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輝
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法,是由教師事先制作學習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視頻學習任務,在回到課堂之后,利用師生和生生面對面互動討論方式,內化知識的新型教學形態(tài)。
過去的教學模式,會將整個過程劃分成知識傳授與內化兩個階段,其中前者在課堂中利用知識講解的方式完成,后者借助課后作業(yè)與實踐操作完成。翻轉課堂則顛覆了傳統(tǒng)形式,傳授過程在課前學生的視頻學習中完成,知識內化在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中完成。顛倒之后的課堂模式,將會給高中作文教學帶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1.課前階段
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中作文教學,為改革傳統(tǒng)作文教育模式帶來了光明,也讓教師的教學思路得到了拓展,推動了教師在教學觀念方面的徹底變革。翻轉課堂和以往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對課堂結構和師生角色進行了翻轉。
在建設翻轉課堂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的是課前階段的合理設置。課前階段主要包括,教師對微視頻的制作、學生基于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前學習當中,完成以往在課堂講授環(huán)節(jié)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關注微課視頻資源,完成自主學習任務,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開展以描寫“觸動心靈的人與事”為主要內容的作文教學時,教師就要在課前做好視頻設計,并指導學生完成視頻觀看。高中階段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怎樣表達觸動心靈的情感。雖然學生對寫人寫事的方法已經比較熟悉,但是怎樣指導學生借描寫觸動心靈的人與事,來傳達真情實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提高情感的細膩度和思維的敏感度,抓住生活當中讓人心動的人與事。教師需要在課前收集整理觸動人心的人與事,并制作微視頻,上傳班級網絡平臺,讓學生課前完成視頻和資料的觀看,同時做好學習記錄。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之后,可登錄作業(yè)平臺完成習題,檢驗自身的學習效果,當然也可以借助互動平臺與教師、同學互動。
2.課中階段
在學生完成了課前自主學習的一系列任務和線上討論之后,則需要回歸課堂,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當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吸收,順利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有效性?;貧w到課堂上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分組探討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文課題,由小組選出代表,把每個小組討論得到的成果和大家分享,順利完成知識學習到產出的整個過程。
在小組討論當中,學生可以就自己觀看微課視頻當中所獲得的感受和成果,進行溝通交流,然后把各個組員的學習成果歸納起來,做好分類,有條理地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的知識歸納和總結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
另外,小組合作還需要共同討論作文的寫作思路,并分組完成寫作提綱或者是思維導圖,目的是讓學生對之前的學習成果歸納總結。實實在在的學習輸出,考驗學生的知識消化吸收和應用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關注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并及時給予需要幫助的學生和小組以支持與引導,并讓學生完成課堂作文。
3.課后階段
在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相批閱,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著重講評,引導學生根據(jù)評價結果進行有效修正。課后環(huán)節(jié)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的重要內容,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也需要學生踴躍參與。在對作文進行點評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之內進行交換,根據(jù)師生共同討論確定的作文評價標準,互相點評各自的作品。
同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評價標準審視自己的文章,總結自己寫作的優(yōu)勢和不足,增強學生的自我審視和自我認知能力。對于學生共同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可以在班級或者是學校進行展示,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讓學生能夠真正熱愛寫作,并在寫作活動當中投入更大的熱情,降低作文教學實施難度,體現(xiàn)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在教育現(xiàn)代化速度持續(xù)加快的情況下,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翻轉課堂,就是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的重要成果,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讓學生擁有了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