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旭倫
[摘 ?要]西方油畫的學習與提高,必須從寫生入手,這是最值得傳承的科學學習方法,也是為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而打基礎。美術創(chuàng)作是繪畫藝術一個較高層次的目標,目的是完成命題作品和帶有主題思想和觀念的繪畫藝術作品。本文從寫生的意義入手,對油畫藝術教學和創(chuàng)作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西方油畫;寫生;藝術創(chuàng)作
凡初學繪畫者基本上都是從臨摹入手,因為這是最方便和最快捷了解這門學科的方法。向大師學習,臨摹最優(yōu)秀的作品,是比較科學的一種入門學習方法。真正的繪畫學習是從臨摹轉入寫生開始的,而寫生是進一步的提高和研習。在學生學習油畫寫生的過程中,需要解決許多的專業(yè)知識問題。首先是從造型開始訓練,其次是對色彩的了解與學習。學生在寫生中要學會取舍、概括,強調主次。當這些基礎知識都得到掌握之后,我們就要涉及更高階段的課題思考,對油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與探索。
油畫教學寫生的意義與教學重點
學生在進行油畫寫生時,主要是解決一些基礎性的技術問題,例如學習最基本的取景方式、構圖技巧,掌握形象的特征、物體的比例關系,處理光影關系和色彩關系,掌握畫面的整體效果。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得到提高與成長,并在繪畫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說油畫寫生是學生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在不同的時間、季節(jié)、心情下寫生,其畫作面貌應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學生需要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概括能力和色彩表達能力。繪畫藝術最忌諱的是雷同和重復,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作品,會使鮮活的藝術情感活動變得枯燥乏味、毫無生機,從而失去藝術感染力。如何打動觀賞者,讓油畫寫生富有生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解決寫生中存在的構圖問題
當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時候,看到的是豐富而多彩的景物,不可能全部取之畫之,必定要考慮取與舍之間的關系。那么,如何???如何舍呢?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從畫面的需要入手,從審美角度出發(fā),來完成畫面的取景與構圖。去掉多余的、繁瑣的、缺乏藝術性的部分,突出美的主題和要點,在概括中不斷提煉。也就是說要使畫面看起來既舒服又具有藝術魅力,景物的遠、近、高、低要處理得恰當適中,畫面看起來有藝術性、繪畫性以及美感,這就是在取景和構圖中要達到的學術高度。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通過考慮畫面藝術效果的表達,使油畫寫生作品能夠達到既生動鮮活又具有一定藝術性。
2.了解色彩知識的重要性
這是在繪畫寫生中突出且尤為重要的地方,也是學生在進行油畫寫生中的難點與重點。教師應該做到講解與示范相結合,這會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首先,我們自己要了解油畫顏料的特點與屬性,還要學會應用色彩的觀察方法,以及油畫塑造的技術。把這幾項綜合起來,便會初步形成繪畫能力,只有當畫者感覺到了色彩、看清楚了色彩、看準確了色彩,才可能把色彩描繪得更為準確。
具體的色彩觀察方法,筆者通過藝術實踐總結以下幾點:(1)觀察其聯(lián)系:因為色塊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來組成完整的畫面,所以色彩關系的協(xié)調就顯得極其重要。正確的方法是眼觀八方、注重聯(lián)系。觀察中心時,照顧到周圍部分。觀察四周時,照顧到中心部分。(2)觀察其本質:要了解描繪對象的本質特征,通過觀察表現(xiàn)繪畫對象的形象特征與質感,以達到神形兼?zhèn)涞哪康摹1热缯f是土山還是石頭山?二者之間的色彩與造型是有很大區(qū)別的。(3)觀察其整體:這是一種最為重要的和科學的觀察方法??紤]畫面的整體效果和全貌,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它與作者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密不可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的鉆研能力,鼓勵他們不斷積累,不斷形成藝術積淀與修養(yǎng)。
3.掌握畫面的整體藝術效果
一幅完整的油畫寫生作品,整體效果和面貌最為重要。要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掌握和把控繪畫作品的情緒、情調與意境。比如,畫面是綠色調為主,還是黃色調為主;描繪的是冬天還是夏天等等。如果油畫寫生作品的整體色彩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畫面就會雜亂無章,就會影響畫作的藝術品味,使色彩寫生作品的審美內涵大打折扣。以筆者的作品《瀘沽湖畔》為例,這是筆者在瀘沽湖邊的一個小村落里完成的寫生作品,畫面中的遠山充滿了淡淡的紫綠色,隱隱約約中還透著些許翠綠色,山下的綠色植物濃密茂盛生機盎然,黃色的油菜花開放得如此嬌艷和燦爛,天空純凈明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躍然于畫中,高山、樹木、老房子、油菜花相映成趣,描繪出宛若桃花源一般的人間仙境。
提升學生創(chuàng)作的藝術高度與情感表達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是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繪畫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繪畫作品中,作者多會注入自己的主觀意識與繪畫觀點,逐漸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至于是什么樣的藝術風格,最為關鍵的是審美,這多取決于繪畫天賦和文化底蘊,特別是對繪畫藝術的認知、理解,以及藝術實踐能力與藝術表達。如何提升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藝術高度與情感表達,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在作品中強調主觀意識,強調藝術風格
寫生繪畫是解決基礎造型問題和基礎色彩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繪畫專業(yè)的基石。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是在寫生的基礎之上,首先考慮作品的主題和題材,以及繪畫中的藝術語言,還有更深層次的主觀想法與藝術風格的完美結合,這也是繪畫者思想智慧與創(chuàng)作光芒的匯集。這樣的藝術作品才會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因其主題明確,個性鮮明,風格獨特,作品的主觀意識會更加清晰,使人過目不忘,并能引發(fā)共鳴和思考。例如奧古斯特·雷諾阿具有強烈的印象主義繪畫風格的油畫作品《煎餅磨坊的舞會》,要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了解對于畫家來說,藝術創(chuàng)作是情感的寄托與表達,是不可復制的,創(chuàng)作如同蠶吃桑葉一般,不僅僅是自我的需要,更是內心深處話語的傳達。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教師的作品為例,用實例和個人感受,具象地向學生傳達審美和藝術風格的重要性。例如筆者的油畫創(chuàng)作《上郡秋韻》,畫面天空是灰藍色的,還有著一些淡紫色的味道在其中,總給人一些既深遠又溫暖的感覺。畫面中主要表現(xiàn)了這片野生植物“麻子”的生命狀態(tài),滿眼望去一片金黃,它們高低錯落,有的精氣神十足,氣宇軒昂,有些則聚在一起低頭私語。這是有著筆者個人繪畫風格的上郡之秋韻,一股濃濃的中國風情,真真切切,坦蕩蕩地躍然于畫中。在欣賞這幅作品的同時,學生更能感受到筆者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主觀意識,藝術風格與主題思想的高度融合,所產生的強烈視覺效果和文化沖擊力。
2.在作品中強調情調與意境
情調與意境是從事美術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在專業(yè)方向上的高層次的探索與追求。創(chuàng)作一幅有質量有高度有思想的油畫作品,是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的,特別是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還有創(chuàng)作過程中關鍵的一些程序和步驟也不可放松。筆者認為,好的畫作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創(chuàng)作主題思想和題材的確立既高雅又有內涵,并能引起共鳴和思考。(2)構圖合理且有較強的藝術性,可以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3)畫面色彩關系協(xié)調、和諧,緊扣主題和內容,并對作品畫面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4)作者要有較高的繪畫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文化藝術修養(yǎng),并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藝術個性鮮明。(5)繪畫作品氣象生動,充滿濃濃的人文情懷,愛憎分明,使作品呈現(xiàn)出或抒情、熱烈、溫暖、優(yōu)雅,或冷峻、嚴肅、悲情的意境表達,把作品的藝術風格和主題思想,進行完美的結合和詮釋。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理解,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充滿美的思想和圖式。教師要向學生傳達只要心中有愛,筆下定會有情的思想。例如筆者的油畫作品《除夕夜》,描繪的是陜北高原上的祥和之夜,繪畫中有著西方油畫的氣息與質感,但整個畫面卻充盈著暖暖的中國紅色,表現(xiàn)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中華民族這種風俗習慣幾千年來從未改變與間斷,這就是我們民族最偉大、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也是藝術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紅紅火火的節(jié)日氣氛和意境。
從油畫寫生作品和油畫創(chuàng)作作品中,要讓學生體會到繪畫技術方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注重情感、情緒和意境的表達,要讓學生在反復的實踐和研習中掌握技巧,提升審美,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與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杜衛(wèi):《美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潘運告:《清人論畫》,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 ?陜西西安