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李苑
微課,因其位微不卑,見微知著,能實現(xiàn)小課堂大教學,讓語文課堂內外都因此而精彩紛呈。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更能全方位地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微課,讓學生作文前有的放矢
在作文教學之前,我們可以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讓學生進行作文前置學習,讓他們對此次作文的要求先有個大致的了解,不至于老師講解時一臉懵。我們可以借鑒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在作文課前把微課放到班級Q群或微信群,讓學生下載后邊看微課邊完成課前導學案,先學后教,做到有的放矢,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S版六年級下冊“習作五”要求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一種美味。對于學生來說,美味是他們的最愛,應該說這個作文他們有話可說,但是這些美食經歷已經是過去式,拿起筆寫美食不是寫成了食譜,就是寫成了回憶錄。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美食縈繞他們腦際,成為了我們進行作文教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學生要帶著思考、體驗和準備走進作文課堂,這才是寫作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理想境界。為此,我制作了一個微課:從風靡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上獲取靈感,截取了有關客家美食的影視片段和一些精致的美食圖片,如鹽焗雞、梅菜扣肉、釀豆腐等,給學生三個導學任務單:一是查找美食的歷史由來、和美食相關的一些歷史傳說等;二是向家長詢問做這些美食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美食的營養(yǎng)價值等;三是有條件的可和家長一起學做這些美食,記錄下自己做和品嘗的感受。由于這些美食是我們客家的家常菜,學生既熟悉又覺得興趣盎然。給學生幾天的時間,等學生完成了這個導學案以后,可以說作文就已經完成了一半。上課時我們只要再講一講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跟所做的任務連起來,一篇作文就完成了。這樣教學既省心又省力,遠比我們在課堂上一遍又一遍地強調要強得多,何樂而不為呢?
二、微課,讓作文課堂指導輕松自如
1.講解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
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抓住重點、如何寫才能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是我們在作文課堂上的首要任務。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在講臺上講得聲嘶力竭,學生們在下面聽得懵懵懂懂、昏昏欲睡。等作文交上來,簡直氣歪鼻子:強調多次的仍然錯,不該走題的仍然走題。這說明什么?說明學生們聽得并不走心,他們對我們的講解產生了“審美疲勞”,這時,不妨用微課來代替講解:我們可以用學生們最喜歡的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來講述作文的具體要求,把作文要求用故事的形式展示出來,教師只要在一些關鍵處再加以引導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學習就像是看動畫片,記憶也深刻,對其中的注意事項當然就能娓娓道來了,教師也能輕松一些。
2.再現(xiàn)作文情境,觸發(fā)表達欲望
小學作文中經常有一些寫活動、有趣的事、印象深刻的場面等作文,學校也經常組織如經典誦讀比賽、拔河比賽、“六一”文娛匯演、小足球賽等各種活動。照理說,寫此類作文學生們應該是信手拈來。然而現(xiàn)實中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活動中學生們是興高采烈,眉飛色舞;寫作時卻是抓耳撓腮,文枯詞窮。其實,寫好一篇作文的前提是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細致的觀察,然而,由于學生們對于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體驗不夠豐富,所以作文時?!跋氩黄饋怼奔毠?jié)。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將學生課間活動、各類比賽等在校生活體驗拍攝成照片、錄像,活動后制作成微課,作文時在學生面前再現(xiàn)當時的活動情境,喚醒學生的記憶,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如在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作文時,我將學校不久前舉行的“校長杯”小足球賽我們班和七班在六年級組冠亞軍決賽事拍的照片制作成微課,我還特意選取了比賽射門的那一刻、雙方膠著搶球的那一刻、我們班輸了的那一刻球員和啦啦隊的痛哭等場面,一下子就將學生們帶回了那場難忘的比賽現(xiàn)場,寫作的欲望瞬間膨脹。學生們在微課的指導下學習細心地觀察,多渠道地感受,多方位地想象,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一篇篇優(yōu)秀作文誕生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加強素材選擇訓練,提高效率
微課具有文、圖、聲、像共存的優(yōu)勢,作文課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在課前的學習中產生的困惑和問題,還可以解決學生因不善于選材而使作文中心不集中的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在作文課堂上,我們可以把收集到的一些作文素材分門別類有的放矢地用微課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給學生以刺激。這樣,學生看到各類題目就不會無從下筆,他們就會從素材中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我筆寫我心”。
三、微課,讓作文評價多元化
作文收上來后,我們教師面臨著批改作文的苦惱事,因為那是最花時間和精力的。然而最讓我們“傷心”的是——當我們埋頭苦干,在習作批改和評語上耗費了大量心血,到頭來學生卻只注意、只看“優(yōu)、良、中、差”,而對評語、旁批,甚至一些錯別字、病句的修改視而不見,到下次作文或考試時,該犯的錯誤還是照犯不誤,原先改過的錯字、病句仍然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這才是最讓老師們抓狂的。可見,傳統(tǒng)的習作評價只依賴于老師的做法乃是“吃力不討好”。
于是,我們可以運用微課教會學生如何評價自己和同學的習作。在每一次的習作后,我們都可以讓學生按照微課里評價步驟,從遣詞造句、段落有序、語句通暢等方面先自我評改和互相評改,最后再由老師總批。我們還可以將此類微課推薦給家長,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生的作文批改當中來,從而實現(xiàn)習作評價的多元化。學生在當了“小老師”后,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對于批語、旁批的印象也會更為深刻,當然也相應地收集了不少作文素材,下次作文也會更為輕松,習作的興趣也會更濃厚。
總而言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微課,不僅可以為作文教學增光添彩,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還可以轉變教學方式,將作文延伸到課堂外,提高作文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