲:“好!”母親和妻子都笑了。
師:你讓文學和藝術互通,妙用文章標題來點題,又用畫面以景結情,耐人尋味。
這也是筆者設計的模擬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引導學生借助標題進行續(xù)寫,除了把握文章大意,還要學會用描寫畫面場景并敘述感受,將原文中的寫作手法學以致用。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續(xù)寫法,將學生卷入讀懂原文寫法并運用原文寫法的活動中,在寫作行為和體驗中提高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
案例五:
[屏幕顯示]
按照句式,用一句話總結學習《散步》的感受和收獲。
散步,不僅僅是……,更是……
示例:散步,不僅僅是走路,更是欣賞一路的風景。
(學生思考并寫作)
師:請同學們用句式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收獲。
生1:散步,不僅僅是一家人走路的過程,更是一家人滿滿的幸福。
生2:散步,不僅僅是看一路的風景,更是三代人親情的寫照。
師:兩句都有遞進的意味,前一句具體后一句抽象,一升華情味就出來了。
設計這一模擬環(huán)節(jié),旨在呈現(xiàn)利用標題總結學習課文感受的思路,使學生學會運用造句的方式,將直觀、感性的認識有條不紊地表達出來,尤其是學會用遞進關系的句式來抒發(fā)情感。用造句法教學,句式就像鉤子一樣,讓學生自己勾出心中的感受、體悟和智慧。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造句法,其實質是引導學生關注和學用典型而高頻的句式寫句說話,切實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以“語言建構與運用”為基,推進“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案例六:
[屏幕顯示]
舉出一篇學過的課文,用句式說明你對文章的寫法,能夠觸類旁通、遷移應用。
《××××》中的“××××”是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作者的情感聚焦點,架起了作者和讀者情思相通的橋梁。
示例:《散步》中的“散步”是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作者的情感聚焦點,架起了作者和讀者情思相通的橋梁。
(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學過的抒情散文很多,特別是標題很短的美文,用剛學過的課文和小學的課文都可以。
生1:《春》中的“春”是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作者的情感聚焦點,架起了作者和讀者情思相通的橋梁。
師:《春》的標題就一個字,不貫穿全文就無法存在?。?/p>
生2:《畫楊桃》中的“春”是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作者的情感聚焦點,架起了作者和讀者情思相通的橋梁。
生3:《落花生》中的“落花生”是標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作者的情感聚焦點,架起了作者和讀者情思相通的橋梁。
師:兩位同學抓住文章的寫法特點積極思考,就越學越有智慧。本冊課文冰心的《荷葉·母親》,七年級下冊賈平凹的《一顆小桃樹》,八年級上冊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都是這樣的寫法,用一個點凝聚著作者的全部情感。同學們可以利用網絡找來讀讀。
設計這一模擬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總結和領悟文章的寫法,通過學習“這一篇”而懂得學習“這一類”,實現(xiàn)通篇達類的解悟和遷移應用的提升。這既可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獲,也可為學生的寫作學習提供一點章法上的啟示。從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的角度說,這種專業(yè)方法是類通法,其實質是引導學生關注、思考和提煉制作語篇的運行法則和規(guī)律,使學生通過舉例說明的形式將新學課文和已學課文對接,產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頓悟和智慧。
在語文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有很多,上述的縮寫法、刪改法、擴寫法、續(xù)寫法、造句法、類通法僅是其中的小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只從利用課文標題闡說用專業(yè)方法教學的意義,但并不影響將這些專業(yè)方法用在課文其他內容上教學的價值。此外,這些專業(yè)方法也不單是這樣形式的用,還可以有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例如,縮寫法的使用,還可以通過提供縮寫全文的段落性支架而引導學生流暢行文,誠如古人所言“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專業(yè)方法是從祖國語言文字應用中生長出來的,像鉤子一樣勾著學生“在課文中走幾個來回”,勾出了學生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實踐經驗、感受體悟和能力智慧。當然,這樣的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抓手。
語文教師具有比較強烈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實踐和提煉更多的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經過學理審查形成一套屬于自己而又能跟同行交流的專業(yè)方法體系,從而使自己的語文教學專業(yè)方法意識更加強烈、穩(wěn)定和均衡。在語文教學方法意識的引導下,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最終能夠顯著提升語文教師教學行為的專業(yè)性、語文課堂教學的專業(yè)性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專業(yè)性。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路徑的研究——以新教材新課文為例”(課題編號:QJH2019101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聯(lián):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