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摘要】目的:探討盆底康復訓練對提高產婦盆底肌力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1例自然分娩初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56例和對照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干預組在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比較兩組心理狀態(tài)、尿失禁程度及盆底肌力改善情況。結果:干預組干預后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產婦產后早期進行盆腹操鍛煉,能加快產后盆底肌力恢復,改善產婦尿失禁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盆底康復訓練;運動;盆底肌力
女性盆底肌肉支持和支撐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除了維持盆腔相關器官的正常解剖位置外,還具有維持陰道緊縮度、控制大小便的生理功能作用。研究證明,分娩和妊娠是引起盆功能不全疾病的主要原因[1]。本病雖不會對產婦造成生命危險,但會影響產婦的社會、心理和生理功能,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臨床認為,圍產期盆底肌鍛煉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但大部分孕婦對盆底肌鍛煉缺乏了解,缺乏規(guī)范鍛煉的依從性。對此,本研究應用盆底康復訓練指導56例自然分娩產婦盆底肌功能鍛煉,取得良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1例自然分娩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自然分娩頭位初產婦;無分娩并發(fā)癥以及妊娠合并癥;認知功能正常并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有陰道前后壁膨出、盆腔臟器脫垂、盆腔手術、尿失禁等病史。將111例隨機分為干預組56例和對照組55例,產婦年齡23~39歲,平均(28.61±3.12)歲;新生兒體質量2.4~4.7 kg,平均(3.12±0.34) kg;產婦出院體質量43~67 kg,平均(56.12±3.27) kg。兩組產婦年齡、新生兒體質量、產婦出院體質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孕期接受專職健康教育護士組織的孕婦產前課程,內容包含進行盆底肌鍛煉的重要性、如何進行盆底肌鍛煉、女性盆底肌群相關知識、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自我應對以及評估,同時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以及臨床指導。
1.2.2 ?干預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產后第42天開始進行盆底康復操鍛煉。根據(jù)不同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鍛煉內容,使用柔和的輕音樂作為背景音樂。(1)應用《第九套廣播體操》的節(jié)拍,制作出音頻文件。第一節(jié):臀部運動。平臥在床上,緩緩收縮而后放松盆底肌肉。第二節(jié):扭胯運動。將臀部向著一側轉動,并且盡可能提臀保持傾斜狀態(tài)。第三節(jié):全身運動。在站立的狀態(tài)下,慢慢收放盆底肌肉,如此反復,并同時做淺蹲以及起立動作。第四節(jié):提肛運動。提肛運動時雙腿并攏踮起腳跟往上提,落下時放松肛門。每次鍛煉10 min,每天鍛煉3次。醫(yī)護人員需要監(jiān)督產婦配合鍛煉,并且及時記錄產婦鍛煉情況,在產婦出院后發(fā)放音頻資料。(2)盆底康復操。第一節(jié):縮陰操。緩緩收緊陰道,感覺陰道往里收往上提,每次收縮持續(xù)5~7 s后慢慢放松5 s,練習5~10 min。第二節(jié):束角運動。保持坐姿,膝蓋彎曲打開,兩手握住腳尖,伸展脊椎,腳掌對貼,雙手協(xié)助腳跟盡量靠近身體,將兩膝下壓,靠近地面,注意動作時保持胸腔打開,鎖骨外展,保持3~5個自然呼吸。第三節(jié):腹式呼吸。平躺在床上,肩部打開,肩胛骨內收,臀部貼床,彎曲雙腿,雙腳平行打開與骨盆同寬,吸氣時從鼻子緩慢吸氣,慢慢讓氣往小腹走,肚臍慢慢往上找天花板,呼氣時慢慢從嘴巴呼氣,肚臍往下找脊柱,越慢越好,盡量吸氣吸得飽滿,呼氣呼得徹底。第四節(jié):橋式訓練。在第三節(jié)基礎上進行,吸氣準備,呼氣緩慢抬高臀部至與膝蓋肩部同一水平線,腳掌內側用力往下踩,大腿內側用力收緊往上,臀部往中間收緊,保持腹部有拉伸的感覺10 s,放下時休息10 s,持續(xù)15~20個。
1.2.3 產后隨訪 ?出院后兩組均隨訪14周,在隨訪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產婦的運動情況,以及睡眠、會陰傷口、陰道出血、是否有體溫升高、尿失禁、便秘等問題。同時隨時復查產婦心理狀態(tài)、盆底肌力、會陰體彈性、會陰傷口愈合情況,并根據(jù)孕婦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糾正指導。
1.3 ?觀察指標
兩組產婦均在干預60 d后對心理狀態(tài)、尿失禁程度及盆底肌力情況進行評定。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分數(shù)越高心理狀態(tài)越差。尿失禁程度評分滿分為21分,分值越低表示尿失禁情況改善越好。盆底肌力測定以國際通用的會陰肌力測試法為準,分為5個等級,等級越高說明肌肉張力越優(yōu)秀。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干預后干預組SAS、SDS評分為(41.7±4.2)分、(40.5±2.9)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2±3.7)分、(49.4±7.6)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對比
對照組干預前后尿失禁程度評分分別為(18.33±1.42)分、(16.21±1.51)分,干預組分別為(18.52±1.35)分、(10.11±1.23)分。兩組干預前尿失禁程度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干預后干預組尿失禁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盆底肌力情況對比
干預后干預組盆底肌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為適應陰道分娩的需要,孕婦盆底肌肉組織可能出現(xiàn)永久性損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孕酮可使盆底神經肌肉和膠原纖維逐漸向下擴張;(2)陰道分娩可導致盆底神經肌肉損傷和/或恥骨筋膜撕裂;(3)分娩過程中對提肛肌的巨大牽引力和剪切力超出了出生時合理變化的適應范圍,這些特殊結構的破壞將直接導致盆底組織結構的永久性損傷,導致壓力性尿失禁和陰道前后壁膨出[2]。產褥期是產婦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調整和恢復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產婦對心理、環(huán)境、飲食、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產后康復。受傳統(tǒng)“分娩”觀念的影響,大多數(shù)產婦易發(fā)生便秘、產后感染、子宮復舊不全等產后并發(fā)癥[3~4]。如果產褥期沒有得到及時的鍛煉和干預,可能會伴有子宮脫垂、膀胱及尿道括約肌功能不全、尿失禁等并發(fā)癥。
凱格爾運動是一種以運動肛提肌為主的盆底康復方法,多項臨床研究證明,凱格爾運動能改善產后盆底肌功能。本研究在凱格爾運動的基礎上,參照“第九套廣播體操”的節(jié)奏,結合瑜伽鍛煉的方法,根據(jù)產后不同階段的生理狀況,制定康復鍛煉方案,旨在通過產后早期盆底肌群的鍛煉促進盆底肌張力的恢復。本研究開發(fā)的盆底康復訓練方法簡單,易于學習,具有以下特點:(1)康復訓練的連續(xù)性和規(guī)范性,實施盆底康復鍛煉從產后第42天到產后14周結束,并根據(jù)運動節(jié)奏,是一個連續(xù)、規(guī)范的運動過程;(2)訓練強度逐漸加大,在康復鍛煉的內容上,考慮到早期運動可能導致盆底肌肉酸痛和疲勞,部分產婦可能會失去信心而停止鍛煉[5~6],因此早期運動以低強度為主,在母體生理功能逐漸恢復的過程中,逐漸加大活動強度,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強度和張力,并增加盆底神經活動的興奮性、有效運動單位和興奮頻率[7]。此外,在產婦產后早期進行盆底康復操鍛煉還有利于改善心理狀態(tài)。本次研究將康復操與舒緩音樂結合,在節(jié)奏感充實的音樂背景中進行鍛煉,能有效提升產婦的鍛煉依從性,且音樂能有效緩解產婦產后壓抑的心理狀態(tài),與康復操相結合則效果更佳[8]。
本研究中,干預組干預后盆底肌力優(yōu)于對照組,尿失禁程度評分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產婦產后早期進行盆腹操鍛煉,能加快產后盆底肌力恢復,改善產婦尿失禁程度及心理狀態(tài),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馬靜.護理干預對婦女產后盆底功能康復效果的促進作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8):98-99.
[2]楊向紅,陶潔.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復治療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39):248-249.
[3]馮立雪.早期盆底康復訓練改善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9,31(9):77-79.
[4]鄒俊燕.盆底康復訓練聯(lián)合護理干預對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作用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6,22(26):116-117.
[5]楊海霞.盆底康復護理對產婦盆底功能及依從性的干預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18):3409-3410.
[6]敖喬芳.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6):56-58.
[7]陳柔珊.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婦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0,15(12):171-173.
[8]高春燕.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20,39(9):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