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每個小朋友路過廣場,看見賣氣球的攤位都會忍不住駐足,請求家人給他買一個。這些氣球五顏六色,有的還做成了動畫人物的樣子。小朋友牽著拴氣球的細線,時不時地拉一拉、放一放、跑一跑,能玩許久。如果一不小心松開了細線,氣球飛上了天,小朋友還會哭鼻子呢!親愛的小朋友們,別哭!飛上天的小氣球在和我們玩游戲呢。
《小氣球》就是這樣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兒歌,它把氣球幻化成一個調(diào)皮的小朋友,將氣球 “輕飄飄” “輕輕飄” “沒有腳”的特征融入兒歌中,靈動感十足。兒歌語言簡單凝練、節(jié)奏明快,讀來朗朗上口。最后,把氣球飛上天的現(xiàn)象擬人化為和小朋友躲貓貓,讓人忍不住要和“小氣球”玩游戲。
語言活動:兒歌《小氣球》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觀察與動作表演,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2.樂意在游戲情境中一邊模仿動作一邊吟誦兒歌。
3.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氦氣球**一個、KT板做的不同形狀的云朵、不同造型的氣球圖片、作品《小氣球》PPT、各色氣球胸牌(幼兒人手一個)、音樂《宮崎駿 - いつも何度でも》。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認識氣球,玩過“會飛的”氣球。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氣球圖片,說說它們與老師手里的氣球的不同
師:看,這些是什么呀?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幼:氣球。小豬佩奇的樣子。小動物的樣子。七星瓢蟲的樣子。云朵的樣子。
師:(拿出藏在身后的氣球)這里也有一個氣球,它和我們剛才看過的氣球有什么不一樣?
幼:顏色不一樣。這個上面沒有小動物。
師小結(jié):這個氣球到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有一首兒歌會告訴我們哦!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欣賞兒歌,感受兒歌的內(nèi)容
1.欣賞配樂兒歌,初步理解兒歌的主要內(nèi)容。
師: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師: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幼:氣球在云里躲貓貓。沒有腳,有根線。
【說明】教師在念到兒歌的末尾處放飛手上的氣球,這樣有助于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兒歌中描述的氣球的特征。
2.觀看作品PPT,再次欣賞兒歌,感受小氣球的特征。
師:小氣球是什么樣子的?
幼:圓的。
師:它是怎么飄的?
幼:輕輕飄。
師:什么叫“輕輕飄”?
幼:就是輕輕地飄。
師:兒歌里還說了“輕飄飄”,什么叫“輕飄飄”。
幼:就是很輕很輕很輕。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中大多數(shù)幼兒用動作表示了小氣球飄的樣子:雙手指尖圍成空心圓,向左右、向上慢慢移動。
3.模仿小氣球飄,進一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師:小氣球是怎么飄的呢?誰來試試?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請幼兒在座位前模仿氣球“飄”的動作,教師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最后帶領(lǐng)幼兒跟著學(xué)一學(xué)。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一邊念兒歌,一邊學(xué)做小氣球,好嗎?
【說明】動作參考:小氣球,輕飄飄(雙手指尖靠攏圍成一個空心圓)。沒有腳,輕輕飄(左右移動身體或轉(zhuǎn)圈)。往上飄,往上飄(雙手慢慢向上移),飄進云里,躲貓貓(雙手輕輕蒙住眼睛)。
【說明】動作模仿有利于小班幼兒更好地感知“小氣球”的特征,從而理解兒歌內(nèi)容。
三、游戲:我是一只小氣球
1.貼“小氣球”胸牌,初步嘗試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小氣球們,我們一起找個空地飄一飄吧。(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離開座位,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說明】胸牌可于活動前掛在椅子上,活動時請幼兒自己取下掛在胸前,教師示范掛的動作。
2.游戲:小氣球躲貓貓。
師:小氣球最后躲到哪里啦?
幼:云朵里。
師:我們也來玩小氣球躲貓貓的游戲,好嗎?兒歌念完以后,記得找一片云朵躲起來哦!這里有好幾片云朵,小氣球要分開一些哦!
師:小氣球還會躲到哪里去呢?
幼:大樹。
師:對,還可以躲進樹林。
【說明】此游戲可以玩2、3遍,兩遍躲進云朵里,一遍躲進樹林里,通過游戲增加吟誦的次數(shù)。
區(qū)域活動
語言區(qū):小氣球
材料:磁性背景墻(板),小氣球、云朵、大樹、烏云等圖案的磁貼。
玩法:
1.邊念兒歌邊擺弄磁貼。
2.想一想其他小氣球躲藏的地方,和老師一起畫一畫、貼一貼。
3.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
表演區(qū):小氣球
材料:小氣球頭飾,云朵、大樹、烏云等圖片及場景。
玩法:
1.游戲初期,幼兒戴著小氣球頭飾邊念兒歌邊表演,最后躲至各個場景背后。
2.幼兒玩熟了以后,可以增加角色和場景,如:小氣球和媽媽、山、高樓等。
3.交換角色游戲,可以由小朋友扮演云朵、大樹、烏云等。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語言簡練、精妙、有節(jié)奏。幼兒很喜歡這首兒歌,因為兒歌的主體——氣球,是他們熟悉的、喜歡的。當他們看到老師手里的氣球一點一點往上飄的時候,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有的幼兒甚至鼓掌、驚呼。教師在開展這個活動時需要注意:
1.“輕飄飄”與“輕輕飄”的描述比較文學(xué)化?;顒又写蠖鄶?shù)幼兒不能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其原因在于幼兒缺乏直接經(jīng)驗。因此,在開展這個活動之前需要幫助幼兒積累有關(guān)氣球的經(jīng)驗,最好能夠讓幼兒在室內(nèi)玩一玩這些會飛的氣球,便于他們在操作中感知氣球的特征、特性。
2.幼兒模仿“氣球”和“飄”時,易出現(xiàn)重復(fù)的情況。幼兒可以想出幾個簡單的、不一樣的動作,但游戲時他們的動作往往是相同的,需要教師提醒或帶領(lǐng)他們換動作,以此豐富幼兒的認知,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