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擁有相當充裕的休閑時間,其休閑生活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他們能否完整、全面、健康地發(fā)展自我,甚至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文章以大學休閑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研究為突破口,以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為目的,力圖彌補當前我國對大學休閑教育研究和實踐的不足,為教育研究機構和教學機構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大學生;休閑活動;休閑教育
大學生的休閑生活是大學生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休閑時間的合理利用和健康的休閑生活方式己成為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對他們的社會化和成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目前,大學生的休閑生活和休閑教育令人擔憂,只有全面分析大學生休閑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才能夠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大學生休閑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缺乏正確休閑價值觀的指導
首先是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休閑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產物,“玩物喪志”,再加上社會的長期貧窮落后,人們總認為人活著就得勞動,人生就是工作創(chuàng)業(yè),休閑就是偷懶鉆空子,把休閑與“游手好閑”“玩物喪志”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對休閑懷有一種罪惡感。大學生當然也接受了這種社會文化,重學習,輕休閑,充其量贊成古人“一張一弛”的“君子之道”,但這里的“弛”也是為接著的“張”做準備。人們總認為大學生應該在上學期間好好學習而不是貪圖享受;其次,學校教育的工具化以及功利化,認為只要學好文化知識,就能提高升學率和就業(yè)率,而不關心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第三,很多人過于簡單地認為休閑是一種常識,認為休閑就是打發(fā)業(yè)余時間,就是休息,無須將其搬上大學的殿堂之中來教育,而忽略了休閑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幸福的重要手段。
(二)休閑教育師資隊伍水平不高
當前高等院校的休閑教育師資隊伍水平較低,教師對講授休閑教育課程準備不足,許多高校休閑教育的師資嚴重不足,為了開設休閑課程,只能從體音美教師中或從邊緣學科或休閑管理人員中物色教師,讓他們投入休閑研究,開展休閑教育。有些老師參與休閑教育課程教學工作的熱情不高,敬業(yè)精神和人格修養(yǎng)有待提高。
(三)休閑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唯理性教育觀念下的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是圍繞信息知識的傳達和技能技巧的掌握,休閑教育自然得不到重視,只能處于邊緣化的尷尬境地。休閑教育中也講求技能技巧,而僅僅講求技能技巧又把休閑教育淪落成技能培訓課,而喪失休閑教育的真正內涵。由于休閑課程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各個高校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可能會造成各個高校的休閑課程設置相去甚遠缺乏科學性與統(tǒng)一性。為了開設這門課程,教師往往自己編講義上課,基本上沒有正規(guī)教材,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教學質量不高,成為制約休閑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休閑含義很廣,涉及到社會學的各個方面,而高等院校在開設休閑課程的時候,只簡單地以體育課和圖書館為載體,課程教學內容單薄,不夠豐富。
(四)缺少有效的管理機制
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完善配套的制度,休閑課程的實施效果定會大打折扣。我國高校在休閑教育管理上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沒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休閑教育和休閑課程管理,對休閑教育模式、課程設置與組織實施等缺乏研究;二是由于學校管理不到位,教師重視不夠,導致很多學生選課趨易避難,認為休閑課程是送學分的課程,學生缺課現(xiàn)象嚴重,休閑課程成了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自習室。這嚴重背離休閑教育的目標與方向,損壞了休閑課程的聲譽與形象。
(五)高校休閑活動的設置存在嚴重誤區(qū)
目前,高校休閑活動可謂豐富多彩,但令人困惑的是,如此多的活動和嘗試為什么難以消除學生在閑暇時間的“無聊癥”,關鍵原因還在于這些活動本身的缺陷:在指導思想上,以“填補”閑暇時間,防止“無事生非”為主要價值取向,而沒有從人性的角度,以高職學生個性與人格全面發(fā)展的角度來進行研究;在教育目標上,側重于具體的娛樂科目和活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娛樂技能、技巧,而忽視對學生進行閑暇價值觀和閑暇生活方式的教育;在教育原則上,主張灌輸既定的閑暇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而沒有澄清個人的需要、興趣和價值觀,以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閑暇生活方式。
二、大學生休閑行為的健康發(fā)展對策
(一)加強休閑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休閑價值觀
休閑價值觀就是人們關于休閑價值的一種看法。健康的身體是學生學習、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緊張的學習后應該進行調劑型活動,如體育、娛樂、繪畫等,可以促進健康,緩解壓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正確的休閑觀,才能為休閑活動提供正當與健康的保證。其次是經濟原則,大學生沒有經濟獨立能力,因此在開展休閑活動時,應以自己的財力為限,不趕時髦,不追潮流。最后是安全原則,即開展休閑活動時,既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又考慮活動場所的安全性;既慎選休閑場所,又慎擇友伴。
(二)改革課程設置,創(chuàng)設高雅的休閑氛圍和積極健康的休閑文化
高校應改革課程設置,對學生加大人文選修課的范圍,人文課程包括音樂、舞蹈、繪畫、戲劇、文學、哲學、歷史學等等。通過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可以豐富、拓寬、擴展學生獨特的個體精神,增進學生自由、價值、尊嚴、同情、平等、友愛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自我發(fā)展、自我更新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他們的休閑鑒賞力,從而改變他們對休閑的認識,拓展休閑的內容,提升休閑文化生活的質量。
(三)成立高校休閑教育管理部門
從大學生教育的角度看,高校在大學生的休閑問題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從以上文章提出的建議中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休閑觀,還是營造健康向上的休閑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參加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休閑活動,或是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利用休閑時間的價值觀等,這都需要我們高校管理工作者清楚的認識到:光靠從前單一的宣傳和說教已經不能對大學生的休閑教育起到太多的作用了,只有在校園內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大學生休閑的教育管理部門,通過集體組織休閑活動,比如滑雪、游泳等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休閑價值觀,營造健康、積極、文明的休閑文化氛圍,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參加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休閑活動,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與全面發(fā)展的休閑活動。另外,大學生還是作為一個群體生存在社會上,經濟也不獨立,可以說是涉世不深,對社會上的一些現(xiàn)象沒有判斷力,作為學校有必要出面組織學生的休閑活動,形成生動活潑的校園生活,增進人的自我認識,進一步豐富人文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豐富和發(fā)展大學生的休閑生活,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促進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四)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休閑教育體系
大學生休閑生活質量的提高,單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首先,政府和學校要不斷加強管理及服務職能,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休閑生活條件,在加大公共娛樂設施投入的同時,還要健全文化法規(guī),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徹底清除涉嫌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內容的書刊、影視作品及網絡信息。其次,高校還要轉變觀念,將對大學生的休閑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大學生休閑教育計劃并認真落實,實現(xiàn)休閑學習化,為休閑活動提供更多的平臺。最后,還要特別注重家庭教育,提升大學生休閑道德水平。家庭教育的點點滴滴都會潛移默化并持久地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父母正確的休閑生活態(tài)度、休閑價值取向、休閑活動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休閑觀念當前在我國頻繁出現(xiàn)的“富二代”現(xiàn)象,也提醒人們要重視家庭教育對青年人休閑生活的指導性。
(五)加強休閑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注重休閑課程的師資選拔。盡量選擇有較深學術素養(yǎng),教學經驗豐富,視野開闊的資深教師開設休閑課程。其次,加強休閑課程教師的梯隊建設。第一要倡導資深專家上休閑課程,第二要培養(yǎng)后備力量,鼓勵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開設休閑課程,并組織他們到校內外進行休閑課程的教學觀摩,切實提高休閑課程的教學水平。第三,要加強休閑課程師資培訓。高校應安排休閑教育專家給教師開設相關講座,幫助教師確定適合其課程特點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案。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有關休閑教育的學術研討會,不斷提高休閑課程教師的休閑意識、休閑技能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林葉,孟憲文.試論休閑與休閑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8).
[2] 馬惠娣.閑暇時間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06).
[3] 趙宏.學校休閑教育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4(03).
[4] 孫敏明.大學生休閑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01).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9年咸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課題,課題名稱:“休閑教育與大學生健康成長研究”。
作者簡介:梁鵬(1963- ),男,陜西乾縣人,咸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