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正 設計 姜正德 評析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居家學習倡議。這對于教師、學生以及家長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zhàn)。在居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教師要更新觀念,改革教法。
限于居家條件,疫情期間的語文教學設計應以落實基本的語文要素為底線,注重板塊設計,追求學科融合、跨界學習,做到目標明確,要求細化,基礎扎實。
根據(jù)小說文體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支架,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初步學會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1.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進行《草船借箭》的學習。
(點評:增加學習導語有什么好處?一是增強互動感,好像學生就在教室里,就坐在教師面前,親切的話語自然娓娓道來;二是提醒學生本課的學習內容,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
2.請學生自學單元篇章頁。
(1)讀一讀四句話,想一想:分別介紹了哪一部名著?何以見得?
(2)每一句話都用凝練的語言概括了名著的特點,讓我們明白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名著之旅。
(3)找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學習寫讀后感。
(點評:充分發(fā)揮篇章頁的導學定向功能,引導學生主動聚焦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為逆向教學設計模式的運用奠定基礎,使學生在構建學習框架的同時,明晰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為后續(xù)學習開好頭、起好步。)
3.回顧遷移: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閱讀名著的經驗和方法?
(點評:溫故知新,既考查了學生的學習力,又回顧了閱讀策略,激活了閱讀方法,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1.閱讀關于文章出處的注解,了解本課選自哪本小說,掌握相關文學常識。
2.朗讀本課的生字詞語,圈畫出不明白的詞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查閱資料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3.熟讀課文,要求不丟字、不漏字、無錯字,五分鐘之內讀完全文。
4.思考:課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圈出人物,根據(jù)故事,完成下面的人物關系圖譜,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5.閱讀小說,要關注小說中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把握人物形象。
比如,在課文第一自然段中,周瑜請教諸葛亮:與曹軍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作為水軍都督,周瑜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兵器與曹軍交戰(zhàn)嗎?周瑜的這一問有何用意?你能想到周瑜使用的計策是什么嗎?周瑜其他的話語又有什么意圖?請在第一自然段中,圍繞周瑜的語言,做好批注。
再如,諸葛亮明白周瑜的意圖嗎?面對周瑜的種種計策,諸葛亮采用了什么計策?請在第一自然段中,圍繞諸葛亮的語言,做好批注。
6.思考:讀課文前,你對文中人物有哪些了解?讀了課文之后,對文中哪些人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7.閱讀課后“閱讀鏈接”。
(1)“閱讀鏈接”為小說的原文。思考:原文中的句子,對應的是課文(改寫版)中的哪些情節(jié)?
(2)通過對比朗讀,發(fā)現(xiàn)原文——明代話本文白夾雜的語言特色。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語文學習要求,預設學生的學習目標,指引學生學習的路徑,給出相應的檢測方法。自學—自測—自評,這應該是居家學習的基本樣態(tài)。針對此,基于小說的文體特征,教師專項設計了畫人物關系圖譜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入手,關注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實施通過細節(jié)分析人物的學習策略,切實做到自學一課,習得一法。
在指導學生自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扮演好兩個角色。
一是學習資源呈現(xiàn)者。居家自學期間,網絡、電視等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但存在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對此,教師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篩選統(tǒng)整,向學生呈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習資源。如本課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鏈接”,記錄關鍵詞,按照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試著說說草船借箭的主要內容。
二是學習方法提供者。居家學習最欠缺的是課堂教學中的實時互動。教師在提供學習支架時,可以通過展示范本、演示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穿越“最近發(fā)展區(qū)”,跳一跳摘到“桃子”。比如本課可以展示名著人物關系圖譜,并指出學會了畫圖譜,就能夠利用它,分析情節(jié)安排合理與否,領悟文章布局謀篇的妙處,揣摩學習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為解讀文本與提升寫作能力加油助力。)
1.自問:剛才我通過自學懂了什么?會了什么?
2.自問:剛才我用了什么方法來學習的?
(點評:回顧總結學習方法,梳理學習策略或學習支架,既能鞏固所學內容,又為遷移運用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居家學習要特別著力之處。要讓學生掌握一種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即學習知識要有目標,有布置,有檢查,有反饋,有改進,有總結,最后進行整合,形成閉環(huán)。)
過渡:完成了剛才的學習,現(xiàn)在來檢測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效。
1.基礎練習。
(1)聽教師上傳到班級群的錄音,聽寫本課詞語,注意書寫清楚,排列整齊。
(2)說說本課的文學常識。完成作業(yè)本中的全部練習。
(3)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畫出情節(jié)圖,借助圖向家長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點評: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居家學習受各種因素制約,更要在夯實基礎上下功夫。因此,對于識記字詞、常識,歸納主要內容等學習任務,必須人人過關。)
2.提高練習。
諸葛亮在答應周瑜三日內趕造十萬支箭的時候,就在腦海里計劃了整個草船借箭的行動方案。請你再次閱讀課文,填寫方案,并把這個方案說給家長聽。
(點評:運用行動方案這一創(chuàng)新形式,引導學生借助關鍵詞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完成課后練習。)
3.挑戰(zhàn)練習。
在下圖中畫出諸葛亮船隊的行軍路線,并回答問題。
問題討論:課文中,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之后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那么,能否讓船頭先朝東受箭,然后調頭朝西受箭呢?請認真閱讀課文,查閱長江的水文資料,或者和家長一起討論,寫下自己的理解。
(點評:檢測學習成果,要分類設計檢測題,做到保底的同時,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成長需求,如設計綜合各個學科知識的挑戰(zhàn)題,激發(fā)學生發(fā)展自我,成就自我。)
4.答疑交流。
完成檢測后還有什么疑問,請梳理出來通過網絡與老師交流吧。
(點評: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低階問題來,帶著高階問題走,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打開學生學習過程的黑箱,利用居家學習特有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的能力。)
1.誦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2.讀資料包中與《三國演義》相關的10句歇后語。
(點評:閱讀、背誦的內容應細致化,指明出處、要求,加強與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系統(tǒng)認識,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學科邏輯和學科思維。)
本單元要進行課本劇表演,請利用家里已有材料,設計和制作一個名著人物面具或道具。今天請根據(jù)你的需要,先完成收集材料的任務(第二天可完成第二步,第三天完成第三步)。
(點評:除了關注智育以外,教師還要關注德、美、體、勞,尤其在美和勞上多下點功夫,讓語文與其他學科融合,形成主題課程、項目課程,體現(xiàn)新時代勞動特點。實踐內容要尊重興趣,基于經驗,聯(lián)系生活,多元選擇,指向創(chuàng)意,著眼發(fā)展。做到勞動資源合理利用,勞動技能指導有方,勞動精神時刻弘揚,勞動價值自可衡量。同時也實現(xiàn)勞逸結合,做到張弛有度,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面對居家這種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為盡量減少不可控因素的干擾,教師要運用清晰而又靈動的板塊式設計,鼓勵學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激勵學生循序漸進,勉勵學生自我調控。從上述課例中,可以看出,從內容到方法,從語言到情感,學生都一一攻克了。
總體而言,居家學習可分為以下幾個板塊。
板塊一:打好基礎,字詞要會認、會寫、理解;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求背誦的段落一定要落實到位;誦讀古詩詞,積累經典詩文。
板塊二:以課后習題為學習的基本問題,做到一課一法,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路徑整體感知課文。如《草船借箭》可以通過“提取關鍵詞構建人物關系圖”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板塊三: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幾個題目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
板塊四:學習回顧,總結收獲,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通過網絡在線答疑,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
居家學習,應遵循目標分類由低到高的原則,建設語文要素序列,用心搭建學習支架,借助導學單式的設計,用混合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展開深度學習,打開學習過程的黑箱,引導學生對教材做整體的理解,形成言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