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曄
摘?要:肝素是臨床醫(yī)學較為常用的一種抗凝劑,近年來,臨床醫(yī)學和藥理學兩大學科的科研成果不斷顯現(xiàn),使肝素的應用范圍也隨之擴大,尤其在抗炎殺菌、調(diào)節(jié)免疫、抗動脈硬化、抗腫瘤等藥理學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由于肝素提取自天然動物組織,質(zhì)量屬性難于控制,無形當中增加了患者的用藥風險。因此,本文將以提高肝素藥物質(zhì)量的安全可靠性為主要目的,圍繞系列肝素藥物的質(zhì)量分析與控制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系列肝素藥物;質(zhì)量分析;控制方法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對肝素分子量進行檢測,利用離子色譜法對肝素中氨基糖的組成結構進行分析,對肝素中的硫酸根進行定量定性分析。通過采用現(xiàn)代儀器分析法,能夠深入探究肝素中各個成分的結構特點,進而對肝素藥物的質(zhì)量進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患者的用藥風險,為肝素藥物在臨床醫(yī)學與藥理學的實際應用提供確鑿的數(shù)據(jù)支持。
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析肝素分子量
1.1 質(zhì)量分析基本原理
聚丙烯酰膠凝膠電泳檢測法將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中間介質(zhì),該介質(zhì)主要由甲叉雙丙烯酰胺以及丙烯酰胺聚合而成,較為常見的兩種聚合方法為化學聚合與光聚合?;瘜W聚合的基本反應原理是:S2O82-+e-→SO42-+SO4-,如果R·表示自由基,M表示丙烯酰胺單位,聚合過程反應式可以表示為:R·+M→RM·,RM·+M→RMM·,RMM·+M→RMMM·?ect·當CH2=CH-乙烯基依次聚合,就構成了丙烯酰胺長鏈,進而為甲叉鍵交聯(liá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然后在甲叉鍵交聯(lián)作用下形成一個三維網(wǎng)狀結構。而用于光聚合的催化劑是核黃素,該物質(zhì)在光合作用下,本身產(chǎn)生自由基,并在兩到三小時之內(nèi)就可以完成化學聚合反應。
1.2 實驗階段
此次分析肝素分子量實驗采用的標準樣品是檢定合格的肝素鈉,實驗樣品來自于國內(nèi)某制藥企業(yè),而酶部分降解低分子量肝素與肝素8糖樣品均產(chǎn)自美國Sigma-Aldrich公司。實驗采用的儀器是電泳儀裝置、脫色搖床,實驗主要試劑是硼酸、甘氨酸、鹽酸等。
實驗方法是:首先將6ml分離膠膠液與36μLAPS與2μLTEMED混合,當膠液混合均勻后靜置30分鐘,然后將其倒出水封,再取2mL濃縮膠,加梳子,同樣靜置30分鐘,取出梳子后,加入緩沖液,接下來取一個肝素鈉標準品與兩個樣品各5μL,與同樣容積的50%的蔗糖溶液混合在一起,靜置30分鐘,當接通電源后,將電壓調(diào)整為200V。電泳實驗結束后,將凝膠片取出,并對其進行染色處理,靜置30分鐘后,在經(jīng)過脫色搖床脫后,對檢驗結果進行觀察[1]。
1.3 結果分析
肝素鈉標準品與樣品PAGE圖譜如下圖所示。其中數(shù)字1,2,3,4代表樣品,5,6代表肝素鈉標準品,7代表酶部分降解低分子量肝素,8代表肝素8糖。
從實驗圖譜中可以清晰直觀的發(fā)現(xiàn),肝素鈉標準品與樣品并沒有顯著區(qū)別,分子量均達到20糖以上,這說明肝素質(zhì)量較純,通過PAGE圖譜法,能夠快速的分析出肝素中的分子量分布情況,并且具有檢測靈敏度高、操作方便快捷、數(shù)據(jù)信息準確率高等特點,是目前肝素分子量檢測實驗當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
2 利用離子色譜法分析肝素氨基糖結構組成
2.1 分析檢測原理
離子色譜法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分析檢測糖類物質(zhì)的一種新技術,檢測原理是:利用單糖與寡糖在PH值大于12的情況下,解離離子型物質(zhì)的陰離子,這種檢測方法能夠明顯區(qū)分開氨基葡萄糖以及氨基半乳糖,因此,可以將其作為一種特異性的氨基糖純度分析檢測法[2]。
2.2 實驗方法
該實驗分兩次取測試樣品,以降低檢測結果的誤差值,檢測色譜條件是高壓梯度的離子色譜,安培脈沖檢測品流動相以及15mMNaOH溶液。色譜柱溫度為25℃,流速是1mL/min,樣品進入量為20μL,采集時間為20分鐘。
2.3 實驗結果分析
對氨基葡萄糖標準品與氨基半乳糖標準品單獨進樣檢測分析時,氨基葡萄糖的保留時間約為8.5min,而氨基半乳糖的保留時間為7.35min。在測試肝素鈉樣品時,樣品與標準品當中均不含有氨基半乳糖,這就可以證實,實際摻入的物質(zhì)是肝素類似物。此外,在測試標準品與樣品時均出現(xiàn)了約9.98min的未知物,經(jīng)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這種未知物極有可能是TFA降解時的產(chǎn)出物??梢?,離子色譜法分析肝素氨基糖物質(zhì)時,重現(xiàn)性好、靈敏度高,該檢測法對Elson-Morgan法給予補充,使肝素藥物的服用安全性更高。
3 利用離子色譜法分析檢測肝素硫酸根
3.1 分析檢測原理
離子色譜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液相色譜法,具有使用樣品少、檢測速度快、數(shù)據(jù)精準度高、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因此,可以用該方法定量定性分析肝素鈉中的陰離子硫酸根,比較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以及滴定法。
3.2 實驗結果分析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離子色譜法具有較好的重現(xiàn)性,其中F-、Cl-、Br-、NO3-、SO4-、PO43-等負離子保留的時間分別為4.04min、5.83min、8.58min、9.73min、13.44min、15.42min。該實驗的水解樣品與未水解的樣品均出現(xiàn)了彌5.82minCl-峰,由此可以判斷該物質(zhì)來自于NaCl,這就說明在制備肝素鈉樣品時脫鹽不徹底,但是Cl-的含量并未超標,滿足≤0.52%的標準范圍,此外,在水解樣品中存在約7.92min峰的三氟乙酸離子。利用離子色譜法對肝素鈉硫酸根進行檢測分析,具有安全性高、重現(xiàn)性好等特點,而且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以及靈敏度,進而能夠得到精準的硫酸根含量數(shù)值。
4 結語
通過對肝素藥物中分子量、氨基糖以及硫酸根的測定與分析,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組成肝素藥物化學成分的含量以及結構屬性,進而對肝素藥物質(zhì)量進行有效控制,讓更多的患者吃上放心藥,為患者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利.系列肝素藥物質(zhì)量分析及控制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4.
[2]顏明明,劉利月,戴婷婷,等.低分子肝素類藥物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