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薔
臨窗獨坐,我突然有強烈的回顧欲望。拿出厚厚一疊日記,翻著。末了,既驚且愧,原來自己那種若有所失、若即若離的壞情緒已經持續(xù)一年多了。在那么長的時間里,我一直被低沉的調子困擾著。我渴望有所作為,卻沒想到始終在嘆息的邊緣躊躇,幾乎找不到積極努力的影子。是夜回首,才發(fā)覺在那么長的時間里,我們一直沒有劃分過生命的段落。沒有劃分,沒有回顧,沒有總結,沒有對心緒的清除和整理,于是,我才一再重復著前一個遺憾,并且一再悲哀地以為生活就是這樣的平淡,最后連悲哀也失去了新鮮感。
讓心靈永遠具有“生命的段落”意識,能夠使你對過去的腳步及時加以回顧和省視,知道哪兒深了,哪兒淺了,哪兒走歪了,哪兒跌過跤;明白連連的不如意責任是否都在身外,而牢騷滿腹一無所獲是否陷入了誤區(qū)。這種意識,它雖不能包羅全部,但至少能讓你比較清醒地生活;并且,由此可能引出糾正、調整、扭轉、加倍努力等行為,從而使你的生命經常處在自覺有效的運行狀態(tài)。
關于生命的段落,事實上我們早有不少劃分的啟示:星期、年月、階段、日期……只是我們習慣于僅僅把它們當作時間的標志,而忘了利用它們來促進生命的進程。
具有“生命的段落”的意識,無論在英姿煥發(fā)階段,還是在兩鬢染霜時分,都將推動生命走向充實。一個成功的人,總是懂得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充分展示自己,而不是只祈望另一個夢想,讓自己在牢騷嘆息中度過。
【來源】高考學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