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野
摘要:目的 ?探討本溪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效果及改進措施。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溪市中心醫(yī)院管轄的社區(qū)居民156例設為對照組,按照以往防控工作流程進行管理;另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管轄的社區(qū)居民156例設為觀察組,在以往防控管理制度進行相應改進;比較兩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及居民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為1.28%,低于對照組的8.9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居民滿意度為98.08%,高于對照組的87.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根據甲型H1N1的臨床表現(xiàn)及流行病學特點制定相應干預措施,并加強對流感防控管理,有助于避免該病出現(xiàn)流行或爆發(fā)事件,有助于保障市民身體健康。
關鍵詞:甲型H1N1流感;居民;流行病;防控工作
中圖分類號:R511.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6.067
文章編號:1006-1959(2020)06-019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H1N1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enxi City.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156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Benxi Centr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flow. The communiti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also selected. 156 residents were set up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was improved accordingly; the incidence of H1N1 influenza and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1N1 influenz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8%,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9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res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7.19%,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1N1, formulating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 help prevent the epidemic or outbreak of the disease and help protect the health of citizens.
Key words:H1N1 influenza;Residents;Epidemic;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具有易感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病情爆發(fā)嚴重等特點,一般感染患者可伴有高熱、頭痛、咳嗽等一系列全身不適癥狀,該臨床表現(xiàn)雖然具有一定診斷價值,但是缺乏特征性,往往容易與其他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混淆,繼而出現(xiàn)誤診情況,為此臨床上對于以上臨床表現(xiàn)的出現(xiàn)應提高警惕,且做好防控工作,避免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1]。本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社區(qū)居民312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本溪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效果及改進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溪市中心醫(yī)院管轄的社區(qū)居民156例設為對照組,另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溪市中心醫(yī)院管轄的社區(qū)居民156例設為觀察組。納入標準: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精神性疾病;②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兩組社區(qū)居民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79例,女77例;年齡29~70歲,平均年齡(43.56±2.88)歲。觀察組男78例,女78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3.52±2.85)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按照以往防控工作流程進行管理:①醫(yī)院監(jiān)測:醫(yī)療機構門急診接診時醫(yī)務人員應主動詢問情況,若是接診發(fā)生存在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全身肌肉關節(jié)疼痛、乏力、食欲減退等流感樣癥狀,則應進一步檢查,應詢問其是否在3 d內與相同癥狀人員經過密切接觸,待確定后應立即上報,且單獨隔離。②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告系統(tǒng):對于疑似甲型H1N1流感應按照相應標準進行采樣,且將采樣標本及時送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待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應在24 h內進行網絡直報,尤其是患者居住地、單位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旦接到疫苗報告后應及時制定疫情控制辦法。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相應改進:①完善疾病檢測與報告系統(tǒng):衛(wèi)生部門應著重強調疾病監(jiān)測與報告,繼而確保在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與報告病例,對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具有積極作用。②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對疾病敏感性:定期組織醫(yī)療機構的醫(yī)務人員學習傳染病相關知識,且不斷強化診療機構傳染病管理工作,對提高醫(yī)務人員對該疾病敏感性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疫情;與此同時推廣居民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僅能夠提高免疫力,并且還能降低該病毒的蔓延幾率,對減少感染幾率及保護人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③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及社區(qū)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開展衛(wèi)生知識宣傳,通過介紹甲型H1N1流感相關知識,起到強化社區(qū)居民對防范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優(yōu)患意識,且通過對衛(wèi)生知識的普及,讓其掌握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基本技能,對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具有明顯促進作用。④提高醫(yī)務人員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處理能力:對于門急診發(fā)熱患者應嚴格執(zhí)行篩查制度,繼而讓可疑疫情能夠盡早發(fā)現(xiàn)、及時報告、及時隔離;與此同時還應與上級定點醫(yī)院建立可靠的支援關系,以便于在最大限度下確保及時會診、搶救及轉運,且加強對醫(yī)務人員消毒隔離及個人防控意識培訓。
1.3觀察指標 ?觀察及評估兩組社區(qū)居民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及滿意度。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表評估,分為三個等級(一級滿意、二級滿意、三級滿意),其中滿意度=(一級滿意+二級滿意)/單組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和(%)表示,行?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為1.28%(2/156),低于對照組的8.97%(14/1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9.487,P=0.002)。
2.2兩組居民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居民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甲型H1N1流感是臨床上較為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生率呈日益上升趨勢,即是由變異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其中傳播途徑包括飛沫、氣溶膠、直接接觸及間接接觸等,患者可伴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全身肌肉關節(jié)疼痛、乏力、食欲減退等流感樣癥狀,同時也有少數患者具有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即出現(xiàn)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等癥狀,甚至死亡,為此臨床上對于該病的防治應加以重視,通過積極宣傳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市民的認知度及預防意識,且做好個人衛(wèi)生及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與此同時避免到人群擁擠、密封環(huán)境中,對于存在發(fā)熱、咳嗽、流涕等癥狀患者應避免接觸,以免傳染[2-4]。
目前在臨床上對于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只有采取嚴防措施,就可控制病毒傳播,但是該病的防治工作并不是某部門責任,需要市民共同努力,包括主動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這也是預防該病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疫苗的接種可讓機體產生針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體,繼而對該病毒所引起的流感起到免疫預防作用,且安全性較高,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xiàn),為此防控中心應呼吁市民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根本上杜絕甲型H1N1流感的發(fā)生。一旦感染甲型H1N1流感則應盡早實施治療,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以奧司他韋為代表藥物,這些均是臨床上抑制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藥物,適合早期應用,有利于阻止病毒在機體內繁殖,對縮短住院時間及改善預后具有積極作用;但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濫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或預防,易導致病毒出現(xiàn)產生抗藥性,繼而加重病情;對于抗病毒藥物建議給予高危人群應用;除此之外,還需強制隔離,隔離期限按照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若是在確診前疑似甲型H1N1流感則應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或留觀[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居民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管理有利于甲型H1N1流感出現(xiàn)流行或爆發(fā)事件,并且居民的滿意度均較高。
綜上所述,臨床上需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管理,可根據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流行病學特點制定相應干預措施,繼而避免甲型H1N1流感出現(xiàn)流行或爆發(fā)事件,對保證市民身體健康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錦芳,林芳,鄧鳳,等.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醫(yī)學隔離觀察措施實施調查[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8(13):28-30.
[2]陳玉紅,李美蓉,陸紅云,等.2013年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離鑒定及HA基因分子進化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6,31(2):101-105.
[3]任書華,梁嫻,杜長慧.四川省成都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7,32(8):641-645.
[4]李巖,韓光躍,劉艷芳,等.2011-2017年河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7,24(4):256.
[5]熊衍峰,李如,李健雄,等.贛州市2014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6,34(4):458-460.
收稿日期:2019-04-02;修回日期:2019-04-12
編輯/馮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