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妹 蔣火珠
摘 要: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趨勢,對人才的需求也從原有的知識型逐漸轉化為復合型人才。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下,我國對基礎教育加大了重視程度,而閱讀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通過有效閱讀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诙嗄杲虒W工作實踐經(jīng)驗看,筆者認為課外閱讀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和水平,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故本文主要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作文課堂學習;教學方法
作文是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水平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之一。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強調要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感知。但是,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沒有寫作素材,不會運用合適的語言去寫作。非常抵觸作文學習,究其根本,這與學生的閱讀量存在很大關系。因此,本文從課外閱讀重要性出發(fā),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進行研究。
一、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體現(xiàn)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主要是從興趣出發(fā)。所以語文教師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分析學生興趣點,同時要掌握好小學生的知識認知程度,并在此基礎上,有效開展課外閱讀,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作文的寫作興趣。課外閱讀量以及閱讀水平?jīng)Q定著小學生語文作文能力,但從當前課外閱讀情況看,無論是閱讀類型還是閱讀內容,與小學生知識認知程度存在一定出入,這就導致學生缺乏閱讀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將課外閱讀材料引入到小學作文教學中,利用符合學生興趣的閱讀材料,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通過寫作,可以將自己所思所想盡心充分表達,這也是學生情感的表達方式之一,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寫作質量。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全面分析小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個人表達。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適當引用課外閱讀材料,通過材料的閱讀,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因為小學生在閱讀課外材料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材料閱讀,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在文章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的表達的情感,從而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在課外閱讀材料運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分析出課外閱讀材料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讓小學生充分體會到通過情感的表達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運用文字描寫出情感。而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模仿作者的情感表達方式,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自身情感的表達。
(三)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寫作素材的運用,但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量有限,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充分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課外閱讀材料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而全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閱讀課外書籍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了解傳統(tǒng)文化,探究自然科學,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對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課外閱讀可以促使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通過不斷地閱讀,教師引導學生積累閱讀材料中的精美句子、詞匯等,為學生以后寫作積累有效的材料。比如,講到景物描寫時,教師可以借助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景物的描寫特點,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四)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當今時代飛速發(fā)展,社會也提高了對人們創(chuàng)造能力的要求,而閱讀是人們開展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通過有效閱讀可以推動人們思維以及行為方式發(fā)生改變,進而帶動社會發(fā)展。從本質上講,通過閱讀,可以促使人的品格、心靈以及素質得到感染和提升,使得人們在精神世界里得到滿足。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處于逐步形成階段,正是思想和行為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而通過良好的閱讀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非常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教師通過有效的方法,從小學生閱讀心理出發(fā),對其閱讀規(guī)律展開研究,從而促使小學生無論是閱讀、知識、語言方面還是在智力以及能力上,能夠全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寫作過程中引入課外讀物《童年》,教師可以從高爾基的童年趣事引發(fā)學生對童年的回憶,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課外閱讀的積累,可以促使學生增強情感感知。
二、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方法
(一)借助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寫作
在開展實際寫作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前根據(jù)作文教學的主題,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而后利用此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再針對這些素材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對其中的一些寫作技巧進行分析,而后再展開教學,運用“以讀促寫”的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設計以“秋天的故事”為主題的寫作教學,可以先準備相關的短小的閱讀素材,如《記一次秋游》《秋天的落葉》等,引導學生閱讀這些素材,并啟發(fā)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同學分享一些見解和看法,而后,教師帶領學生對材料中的寫作技巧做進一步分析,向學生講解文中是如何運用比喻句、擬人句等等,在引導學生仿寫、續(xù)寫、改寫等,在此過程中,通過寫作訓練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學生想象力,充分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
(二)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累積寫作素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