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加濤 王旭初
不孕不育影響著全世界大約20%的夫婦,相關報道顯示,在每年中新增的不孕不育夫婦約有200萬,而男性不育是導致此情況發(fā)生重要原因,約有30%~50%[1]。在男性不育中,常常表現為弱精癥和畸精癥。精子異常形態(tài)的發(fā)生,同時伴隨精子活力降低,而精子活動能力是確保受精成功的前提條件,因此臨床中多以精子活動能力等作為診斷其不育癥的指標[2]。目前臨床中對男性不育的診治已逐漸受到重視,但由于輔助診斷手段的不完善,再加上弱畸精癥作為男性不育的常見疾病,是多種因素、疾病作用的結果[3],使得治療男性不育的療效較為不理想[4]。有研究表明,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弱畸精癥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四子種王膠囊治療弱畸精癥,臨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4例弱畸精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的方式將114例弱畸精癥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患者各57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6.28±3.52)歲;不育年限1~4年,平均不育年限(2.43±1.67)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5.83±3.67)歲;不育年限1~4年,平均不育年限(2.38±1.76)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不育年限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WHO第五版《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粘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5]和參考《實用中西醫(yī)結合不孕不育診療學》[6]制定。已婚男女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1年而不育,排除女方因素,經檢查男性精液屬于弱畸精癥者。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根據第五版WHO《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粘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5],前向運動精子率(PN%)<32%,精子正常形態(tài)率<4%。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腎陽虛癥:主癥為男性不育癥,表現為腰膝酸軟,性欲低下,精液檢查顯示為弱畸精癥。次癥可為疲乏,畏寒,小便清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弱。諸癥里面“男性不育”為必備,其他癥狀中,兼具一項其他的主癥狀,或任何2項次癥,即可診斷為本病。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辨證分型的20~50歲患者;②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肝、腎、造血系統以及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②藥物過敏者或過敏體質患者;③近期內使用過同類藥物治療者;④有服用阻礙生精和降低精子活力藥物者;⑤逆行射精者以及不射精者;⑥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口服維生素E軟膠囊(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治療,每日1次,每次1粒,持續(xù)治療12周。觀察組患者采用口服四子種王膠囊(河北世濟唐威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膠囊藥物成分包括有肉蓯蓉、鹿角膠、菟絲子、覆盆子、韭菜子、懷牛膝、石斛、桑寄生以及淫羊藿等。每天口服3次,每次5粒,持續(xù)治療12周。
1.4.2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2組患者在治療后其精液量、精子濃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態(tài)率情況;采用全自動分析儀對精液進行檢測分析。并記錄在ICSI中優(yōu)質胚胎率、2PN卵裂率,隨訪患者妻子臨床妊娠率、流產率,同時在患者治療前后均進行肝腎功能以及血尿便等常規(guī)檢查,觀察其用藥安全性。觀察對比2組患者在治療后其ICSI的結局情況,具體包括2PN受精率、優(yōu)質胚胎率、臨床妊娠率、2PN卵裂率以及流產率。
1.4.3 療效判定標準 ①弱精子癥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治療后前向運動精子率(PR)≥32%或妊娠;顯效:治療后前向運動精子率(PR)提升率≥60%;有效:治療后前向運動精子率(PR)≥30%;無效:前向運動精子率(PR)<30%或降低。②畸形精子癥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治療正常形態(tài)精子率≥4%或妊娠;有效:正常形態(tài)精子率<4%,但較前有改善;無效:治療前后正常形態(tài)精子無變化
2.1 2組患者治療后ICSI的結局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2PN(2原核)受精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的優(yōu)質胚胎率、臨床妊娠率、2PN卵裂率以及流產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ICSI結局情況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后精子質量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精子濃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等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精液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精子質量情況比較 (例,
目前,弱精癥是指男性精液中前向運動精子率小于32%,畸形精子癥是指正常形態(tài)的精子率少于4%,弱畸精癥導致男性發(fā)生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6]。精子產生的過程中,由于遭受到嚴密的基因表達調控,使得基因功能以及結構發(fā)生異常性改變,從而導致精子形態(tài)出現異常變化,致畸形精子出現[7]?;尉拥念愋洼^多,主要有精子頸部畸形、頭部畸形、混合型畸形以及尾部畸形。在中醫(yī)學認為,男性不育癥屬“無子、男子艱嗣”的范疇。相關文獻記載,腎虛是導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補腎的療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生精功能[8]。而《金匱要略》中指出,男子無子表現為脈象浮弱且澀、上精氣清冷,這些癥狀多因腎陽虧虛有關[9]。中醫(yī)經典文獻記載,腎主生殖,藏精氣,腎臟的陰陽失衡會對男性生殖功能造成直接影響,若腎陽虛虧,精子生長則乏源、活力不足[10]。而腎精不足加上辛熱過度,則會傷及精源,導致精子生成障礙以及畸形的產生,從而造成不育。因此,應注重采用補腎填精的方式治療弱畸精癥。四子種王膠囊的藥劑中包含:肉蓯蓉、鹿角膠、菟絲子、覆盆子、韭菜子、懷牛膝、石斛、桑寄生以及淫羊藿等,其均有著壯陽益腎、固攝生精的作用;其中菟絲子有著益腎填精、補腎固陽的作用;桑寄生、懷牛膝有著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的作用;石斛則有著益腎養(yǎng)陰的效果[11]。另外,懷牛膝可引血下行,菟絲子可滋陰養(yǎng)血,兩藥配伍則能滋陰補腎、活血養(yǎng)血。諸藥配伍則能起到補腎填精、固護腎陽、滋陰養(yǎng)血的功效[1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精子濃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態(tài)率等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2PN(2原核)受精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的優(yōu)質胚胎率、臨床妊娠率、2PN卵裂率以及流產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四子種王膠囊在治療弱畸精癥患者中,能有效促進患者精子成熟以及生成情況,達到改善患者生育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弱畸精癥患者精子在試管嬰兒中ICSI的2PN受精率。
綜上所述,應用四子種王膠囊治療弱畸精癥患者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患者精子質量,同時有效提高試管嬰兒中ICSI的2PN受精率,具有臨床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