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雪
(呼圖壁縣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新疆 呼圖壁 831200)
若人體的部分牙齒缺失,并由此導致了恒壓牙列的不完整,即可判定為牙列缺損。本病除了會影響患者的美觀、輔助發(fā)音和咀嚼功能外,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其口腔健康[1]。現(xiàn)階段,臨床醫(yī)師可利用人工替代材料修復患者的缺損牙齒,以有效改善其咀嚼功能以及口頜系統(tǒng)[2]。而局部義齒、種植義齒、固定義齒以及覆蓋義齒等則是本病的幾種常見修復手段,當中,局部義齒的體積比較大,能夠覆蓋比較多的真能夠從組織,且易引起惡習與不適等癥狀;固定義齒的穩(wěn)定性非常好,且具有外觀好、無異物感以及舒適等特點,但需要對比較多的牙體進行切割[3]。近幾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口腔種植牙受到了越來越多臨床醫(yī)師的青睞。本文旨在分析牙列缺損臨床治療中口腔種植修復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此研究納入的是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本院接診的牙列缺損病患80例,利用奇偶數(shù)字分組法分成試驗和對照兩組(n=40)。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在23-78歲,平均(47.65±4.24)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在24-79歲,平均(47.92±4.53)歲?;颊邔ρ芯恐?,依從性良好,無藥物過敏史,且病歷信息完整。對2組的就診時間和男女比例等基線資料作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①口腔急/慢性炎癥者。②嚴重習慣性磨牙癥者。③精神疾病者。④骨質(zhì)疏松者。⑤頜骨或口腔良/惡性腫瘤者。⑥嚴重血液疾病者。⑦心血管疾病者[4]。
試驗組實行口腔種植修復,詳細如下:仔細檢查種植區(qū)的鄰牙情況和解剖結構,視牙槽骨的密度和高度等,制定完善的牙列修復方案。指導取仰臥位,充分消毒兩端基牙,并于牙槽嵴頂部作一“H”或者“L”形的切口。待準確定位后,利用先鋒鉆導向,經(jīng)擴孔鉆按要求預備好種植槽,然后再將種植體規(guī)范化的置入。對基臺進行安置,并常規(guī)縫合軟骨,同時予以患者抗感染治療。術后2-6個月,視患者病情的恢復情況,明確拆線時間。對于基臺的準備,需根據(jù)種植體的類型來進行,并在印模之后,制作好上部結構,然后再佩戴。通常情況下,需于佩戴后的第4個月回院復診。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義齒修復,于拔牙后的3個月復診,對于創(chuàng)口愈合者,立即予以修復設計,待預備好基牙后,對印模進行制作,并對臨時冠進行制作,期間,需注意觀察臨時冠的咬合程度,詳細告知患者義齒制作成功的時間,同時囑患者按時佩戴義齒。
分析2組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其內(nèi)容主要有語言功能、美觀程度、咀嚼功能和舒適程度。
按照下述標準對2組的修復效果作出評價:①顯效,咀嚼功能恢復正常,且修復體完好,不存在折裂、脫落以及松動等異常情況。②有效,咀嚼功能明顯改善,修復體不存在松動、脫落以及折裂等異常情況。③無效,咀嚼功能未改善,修復體存在松動、脫落或者折裂等情況。在計算總有效率時需參照1-(無效/例數(shù))×100.0%公式[5]。
試驗組對語言功能、美觀程度、咀嚼功能和舒適程度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的對比分析表
試驗組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2。
表2 兩組修復效果的對比分析表 [n(%)]
在牙列缺損的治療中,口腔種植修復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既利于牙齒功能的恢復,又能確保治療的美觀度。相關資料中提及,口腔種植修復屬于是一種比較新興的治療技術,能夠通過合理連接種植體和基臺的方式,形成一個修復體。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人體可能會出現(xiàn)全牙列缺失、單個牙列亦或者是部分牙列缺失的情況,使得其語言和咀嚼功能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另外,患者還會因為牙槽骨局部吸收、牙齒缺失以及頜骨畸形發(fā)育等,而出現(xiàn)顏面形態(tài)改變的情況,進而對其美觀度造成了缺陷[6]。義齒種植的形態(tài)較為逼真,且具有穩(wěn)定性好、衛(wèi)生與美觀等特點,有助于促進咀嚼功能的改善,并能對健康義齒進行有效的保留。于口腔種植修復的過程當中,于義齒種植后,患者的固位以及語言功能將會顯著恢復。此研究中,試驗組的語言功能、美觀程度、咀嚼功能和舒適程度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修復治療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經(jīng)口腔種植修復,利于患者美觀度的提升,語言和咀嚼功能的恢復,以及修復效果的改善。
綜上所述,于牙列缺損中采用口腔種植修復法,效果好,美觀度提升明顯,建議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