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關鍵詞:新型智庫;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信息化服務
摘?要:文章介紹了新型智庫的概念、特點,分析了新型智庫建設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輔助作用,最后闡述了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流程,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2-0085-02
新型智庫是從事國家戰(zhàn)略、公共決策、社會信息獲取分析的專業(yè)智力機構[1]。圖書館作為知識資源中轉站,在面對海量的知識資源時,如果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智庫咨詢、決策與服務方式,勢必會導致重復建設、信息超載、精準度不高等問題,影響信息服務的專業(yè)化和個性化。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開展服務模式重構是今后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點。
1?新型智庫的特點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戰(zhàn)略,強調借助信息技術、“互聯網+”模式、大數據技術、云存儲技術強化產業(yè)實力,圍繞“互聯網+”建設新型智庫。各級機關應依靠“互聯網+”、云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暢通信息共享渠道,依靠新型智庫獲得智力支持。與傳統(tǒng)智庫的不同之處在于,新型智庫可以為政府決策、公共文化、社會服務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包容性[2]。新型智庫具有創(chuàng)新性、公共性、非營利性等特點,其建設目的主要是滿足國家戰(zhàn)略需求,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資源快速增長,傳統(tǒng)的智庫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政府高效決策的需求。新型智庫立足于中國具體國情,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不同于傳統(tǒng)智庫的結構組成,新型智庫在數據統(tǒng)計、智力服務、人員組成、智力資源來源上更加廣泛,范圍擴大至為國家提供智力產品的機構[3]。
2?新型智庫建設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輔助作用
2.1?保證信息分析的客觀性
圖書館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主要依靠館員的學科知識和業(yè)務經驗,館員需要從海量的知識資源和信息數據中選擇符合用戶決策需求的信息,并對信息資源的結構、來源、特征進行科學分析,然后推送給用戶,因此這種信息分析方式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在新型智庫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分析人員對數據特征進行判斷,還要求他們對分析結果進行總體評價,最后將符合要求的信息資源推送至用戶手中[4],體現了信息的客觀性。
2.2?促進服務設備的智能升級
由于受管理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傳統(tǒng)的信息服務很容易出現數據填報有誤、模型設立不對等、分析效率低下的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圖書館應該引進新型智能分析設備,新型設備可以自動從復雜的數據中過濾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提高了信息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實現了對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智能化采集、分析與傳播等,避免了傳統(tǒng)人工采集造成的數據混亂問題,不僅提升了信息處理的準確度,也促進了圖書館服務工具的智能升級,降低了圖書館信息處理的成本[5]。
2.3?加快社會主流思想傳播
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文獻資源和各類信息服務的過程,也是讀者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可以促進用戶之間思想的交流與融合。這個過程加快了各類信息的傳播速度。同時,圖書館也可以利用資源共享平臺提供對政府政策、方針、意見等的宣傳與解讀,促進讀者對社會主流思想的理解和認識。社會主流思想的傳播,需要切實有力的推廣主體。將新型智庫建設融入圖書館中,不僅有利于加強基層用戶對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社會主流思想的傳播。
3?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流程
3.1?收集信息資源
首先,圖書館要采集用戶的基本信息并進行分類加工與處理,與此同時還要根據用戶需求收集對應的信息資源,建立用戶信息庫。當用戶注冊時,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登記表,圖書館可以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初步處理和判斷掌握用戶的相關信息。其次,圖書館通過追蹤用戶的瀏覽記錄、借閱記錄以及檢索記錄等,可以掌握用戶的信息需求以及活動軌跡,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與之相關的用戶需求庫,進而根據用戶喜好進行信息推送。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基礎就在于收集信息資源,如果用戶的個人信息掌握不全面,就難以開展信息服務工作。
3.2?信息智能過濾
在新型智庫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需要對擁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具體流程為: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初步篩選選取符合用戶需要的內容,然后根據新型智庫建設要求,對這些信息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并建立相應的信息資源數據庫。為了適應新型智庫的要求,圖書館應該對信息進行逐層過濾,而大多數圖書館存在設備老化和信息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因此,圖書館需要引入先進設備和技術。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引入可以對海量信息進行提取和科學分類,同時,借助網絡過濾技術進行智能篩選,過濾不適合新型智庫建設的內容,也有利于保障信息服務的精準性。
3.3?建立新型信息服務系統(tǒng)
雖然很多圖書館建立了獨立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但是在用戶信息采集和資源數據分析方面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因為用戶信息資源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另一方面也與缺乏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與人才有關。而借助新型智庫機構的人才和設備對讀者的個人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建立新型信息服務系統(tǒng),可以幫助圖書館更好地開展信息推送服務。具體而言,就是在用戶數據采集階段根據用戶的特點建立存儲文件,逐層分析用戶的興趣和借閱行為,并對結果進行系統(tǒng)記錄[6]。
3.4?信息智能傳播
信息的智能傳播不僅關乎用戶獲取信息的速度,也是評價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面對新型智庫建設的要求,圖書館要不斷進行信息資源的過濾和更新,保持明確的政治立場,體現鮮明的中國精神。這就要求圖書館引進掌握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創(chuàng)造性、復合型人才,由他們開發(fā)信息智能過濾系統(tǒng)和信息推送軟件。智能過濾系統(tǒng)及信息推送軟件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檢索用戶需要的內容,對于不符合新型智庫建設要求的內容和信息,系統(tǒng)也可及時反饋至管理人員,確保及時終止信息的推送和傳播。
4?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
作為信息服務的主要承擔者與資源集中加工處理中心,圖書館除了關注信息服務的流程,還需綜合規(guī)劃信息服務的具體模式。
4.1?信息檢索服務
信息檢索服務是一種以用戶需求為實際導向的服務模式,它可以根據用戶的身份信息和需求信息形成用戶數據庫,同時,結合新型智庫建設中的信息過濾技術,可以對用戶所需信息進行精確的定位、識別和判斷,并圍繞用戶需求整合信息資源,從而為用戶的信息檢索提供支持[7]。該模式支持黨政機關自主進行信息檢索,提高了黨政機關處理信息的能力。
4.2?信息推送服務
信息推送服務是指根據用戶的借閱習慣和檢索信息記錄等數據,對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追蹤,同時結合圖書館專業(yè)人員的分析和判斷,主動整理信息資源并發(fā)送至用戶。圖書館在為黨政機關提供信息資源時,可以通過分類分析的方法對用戶進行合理劃分,將屬性相同的信息、用戶整合在一起,同時,參照黨政機關的要求,縮小資源推廣的范圍,并歸納、合并相似的信息資源,再根據不同信息類型的區(qū)別和差異,整合、過濾對應的資源,最后去除重復信息,將符合其需求的信息推送至黨政機關,提高信息推送服務質量。
4.3?信息輔導服務
圖書館可以借助信息檢索技術和信息推送技術為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方便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信息內容,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同時,圖書館也可以開展“信息服務走進黨政機關”活動,在有關部門設置自助學習室,開放圖書館瀏覽信息權限,保證黨政機關獲取信息的及時性。
4.4?信息評價服務
圖書館應建立內部評價機制與外部評級系統(tǒng)。內部評價機制實際上就是對內部館員的管理與業(yè)務承辦能力的相關評價,主要包括對圖書管理人員掌握圖書信息資源的能力、利用“CNKI”等專業(yè)知識庫信息的能力、向用戶進行信息推薦的能力等的評價,其目的在于通過內部自我評價保證圖書館員信息服務能力的提升。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外部評級系統(tǒng)是指在黨政機關管理人員中設立評價小組,參照影響信息服務的要素設置評價細則,并定期開展同行互評活動,提升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如花,李白楊,饒雪瑜.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知識服務:圖書情報機構的新機遇[J].圖書館,2015(5):6-9.
[2] 費晶.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發(fā)展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7(1):116-118.
[3] 郭愛菊.公共圖書館嵌入新型智庫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3):36-40.
[4][7] 李月明.基于新型智庫理念的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研究:以湖南圖書館工作實踐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6):91-94.
[5] 張惠梅.圖書館參與新型智庫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論壇,2017(9):109-115.
[6] 郭登浩.新型智庫建設視域下社科院圖書館信息服務與創(chuàng)新[J].圖書館學刊,2017(6):82-85.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